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寨[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朱寨鎮]

朱寨[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朱寨鎮]
朱寨[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朱寨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朱寨鎮位於沛縣西部約10公里,是歷史上的千秋鄉,鎮政府駐地在朱寨村,朱寨村由朱姓族人在明萬曆年間建莊修寨,最早的村名以村附近的汲冢寺取名為汲村。清中期,改建汲冢寺為朱氏家堂廟,村名亦被叫做家堂廟。朱姓家族人丁興旺,村落逐漸擴大,為防止盜賊土匪和戰亂,翻修擴建寨牆,民國時改稱朱寨。

地理環境

朱寨鎮位於沛縣西部,古時稱千秋鄉,縣誌記載“因漢千秋城得名”。現轄區總面積82平方公里,社會總人口66097人【2016年】,下轄22個行政村。朱寨鎮東鄰沛城,西靠大沙河,沛豐路、沛鴛路橫穿東西,沛敬路、龍河路縱貫南北,交通極為便利。朱寨鎮北依大屯煤電公司,鎮內坐落著徐州礦務局張雙樓礦,煤電資源十分豐富。

更新圖片 更新圖片

朱寨村在明萬曆年間由朱姓族人建莊,起初還沒有形成大的村落,小村就以當時名聲早就顯赫的汲冢寺得名曰汲村。清朝中期在寨西方以汲冢寺殘存為基築建朱家祠堂--家堂廟,所以古時的朱寨也叫家堂廟或家堂廟寨。封建時期,戰亂不斷,盜匪猖獗,大一些的村莊都建了寨牆寨門,朱寨也因此築建了寨牆寨門。朱寨村寨牆,始建於明天啟年間,重修於清同治元年【民國沛縣誌載由朱敬立帶領修築】,牆高7尺有餘,厚2尺,牆下有隍, 隍深7尺,寬丈余,寨門高18尺余,寬13尺余,分南寨門和北寨門,南寨門靠寨西南方位置,北寨門靠寨東北方位置,四角各有哨樓,寨南北約225米,東西約385米,呈長方形。所謂寨牆,是由泥加草料再加水匯合後用模具成型曬乾做成的長方形泥磚【土丕】築成。1940年日偽軍掃蕩朱寨, 與游擊隊激戰, 游擊隊戰士藏在村北城隍內於日偽軍對抗,敵我火力懸殊很大, 游擊隊死傷慘重。後日偽軍趁黃昏用煙霧彈掩護從寨西南攻入寨內,縱火燒毀民房數百間,打死村民4人。後我援兵到,打死日軍5人,偽軍數十人,日軍敗走,自此,北面寨牆全部摧毀。新中國建立後,社會穩定,寨牆已無用武之地,逐漸廢棄,如今,只有隱約可見的部分城隍【寨溝】寨牆寨門已蕩然無存。

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沛縣西部,東鄰沛城,西靠大沙河。轄2個居委會、20個行政村。沛豐、沛鴛、沛敬、龍河公路穿境而過,豐沛運河、龍口河縱橫交錯,直通京杭大運河。

沿革

1951年建朱寨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朱寨、張柳莊、張樓、王樓、朱集、蔡村、杏花、梅村、蔡小樓、燕牌坊、閻莊、朱崗、甄樓、曹坑、邵廟、燕廟、田祖廟等18個行政村。2000年4月,撤銷閆集鄉,併入朱寨鎮,全鎮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6.1萬人,轄3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朱寨村。2008年末,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64595人,轄朱寨、張樓、王樓、朱集、杏花、梅村、蔡小樓、燕牌坊、朱崗、蔡村、邵廟、甄樓、燕廟、閻集、馬元、黃莊、羅庵子、蔡樓、暗樓、黃井、甄廟、閻寨22個行政村,10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地朱寨村位於鎮域中北部,距縣城10千米,鎮區面積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0.9萬人。原閻集鄉位於沛縣西部,距縣城9千米。沛豐公路過境,沛豐運河橫貫境內。1962年析朱寨、王店公社9個生產大隊建閻集公社,1983年建閻集鄉。1996年,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閻集、胡廟、馬園、李樓、黃莊、鄭莊、張寨、馬橋、暗樓、蔡樓、羅庵子,黃井、甄廟、武埝、閻寨15個行政村。

區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20322114:~001 121朱寨居委會 ~002 123閻集居委會 ~201 220張樓村 ~202 220王樓村 ~203 220朱集村 ~204 220杏花村 ~205 220梅村村 ~206 220蔡小樓村 ~207 220燕牌坊村 ~208 220朱崗村 ~209 220蔡村村 ~210 220邵廟村 ~211 220甄樓村 ~212 122燕廟村 ~213 220馬園村 ~214 220黃莊村 ~215 220羅庵子村 ~216 220蔡樓村 ~217 220暗樓村 ~218 220黃井村 ~219 220甄廟村 ~220 220閻寨村

生產發展

朱寨鎮 朱寨鎮

朱寨鎮黨委、政府堅持科教興鎮、項目強鎮戰略,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在農業生產上,已形成了萬畝稻米良種繁育基地、萬畝梨果生產基地、萬畝淺水藕生產基地等特色農業基地;在畜禽養殖上,充分發揮近城靠礦優勢,大力發展肉鴨、良種豬等優質品種生產基地,其中肉鴨年出欄量已達2000萬羽,主要銷往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沛縣華物園特種養殖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種豬基因工程實驗基地”。在工業生產上,已形成了以工藝鑄造、木材加工、精細化工等三大支柱、多輪驅動的良好局面。為來鎮外商創造更加優越的投資環境,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闢了閆集、梅村、燕牌坊等三個工業園區,並制定了相應優惠政策。朱寨鎮黨委、政府竭誠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洽談,攜手合作,共創偉業。

戰略新格局

朱寨鎮 朱寨鎮

沛縣朱寨鎮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積極實施“五擴一減”產調戰略。五擴即擴大淺水藕種植面積,以沛敬路沿線的蔡樓村淺水藕種植基地為中心,向甄廟等6個行政村輻射,面積擴大4000畝;擴大“荷蘭七號”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以梅村馬鈴薯種植示範園為中心,擴大到朱寨等村,面積由原來的500畝擴大到2500畝;擴大設施菜種植面積,以甄樓村千畝設施菜為重點,抓好蔡小樓等村的日光能溫室建設,以種植反季節蔬菜為主,面積擴大到3000畝;擴大優質稻米的種植面積,2007年鹽粳優質稻確保發展到3萬畝;擴大生態肉鴨養殖量,新建馬元肉鴨養殖小區,建設高標準鴨棚100個,確保小區年飼養量500萬羽,朱寨鎮建設鴨棚1800棟,年飼養量力爭達2500萬羽。一減即減少糧田面積,壓縮小麥、雜糧500畝。在種植模式上,擴大複種面積,擴大間作套種,實施高產栽培新技術,按照朱寨鎮四條線、四大片、兩個示範園、22個百畝方的要求,形成一村一品的種植、養殖新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