朮赤兀魯思

朮赤兀魯思是中國元朝的一個人物。

大概介紹

朮赤兀魯思
朮赤兀魯思即欽察汗國, 元朝西北宗藩國﹐亦稱金帳汗國或朮赤兀魯思。1225年成吉思汗劃分了四子的封地﹐長子朮赤的封地在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直到蒙古軍馬蹄所到之處。朮赤在世時﹐實際統治地域包括烏拉爾河以東的欽察草原東部和阿母﹑錫爾兩河下游花剌子模地區。1236~1240年﹐朮赤第二子拔都征服了烏拉爾河以西伏爾加河流域欽察﹑不里阿耳等部族﹐並征服了斡羅思﹐迫使斡羅思各公國稱藩納貢。1243年﹐拔都結束西征回到伏爾加河上﹐建立了東起也兒的石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境內居民成份複雜﹐社會發展水平不一。花剌子模﹑伏爾加河流域﹑克里木﹑北高加索等定居地區住有花剌子模人﹑不里阿耳人﹑莫爾多瓦人﹑阿速人﹑希臘人﹑斡羅思人等﹐從事農業﹑工商業﹐早已進入封建社會。伏爾加河下游的拔都薩萊﹑別兒哥薩萊﹐花剌子模的玉龍傑赤﹐克里木的速答黑﹑迦法以及亞速海畔的亞速夫等城﹐為工商業大城和東西方商隊貿易中心﹐經濟發達。而草原上以遊牧為主的欽察﹑康里﹑突厥蠻﹑蒙古等部族則是帶有濃重父家長奴隸制因素的早期封建關係占支配地位。由於統治民族蒙古人只占少數(約數萬人)﹐因此﹐逐漸被周圍的大量欽察﹑突厥蠻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紀前葉﹐蒙古人已使用突厥語。欽察汗向各城﹑各地以及藩屬斡羅思各公國派出八思哈(見達魯花赤)﹐進行統治或監治﹐並征索各種租賦﹑苛捐雜稅和貢賦。
拔都西征歸來後﹐建都於伏爾加河下游的拔都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在汗國內﹐拔都的十三個兄弟及其後裔各有世襲封地﹐擁有軍隊﹐形成了隸屬於拔都及其後裔的半獨立國。汗國建立後保持軍政合一的統治組織﹐蒙古軍事貴族統轄的萬戶﹑千戶﹑百戶﹑十戶既是行政單位﹐又是軍隊編制單位。拔都的兄長斡兒答及其後裔據有今西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形成了白帳汗國。貴由汗去世後﹐拔都支持蒙哥奪取大汗位﹐打擊窩闊台﹑察合台兩系勢力﹐乘機占有河中地區。1255年﹐拔都去世。
拔都之弟別兒哥在位時(1257~1266)﹐名義上仍對蒙古大汗稱藩﹐實際上汗國已成為獨立國。13世紀60年代初﹐在不里阿耳所鑄貨幣稱阿里不哥為大汗﹐但別兒哥對1260~1264年阿里不哥與元世祖忽必烈汗位之爭並不介入﹐只是向雙方派出使者勸和。1262年和1265~1266年﹐別兒哥為了同伊利汗國爭奪高加索地區﹐與埃及建立聯盟﹐由此發展了與埃及的貿易關係﹐伊斯蘭教文化也開始影響欽察汗國。由於對伊利汗國的戰事﹐別兒哥無足夠力量東顧﹐於是河中地區被察合台之孫阿魯忽所奪取﹐別兒哥便支持窩闊台之孫海都對阿魯忽作戰﹐幫助了海都的崛起。

個人經歷

1266年﹐別兒哥去世﹐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嗣位﹐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冊封。忽必烈多次派遣鐵連出使﹐要他出兵攻打海都。忙哥帖木兒雖曾一度出兵﹐但不久卻與海都和好﹐察合台後王八剌進攻欽察汗國時﹐他與海都聯兵打敗八剌。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防禦海都進攻的皇子那木罕﹐送到與海都聯盟的欽察汗國拘留了數年。到1282年脫脫蒙哥嗣位時﹐那木罕才被放回。
脫脫蒙哥和禿剌不花在位時﹐領有黑海北岸地區的宗王那海操縱了汗國大權。脫脫汗即位後﹐於1300年徹底打敗那海﹐恢復了汗權。1302年﹐脫脫出兵協助元朝攻打察合台王篤哇﹑窩闊台後王察八兒﹐篤哇﹑察八兒戰敗﹐歸順元朝。1308年﹐元武宗遣使冊封脫脫為寧肅王。
1313年﹐脫脫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1314年元仁宗遣使冊封﹐予以承認﹐此後雙方經常遣使往來。1336年﹐月即伯遣使請求領取分地歲賜以賑給軍站。1337年﹐元廷專設一總管府掌管朮赤後王平陽等處分地歲賜﹐每年按額發給。
月即伯在位時﹐建立了中央集權﹐欽察汗國達到了極盛時期。汗國遷都別兒哥薩萊城(今蘇聯俄羅斯伏爾加格勒附近)﹐與伊利汗國﹑埃及等國通好﹐對外貿易興隆。月即伯時伊斯蘭教在伏爾加河下游廣泛傳播﹐此後諸欽察汗都信奉伊斯蘭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蘭化。
月即伯之子札尼別及孫別兒迪伯在位時﹐曾於1356~1359年先後兩次進兵亞塞拜然﹐但未能占領﹐因而得不到經敘利亞到地中海的信道﹐使對外貿易的發展受到限制。
從1357年札尼別被殺起﹐開始了汗國的一系列內訌鬥爭。1357~1380年間﹐欽察汗更替了二十多人。六七十年代時﹐萬夫長馬買操縱傀儡汗掌握了汗國實權﹐控制了伏爾加河以西地區。1371年以後﹐斡羅思各公國乘汗國內訌停止納貢。1380年﹐馬買遠征斡羅思﹐被以莫斯科為首的斡羅思各公國聯軍擊潰於庫里科沃原野。同年﹐白帳汗脫脫迷失擊敗馬買﹐控制了欽察汗國的主要疆土﹐成了欽察汗﹐從此欽察汗全都出自白帳系。1382年﹐他攻占莫斯科﹐迫斡羅思重新納貢。脫脫迷失是在中亞統治者帖木兒支持下得居汗位的﹐勢力強大後即同帖木兒展開鬥爭。1389~1395年﹐經過三次大戰﹐帖木兒擊潰了脫脫迷失﹐占領並破壞了伏爾加地區許多城市﹐掠奪了克里木等地各城﹐使汗國的經濟從此衰落。
14世紀90年代後期起﹐白帳汗國那顏也迪古操縱傀儡汗把欽察汗國大部分疆土統一起來。他於1399年打敗立陶宛﹐遏止了立陶宛的擴張。1408年﹐進攻斡羅思﹐毀掉了許多城市﹐但沒能攻下莫斯科。1410~1412年內訌時﹐他喪失權力逃走。由於朮赤後王和貴族各有領地﹐各自掌握軍隊﹐加上占有經濟發達地區的貴族的實力不斷增長﹐因而﹐欽察汗不能建立強固的中央集權﹐孕育著內訌﹑分裂的因素。蒙古貴族對外不斷進行掠奪戰爭﹐內部又互相爭鬥﹐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汗國走向衰落和瓦解。
15世紀20年代初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中葉又分裂出了喀山汗國(1445~1552)﹑克里木汗國(1443~1783)﹑阿斯特拉罕汗國(1460~1556)等獨立國﹐欽察汗國只剩下有限疆土﹐被稱為大帳汗國。1480年﹐大帳汗阿黑麻率軍進攻斡羅思﹐但懾於伊凡三世所率莫斯科軍隊的強大﹐從烏格拉河不戰而退。1502年﹐大帳汗國滅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