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

木末

木末二字最早見於屈原的《九歌之三·湘君》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釋義

木末 木末

1.木末二字最早見於屈原的《九歌之三·湘君》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木末:意為樹梢。以此名亭,謂亭秀出林木也。

辛夷 辛夷

2.王維《辛夷塢》詩句“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木末,指樹杪。芙蓉花,指辛夷花。辛夷花不同於梅花、桃花之類。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條的最末端上,形如毛筆,所以用“木末”二字來描述是很準確的。木末為植物的樹梢。

木末芙蓉花 木末芙蓉花

詩歌原文

《辛夷塢》 王維

木末 木末

木末芙蓉花[1],山中發紅萼[2]。

澗戶寂無人[3],紛紛開且落[4]。

《九歌之三·湘君》 屈原

桂櫂兮蘭枻,

屈原《九歌》 屈原《九歌》

斲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

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

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

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

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木末》王安石

木末北山煙冉冉⑴,草根南澗水泠泠⑵。

繰成白雪桑重綠⑶,割盡黃雲稻正青⑷。

⑴北山:即鐘山。冉冉:雲煙緩緩浮動的樣子。

⑵泠泠:水聲清越。

⑶繰:同繅,繅絲。把蠶繭浸在熱水裡,抽出蠶絲。白雪:喻雪白的蠶絲。

⑷黃云:喻黃熟的麥子。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荊公······‘繰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言繰成,則知白雪為絲;言割盡,則知黃云為麥矣。”

引申辭彙

木末風高

木末亭 木末亭

位於南京雨花台東崗之巔永寧寺旁的木末亭,始建於明代,是清金陵四十八景的一大重要景觀,多年來,該亭數次毀於戰火,近年經修繕後重新開放。

在雨花台建木末亭,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因為在木末亭畔,有泰伯祠、有南宋楊邦彥剖心處,有明代大學士方孝孺墓,有海瑞祠、曹公祠遺址等,木末風高有稱讚歷代志士仁人高風亮節之意。

高懸在木末亭中的是武中奇書寫的“木末風高”、趙緒成書寫的“金陵勝景”,還有劉浚川、季伏昆書寫的“木末亭”以及言公達、張傑、王福成等揮就的楹聯。

木末孤亭

清 愛新覺羅·永瑢 山水畫

作者 : 愛新覺羅永瑢
主題與關鍵字 : 江河、湖海 寒林.枯樹 亭
日期 : TIME STAMP:19-12月-07
資料類型 : 繪畫
格式 : 本幅 19.6x10.8公分
資料識別 : 故畫003302N000000006
關聯 : 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二冊,頁1133&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149
管理權 :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木末芙蓉花 木末芙蓉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