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道德功能

"會計道德功能的表現1.調節功能會計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會計道德具有通過評價等方式來指導和糾正會計人的行為和會計活動

會計道德功能的表現

1.調節功能
會計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會計道德具有通過評價等方式來指導和糾正會計人的行為和會計活動,從而協調各種會計關係的效用。其調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會計人的職業道德的調節,即以會計職業道德的原則、規範為尺度來評價會計人的職業道德行為,協調會計人在會計活動中與社會之間、與其他會計人及其他人員之間的道德關係,這是最基本的調節方式;另一種是內在的會計人的人格道德的調節方式,即以個人的道德品質範疇為尺度來評價會計人的個人道德行為,協調會計人與社會、他人的道德關係。這兩種調節方式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
2.約束功能
會計道德的約束功能是指會計道德具有規範、制約會計人的行為和會計活動的效用。因為會計道德本身是在會計活動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各種會計行為規範的總和,是為維護和保障社會經濟存在發展而調整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的會計關係及其利益的規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對會計人的利益和行為的一種束縛或制約。
3.教育功能
會計道德教育功能是指會計道德通過評價、激勵等方式造成社會輿論、形成社會風尚、樹立道德榜樣,以此來培養會計人的道德觀念、道德境界和道德行為的效用。
4.認識功能
會計道德的認識功能是指通過會計道德判斷、標準、理想等形式來反映現實會計活動中會計人與社會、他人之間關係,並通過會計道德的調節作用轉化為會計人內心的命令、信念,成為會計人在情感上對某種會計道德關係和道德行為必然性的承認的效用。通過會計道德認識,會計人可以獲取現實會計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會計關係、狀況的知識,確定調節和處理各種會計關係的價值目標,並預見社會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景。與此同時,會計道德認識還能提供會計人認識自己的知識,有助於了解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及會計人所應具有的會計義務與責任,指導會計人不斷完善自己。
5.激勵功能
會計道德的激勵功能是指會計道德具有激發鼓勵會計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其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效用。會計道德激勵的實質體現為對會計人追求“應有”的鞭策和鼓勵,具有直接啟動會計實踐的力量。

會計道德功能的意義

會計道德的調節與會計法規的調節在功能上是不同的,會計法規調節依靠國家機器和法律制裁手段,具有明顯的外在強制性。而會計道德調節依靠的是會計人在長期的會計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會計道德觀念、意志、情感、理想等會計道德思想意識,以社會輿論、良心、會計慣例、會計榜樣等為手段,只具有一定的內在強制性。主要是以會計人的內心接受為前提,促使會計人自覺地盡到對社會、他人、自我應盡的會計責任與義務,從而協調各種會計關係。因此,會計道德的調節是以使會計人的行為實現從“現有”到“應有”的轉化為目標的。
會計道德的約束,不同於法律的強制性約束和宗教的藉助於某種神秘力量的精神壓迫性約束,而是通過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等手段,以喚醒會計人的良知和羞恥感、內疚感,從而實現會計人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和社會控制的理性目標。會計道德的約束功能是會計人從道德責任心出發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自願的自我制裁來實現的。
會計道德教育的功能與會計道德教育手段是不同的,後者主要是對特定的會計道德原則和規範的宣傳,使會計人建立起一個完整、系統的會計道德觀念。前者則是在特定的會計道德原則、規範的實施和調節各種會計關係的過程中實現的。
會計道德的認識與科學的認識在功能上是有明顯區別的,後者的目的主要在於認識客體本身,而前者的目的不僅是認識客體本身的知識,還在於通過客體來找出會計人與社會、與他人的相互關係和價值方向,從而作出合乎實際的會計道德選擇。會計道德的認識功能使會計道德成為會計人的會計實踐的一股強大精神力量,使會計人在紛繁複雜的會計活動中識別方向,能動地改造社會和提高完善自己。
會計道德激勵功能的實現機制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的社會機制,即由社會掌握運用、從外部作用於被激勵對象會計人的機制,由會計道德理想、會計道德榜樣、會計道德批評三個因素構成;另一種是內在的會計人心理機制,由被激勵對象會計人自身掌握運用,進行內部自我激勵,包括會計道德的認同感、成就感、尊嚴感、榮譽感等這些隱藏在會計人內心的道德行為激發器。這兩種機制在會計道德實踐活動中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共同實現著對會計人的道德激勵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