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德鎮

苗族村寨朗德上寨,距凱里市區距離29公里,距縣政府雷山距離7公里,屬於雷山縣丹江區。

朗德上寨;

朗德上寨是一個苗族村寨,距凱里市區29公里,距縣政府雷山7公里,屬雷山縣丹江區報德鄉可供遊客遊覽。郎德上寨系苗語“能兌昂糾”的意譯,“能兌”即歐兌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糾”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屬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內苗民的服飾以長裙為特徵,所以又稱為“長裙苗”。在這裡除了可以欣賞到苗族獨有的木吊腳樓建築外,還可以欣賞到寨民表演的攔路酒歌、盛裝苗舞、蘆笙舞八抬蘆笙舞等等節目,表演一場的費用大約是400元。郎德鎮具有著得天獨厚的民族旅遊資源,鎮內有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民間歌舞藝術之鄉"、"全國百座露天博物館"朗德上寨和"蘆笙之鄉"岔河南猛,最近,朗德上寨古建築群被列為我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環繞,村前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流入美麗的丹江。跨溪有風雨木橋,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鴨嬉戲,兩岸水車成行。寨子對面有養流坡,坡腰有8畝許平地和一長150米的賽馬跑道。每年農曆三月馬日,雷山、凱里、麻江、丹寨四縣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舉行爬坡活動,對歌,賽馬,盛極時達萬餘人。
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築,為木質結構吊腳樓。有五條花街路通向寨中。東、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頂護寨門樓,簡稱“寨門”。寨上,吊腳木樓,鱗次節比,錯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壩及各戶門庭,都用鵝卵石或青石鑲砌鋪就。寨中有兩個銅鼓、蘆笙場。場子模仿古代銅鼓面太陽紋的圖案,以青褐色鵝卵石和料石鋪砌成十二道光芒,朝著十二個方向伸展。銅鼓、蘆笙場的兩頭,用鵝卵石、水泥鑲嵌成兩匹飛奔的駿馬。
貴客進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禮俗喝攔路酒。從寨腳公路開始,到寨頭的進寨門樓,設迎客攔路酒卡,多達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間放一張方桌,兩邊站著幾個身著盛裝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壺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兩土碗,表示福壽雙全。最後一道酒卡是進寨門樓,土碗換成了大牛角。如此一路想滿飲進寨者,非“海量” 莫能。不過不善飲酒的客人也不必擔心,只要你雙手背在身後,彎腰用唇輕觸酒杯即離,並有禮貌他說一聲“兜社莫”(苗語“謝謝你”)就可以“過關”了。主人雖然好客,但絕不會強人所難。歡迎儀式還有燃鐵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在這之後,婦女們身穿繡衣條裙,頭戴銀角冠,男子們則長袍馬褂,全村盡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蘆簽場。場上銅鼓高懸,青年鄉民在這裡為客人獻上傳統的苗族歌舞:蘆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銅鼓舞……最後,全村男女老少絡繹上場,圍成若干個同心圓,隨著銅鼓點子款款繞場起舞,客人們也被邀入場內,使狂歡活動達到高潮。歌舞之後,可信步走人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紡車,“嚓嚓”的布機,講述著大山中寧靜的生活,熱情的村民定會邀你在吃新節或過苗年時再來,那是他們最隆重的節日。
朗德鎮植被茂密,有巴拉河和望豐河交叉而過。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朗德鎮發展旅遊業的基礎。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中,朗德鎮正加快小城鎮建設和旅遊開發步伐,使之建設成為集民族風情、自然風光、旅遊為一體的旅遊大鎮。熱情的朗德歡迎四方賓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