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芹

朱秀芹,女,1972年5月出生,河南溫縣人,經濟學碩士。現為河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經濟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個人履歷

1994年9月――1997年6月,河南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7年7月――2001年6月,河南師範大學政教系經濟學教研室教師,2001年7月到河南師大經管學院金融學教研室任教,2006年11月通過河南省高評審的經濟學副教授資格評審,2007年6月獲得河南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資格

社會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
1、農村發展 2、金融理論與實踐
主要研究領域
1、三農問題 2、金融業務與金融管理
研究領域簡介
(300字左右)
本人長期從事金融相關課程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對貨幣政策操作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商業銀行的貸款質量管理和資本金管理以及中間業務的拓展、金融發展和經濟發展間的關係尤其是農村金融發展問題關注的比較多。
在科研活動中,出自鄉村的我對鄉村發展和農民福利狀況的改善很感興趣,密切關注農民收入、農業發展問題及與此相關的課題。如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和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方式、農村征地補償和對失地農民的安置方式問題研究;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農內吸收、農外轉移問題;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比較;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問題研究;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與創新問題;現代農業和農業現代化理論及現代農業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套用研究;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套用的策略研究等。
近五年發表論文
近五年來,獨立發表論文十餘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七篇,普通CN 4篇。具體如下:
1、《關於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難問題的思考》,《調研世界》,核心、cssci,2008年第12 期,
2、《自主創新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科學新聞》核心,2007年12期
3、《調整與完善中國農業保護政策的思路》,《集團經濟研究》,(核心期刊CN32-1335/F),2006年第10期
4、《河南省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政策的特點及完善思路》《集團經濟研究》,(核心期刊CN32-1335/F),2006年第5期
5、《促進河南農民增收的長效對策》《中國市場》,(核心期刊CN11-3358/F),2006年第6期
6、《完善促進農民增收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中國市場》,(核心期刊CN11-3358/F),2006年第3期
7、《論農業政策性金融的強化與改革》,《經濟經緯》(核心期刊CN41-1223/F),2004年第2期
8、《論加強我國農業保護的必要性》《邊疆經濟與文化》,CN23-1524/F 2006年第8期
9《促進農民增收的七大有效對策》,《市場論壇》,(CN45-1328/F),2006年第2期
10、《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基本思路》,《牡丹江大學學報》,(CN23-1450/G4),2005年第3期
11、《國有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思考》,《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CN41-1258/G4),2004年第1期
近五年承擔科研項目
1、2008年-2009年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河南現代農業發展與農業科技的關係研究》,項目批准號:2008-zx-070,在研,主持
2、2006年度省社聯重點調研課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思路與對策研究》,編號:SKL―2006―18332007年5月結項,主持
3、2005年度省社聯重點調研課題《構建符合世貿規則的農業保護政策體系研究》,編號:SKL-2005-382,2006年4月結項,主持。
4、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我國商業銀行信息化標準體系研究》,2006年結項,本人為第二參加者
5、河南省教育廳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河南省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2005年10月結項,主要參加者
6、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WTO與河南省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2004年12月結項,第2參加者
7、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環境與對策研究》,2004年9月結項,本人為第5參加者
8、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河南省科技創新中介服務體系研究》,2004.6鑑定,主要參加者
近五年出版著作
1、《產業集群與科技工業園發展》,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6-06024-3,本人獨立撰寫兩章,約61000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