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時代書目叢刊

朝鮮時代書目叢刊

書名:朝鮮時代書目叢刊;作者:張伯偉編;ISBN號:7-101-04312-7;價格:CNY780.00(9冊);發行地:北京;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時間:2004;頁數:57,599頁;開本:21cm;裝幀形式:精裝。

基本信息

《朝鮮時代書目叢刊》,由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張伯偉教授編纂。本叢刊影印收錄了朝鮮時代朝鮮人用漢字撰寫的書目題跋。分王室書目、地方書目、史志書目、私家書目四輯,共二十六種,每輯略以收錄文獻的年代為序,其中特別注重收錄反映朝鮮目錄學特色並帶有解題且與中國典籍相關的目錄學著作。目的是使讀者對朝鮮時代目錄學的整體面貌和基本特色有一初步了解,這對於研究域外的漢文化以及深入地認識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文化的特色,都大有裨益,也為好學者提供了一條進入韓國學的門徑。同時,它對於中國目錄學的研究也將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作品評價

清人王鳴盛有言:“目錄之學,學中第一緊要事。必從此問塗,方能得其門而入。”朝鮮時代書目題跋之作甚夥,其流傳至今者,約有八十種之多。但散見別藏,學者參考不易。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韓國曾單行影印出版若干種,如《海東文獻總錄》、《群書標記》、《清芬室書目》等,雖極富價值,惜數量不多。亦有彙編類書目問世,如千惠鳳《古書目錄集成》,所收僅七種。鄭亨愚、尹炳泰《韓國冊板目錄》,雖收十九種,但偏於一端,難以滿足學界研究之需。該書有以下特色:

資料豐富

本書是迄今為止收錄書目最多的一種叢刊,舉凡朝鮮時代重要的書目題跋,皆網羅無遺。全書共選錄朝鮮時代具有代表性之著作二十六種,儘量選擇最佳版本,並保持其原貌。

體系完整

本書不僅選錄了大量書目題跋,並且通過精心設計,分為四類,卽王室書目、地方書目、史志書目和私家書目,每一類別又以時代先後為序。旣透露出朝鮮目錄學與中國目錄學的關係,也反映了其自身的特色。朝鮮時代的目錄學,也因此而首次得到體系性的呈現。編者撰寫前言冠於篇首,對朝鮮時代的目錄學體系作了整體性論述。

考訂精密

編者在韓國、日本學者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各種史料,對所選目錄均撰有解題,對每一書目的編纂年代、編者、特色、意義皆有簡明扼要的論述,凡前人意見有誤者,皆詳作辨證,力求審慎。此外,編者又從浩繁的韓國文集中搜尋出相關文獻,如從《淵泉集》中選出《洪氏讀書錄序》,從《明皋全集》中選出《群書標記敘例》和《敬跋御札論群書標記後》等,作為增補或附錄,可供讀者進一步參考或研究。

使用便利

書目是有關一時、一地或一類書籍的記載,朝鮮書目中所記載的有很大一部分乃中國圖書,在題跋中往往有中朝書籍貿易或交流的史料,也因此而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文化交流或一個地區文化特徵的形成。同時,這些記載也往往能夠彌補中國史料之不足。所以,對於一切有志於韓國哲學、歷史、文學、宗教、語言學、目錄學和中韓文化的交流與比較研究的學者來說,本叢刊乃案頭必備之書。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者而言,本叢刊也提供了一個富有價值的參照物。

內容簡介

《朝鮮時代書目叢刊》細目如下:

《奎章總目》、《內閣訪書錄》、《西庫藏書錄》、《大畜觀書目》、《隆文樓書目》、《寳文閣冊目錄》、《群書標記》、《摛文院奉安總錄》、《書香閣奉安總目》、《承華樓書目》、《考事撮要·書冊市準·冊板目錄·書冊印紙數》、《慶尚道冊板》、《諸道冊板錄》、《完營冊板目錄》、《鏤板考》、《各道冊板目錄》、《慶州府校院書冊目錄》、《嶺南各邑校院書冊錄》、《東史·高句麗藝文志》、《燃藜室記述別集·文藝典故》、《海東繹史·藝文志》、《東國通志·藝文志》、《增補文獻備考·藝文考》、《海東文獻總錄》、《洪氏讀書錄》、《清芬室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