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晦[月晦即月亮的晦日]

晦是陰曆每月最後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月朔、月晦之夕,是制七魄之法的時候。

作品原文

月晦

李世民

晦魄移中律,凝暄起麗城。罩雲朝蓋上,穿露曉珠呈。

笑樹花分色,啼枝鳥合聲。披襟歡眺望,極目暢春情。

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年—649年),即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唐高祖皇帝李淵次子。少年征戰四方,滅隋取天下,功勳卓著。武德元年(618年),為尚書令,封秦王。九年(626年)於玄武門發動兵變,得太子位。旋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文治武功,帝業空前,史譽“貞觀之治”。卒,廟號太宗。重視文藝,設文學館、弘文館,招延獎掖文士。親自修史,勤奮執筆,詩文均有成績。《舊唐書·經籍志下》著錄《唐太宗集》三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四十卷,《全唐文》錄其文七卷,其中賦五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