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錯覺

月亮錯覺

月亮剛剛在地平線升起時,看起來比在天頂時要大?事實上,月亮在這兩個位置上的實際大小是相同的,並且月亮與地球的距離也是近似相同的。這種現象稱為月亮錯覺,是一種典型的視錯覺。

簡介

大多數讀者會注意到,地平線附近的月亮比天頂的月亮看上去大;落日時的
太陽比正午時的太陽看上去大。其實,月亮和太陽的大小無論在何時都是一樣的。因此,這一現象是一
種視錯覺,心理學上稱之為月亮錯覺(moon illusion)。

這種視錯覺可以通過顯見距離假設來解釋:通過一個充滿物體的空間來觀察一個物體時,會覺得此時觀察的物體比實際上處於相同距離、但通過空曠的空間觀察到的物體要遠。也就是說,從充斥各種建築物的地平線角度觀察月亮,與從毫無視覺障礙的天頂觀察月亮相比,我們會錯誤的意識到月亮在天頂離我們更近。
但是,在兩種情況下,月亮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影像大小又是相同的(因為實際大小相同)。根據顯見大小和顯見距離之間的線性正比關係,如果兩個物體投射到視網膜的視像大小相同,那么應該是較遠的物體看起來要大一些。因此,由於地平線的月亮看起來比較遠,我們就會知覺它要更大一些。

相關研究

雷曼(Reiman,1920)發表了月亮錯覺的實驗結果。即落日時所看到太陽的大小是正午時看到太陽大小的3.32 倍,而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 1886~1968)和赫威(A.H.Holway, 1940)得出的錯覺量為1.7~1.9 倍,考夫曼和拉克(Kauf-man& Rock, 1962)得出的錯覺量為 1.5 倍。
相比之下,雷曼實驗的錯覺量要大得多。雷曼測定月亮錯覺的方法是,在正對太陽的方向上呈現一定大小的圓板,挪動圓板的距離,使之看上去與太陽的大小相等,分別求出落日時和正午時圓板的觀察距離,根據這兩個距離之比,算出落日時和正午時的太陽外觀的大小之比。即,圓板與落日時的太陽的大小相等時,圓板的觀察距離為16.6 米;圓板與正午時的太陽的大小相等時,圓板的觀察距離為5 米,則正午時和落日時的太陽外觀大小之比為 1∶3.32。
但是,外觀的大小井不是觀察距離簡單的一次函式,這從過去大小恆常性的許多研究結果來看是很明確的。因此,雷曼實驗中所選擇的指標的有效性不高。另外,如果用望遠鏡式的紙筒,擋去一切背景來看太陽,這時月亮錯覺不存在了,相反會覺得落日時的太陽其大小看上去與當空時的太陽是一樣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