朱耷行草書桃花源記卷

朱耷行草書桃花源記卷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村中聞此人,鹹來問訊。

簡介

《桃花源記》卷,清,朱耷書,紙本,行草書,縱26cm,橫211cm。
釋文:
《桃花源記》卷
晉武陵人漁,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林,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盡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遂不復出焉,既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舟,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欣然規往,未果。後遂無問津者。丙子六月既望,納涼在芙山房書,八大山人。
下鈐“可得神仙”、“八大山人”、“遙屬”等4印。書前配有清無名氏山水畫一段,尾紙有近代陳師曾、齊白石題跋二則。
此為朱耷書錄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之作。《桃花源記》系東晉隱逸詩人陶淵明之代表作。當時東晉朝廷腐敗,內亂不止,陶淵明不欲從仕,一心歸隱,故書此篇。
朱耷身為前明宗室,面對家國之悲,民族之恨,卻無力抗爭,只得出家為僧。他習靜修真,參研書畫,以此撫慰內心的亡國之痛,故朱耷深愛《桃花源記》,時常書之,以表達其誓不與清廷合作而追求世外桃源生活之意。
據署款,此書寫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者時年71歲。該書學東晉王獻之,兼融小篆之體,筆法純樸圓潤,筆勢流暢,意盡筆止,有傲岸之情態和奇妙之格調。此作品為朱氏晚年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