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能

會計職能

會計職能是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就是會計是用來做什麼的。相反,一個企業盈利水平再高,但缺乏資金籌劃,缺乏資金管理,該回籠的資金不能及時收回,造成企業缺血,也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這就需要建立責任會計制度,按照各自的經濟責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責權利相結合,以經濟手段獎懲、控制各級企業組織行為,不斷完善工作,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管理會計師作為企業的財務戰略軍師,要從經濟專業上利用成本形態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動態、靜態指標方法,對長短期投資、生產、定價等做好經濟決策的前期預測。

基本信息

基本職能

在第一個問題的闡述中,本文強調了會計環境的變化決定著會計職能變化一這基本觀點,並表明隨著會計環境的變化,在會計的內涵與外延兩方面都同時發生著相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直接影響到會計的本質性內容發生變化,並最終影響著一代會計學者的思想,使它們在新的思想支配之下就會計的定義作出新的結論。

在現代會計發展階段,如何認定會計的基本職能,明確會計工作的基本目標,以及應當如何從定義上科學地揭示現代會計的本質,這是本文在最後一部分中所要集中探討的問題。

職能作用

 結合經濟新常態下的新特點和新趨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積極財政政策應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適度穩投資,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矯枉過正;增加財政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為穩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會計正所謂“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是一項職業入門考試,雖然考試整體難度不大,但也需考生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考試並不是想像中那么難,現在很多的夥伴是依靠自己自學,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人指導,如果自己摸索,這樣子會花費很多的時間而且搞不懂真正想要理解的東西,最終導致的反而是浪費了時間,而且自己沒有掌握到真正的知識,捫心自問一下,自己也是不是這樣呢?
所以,為了幫助大家很快通過考試這裡分享一個裙,這個不是普通的扯淡裙,而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地方,會計考試的前面是203中間是518,在後面加上729就可以了。【在這裡每天晚上都會有的直播課程】,每天都有老師解答,我們會第一時間更新真題!如果想要一次性通過考試,那么趕緊加入,如果不想一次性通過考試就不要來。
以稅制改革促消費、調結構、穩增長
在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政府應充分發揮稅收的經濟調節作用,通過稅收制度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縮小收入差距,推進
會計會計
消費擴大和升級,穩定經濟成長。具體來看,新一輪稅制改革應重點從以下兩大領域著力:
在生產和流通領域,通過結構性稅收政策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生產更多有市場、有前景、老百姓喜歡的產品,促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一是推進增值稅改革,在營改增範圍擴大到生活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後,適度降低增值稅基本稅率水平,簡併優惠稅率檔次,並儘快將不動產所含稅款納入抵扣範圍。二是加快推進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逐步將資源稅擴展到水流、森林、草原、灘涂等自然生態空間。三是按照重在調控、清費立稅、循序漸進、合理負擔、便利征管的原則,將現行排污收費改為環境保護稅,建立環境保護稅制度。
在消費領域,通過稅收制度改革,調節收入分配,縮小分配差距,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支持引導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擴大消費需求,穩定經濟成長。一是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徵收範圍,最佳化稅率結構,改進徵收環節,增強消費稅的調節功能。二是改革個人所得稅,除資本利得外,將個人各類收入全部納入綜合課稅範圍,下調綜合所得的最高邊際稅率,減少稅率檔次,建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納稅制度。三是加快立法,適時推進房地產稅改革。
建立新型央地財政關係,充分調動央地共同穩增長的積極性
在新形勢下,建立健全新型央地財政關係的總體原則是:中央適度上收事權,減少職責共擔,儘可能減少共享稅;賦予地方政府相應的財權,以滿足其承擔事權的需要。
(一)建立新型央地財政關係首先要調整央地事權劃分範圍
一是中央要認真履行好自身職責,包括外交、國防、海關、空間開發和海域海洋使用管理等。二是將基本公共服務兜底類事權上收至中央,具體包括基礎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養老、基本住房、基本公共衛生、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六類基本公共服務”,以保障基本民生需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資源環境類事權應上收中央,包括跨流域大江大河治理、跨地區污染防治、全國性環境保護等具有全國性和大區域影響的環境事務,以增強環境事權管理的統籌性和一體化效應。四是基本生存條件類事權應由中央負責。保證飲水、大氣和食品藥品的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這類事權應上收中央,由中央統一承擔和管理。
(二)賦予地方政府相應的財權
構建財權與事權相順應、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是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關鍵。在上收部分事權的同時,中央應向地方政府適度下放部分財權,包括必要的稅種選擇權和一定的稅收政策制定權,乃至允許地方政府依照法定程式自主開闢地方稅種和稅源,籌集適量的用於履行事權的資金。當然,作為權力制約,中央應具有地方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審批權。同時,中央要借鑑國際經驗,進一步規範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收入劃分辦法,保證地方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都擁有主體稅種,以確保中央有能力調控總體經濟形勢、地方政府有財力實現分級預算自求平衡。
(三)構建規範的央地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
結合央地事權劃分改革,我國現行轉移支付制度應作如下調整:第一,減少轉移支付事項和總規模。第二,最佳化轉移支付結構。減少專項轉移支付比重,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建立以一般性轉移支付為主、專項轉移支付為輔的制度體系。第三,規範並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對現有專項轉移支付項目進行進一步清理、整合,壓縮規模,最大限度地降低專項轉移支付對地方政府的配套要求,主要用於地方重點公共基礎設施補助以及重大災害救助和突發事件、老少邊窮特別補助等。第四,進一步完善現行因素法轉移支付,採用客觀的量化公式和能夠反映各地客觀實際的統計指標,針對各地區不同的主體功能,把對於農業區域、生態區域的轉移支付支持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
(四)切實實現央地財政關係法治化
要進一步加強財政法制建設,儘快實現財稅體制改革的法治化。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可考慮制定《政府間財政關係法》,在法治基礎上形成新型的權利義務關係,不斷以法律形式將改革形成的中央與地方政府各自的權力範圍、權力運作方式、利益配置結構等明確下來,形成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法定的權力利益關係,從而將央地財政關係納入法治化軌道。

關於會計歷史演進的管與算的關係

在史前時代便可以發現,原始人所作出的各種刻劃符號,一開始便與管理生產、生活聯繫在一起,即使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畫圖也“並不是一種神秘‘藝術衝動’的表現。……也卻不是專門的尋求那種樂趣,而實是為的一個嚴肅的經濟目的。” 儘管人們在這個階段對於生產關心的程度不同,然而,事實卻表明人們一開始所進行的計量與記錄便出自對經濟進行管理的這一動機。

進入文明社會後,在自然經濟發展階段,單式簿記的方法體系逐步構建起來,它體現了官廳會計的歷史貢獻。除簿記方法之外,為貫徹“量入為出”之制,統治者組建了財計組織,頒布了財計制度,最終形成了簿記組織、簿記制度與簿記方法相結合的簿記工作格局。故在此階段,人們所關注的或認識到的只是簿記的核算職能,認為簿記是為維護國家財政收支服務的工具,然而,事實上,這時客觀上與簿記核算職能並存的還有簿記的監督職能,簿記工作還起著監督國家財政收支實現之作用,只不過在此期間簿記的核算職能處於主導地位而已。

總起來考察,在會計發展史上,自從有了會計的算,同時便有了會計的管。會計的管不可以脫離會計的算,而會計的算又始終是圍繞會計的管理目標進行的。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既不存在脫離管理而獨立存在的算,也不存在脫離核算而獨立存在的管。由會計環境的變化及人們的認識水平所決定,相對而言,在古代社會裡通常認為簿記以算為主,以管為輔;至近代社會,人們將管與算並重對待,提倡管算相結合;而進入現代社會發展階段之後,人們又逐步從會計對於管理的能動作用方面認識到,在會計的基本職能方面,當以管理作為主導方面,而核算僅起輔助性作用了。

論會計的基本職能反映與控制

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而會計的發展不僅與管理髮展的歷史動因相同,而且它們在發展中又是同步的。人們也是從揭示管理的實質出發對管理下定義,一般認為經濟管理是針對人力和資源的結合,通過計畫、組織和控制來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過程。這一定義所包含的內容與會計存在的意義密切相關。一方面,這一定義中明確了會計控制的對象---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並對會計控制提出了要求,要求會計應充分利用信息,參與對一個經濟單位的人力、物力、財務的管理;另一方面,管理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又集中體現在經濟效益方面,自然這也是會計控制所追求實現之目標。從總體上講,以上兩方面包含著某一單位的經營管理向會計工作者所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即要求作為管理成員之一的會計工作者所必須承擔他的崗位責任---受託責任。

當簿記還作為一種附帶工作之時,其會計責任體現於整個經濟責任之中,尚未形成為一種專職責任。當會計專職出現乃至會計組織部門產生之後,便出現了受託責任,並在官方形成了受託責任制度,在民間則出現了體現受託責任的“代理人簿記”。至近代,當股份公司從家族公司形態中擺脫出來之後,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分離,科學意義的受託責任才得以明確的、普遍的體現出來。泰羅強調公司中的“崗位責任”,而法約爾則把責任與權力統一起來,他指出:“對責任的畏懼,恰如對權力的喜愛”。

而有其權便當負其責。韋伯則把責任、權力體現在組織部門建設之中,從組織上明確了包括會計部門在內的作為一個管理組織的責任。至現代會計發展階段,正如著名會計學家楊時展教授所指出的:“受託責任”已成為現代會計控制中的核心問題了,在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研究中,人們必須正視這一問題。現代會計的目標在於認定管理中的受託責任,現代會計工作者的使命在於履行受託責任。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認定經營者的責權利,維護所有者權益,以及實行科學、嚴格的會計控制,是履行受託責任的集中體現。

正是從現代會計所處的環境出發,從現代經濟管理對會計所提出的要求出發,以及從市場經濟下會計所擔負的重大經濟責任出發,我們認為現代會計的基本職能應當歸納為反映和控制,而為了達到反映與控制的目的,現代會計在發展中逐步構建了它的兩大工作系統---其一,會計的信息系統;其二,會計的控制系統。

會計的反映職能與系統

會計的反映職能是通過一定的會計方法,遵照會認財務會計準則的要求,正確地、全面地、及時地、系統地將一個會計實體單位所發生的財務會計事項表現出來,並通過科學的分類方法,將不同性質的會計事項分門別類的、集中的表現出來,以達到揭示會計事項本質之目的。會計的反映職能在客觀上體現為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對財務會計信息進行最佳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又具體劃分為兩個基本工作階段,一是信息確認階段,通過這個過程進行信息篩選,去偽存真,將虛偽假冒及失真之信息揭示出來,清除出去、為整個最佳化信息的過程奠定基礎,確保財務會計信號的真實,可靠,為決策提供非但是有用之信息,而且是足以確保決策正確無誤之信息。

二是核算工作階段,核算過程包括制證、計量、記錄、歸類、組合、測試、編表等環節,這個過程體現為對若干會計方法的具體套用,諸如以貨幣為統一之計量標準、設定賬簿、會計科目在分類中的套用,以及在編報前套用平衡公式進行測試等。可見,以往把會計的反映職能與會計核算等同起來對待有失片面,為防止會計信息失真,應當把財務會計信息確認放在重要位置之上。

在信息經濟發展時代,電子計算機在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套用,最終形成了科學的“管理信息系統”,而這個系統理所當然的將財務會計系統包括其中。把電子計算機處理技術與財務會計方法體系有機結合起來,便形成了科學的會計信息系統,而這個系統又自然而然成為“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除上述環節外,在會計信息系統中還應包括信息儲存與信息輸出兩個環節,這樣一來,便把確認、核算、信息套用三個階段結合起來,而後通過電子計算機技術處理,既在“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方面實現了人機結合,又使所取得的財務會計信息可分解、可傳遞、可交換,以及可供管理者、決策者選擇使用。由此,通過這個系統便可達到行使會計反映職能之目的。

現代會計的反映職能是現代會計工作的基礎,它通過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的決策者,又是會計部門參與決策的依據;它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又服務於投資者,以及與企業工作相關的財稅、金融及審計部門;此外,財務會計信息的另外一個突出作用是為會計部門的會計的控制工作服務。由此可見,如果從這些方面來理解會計的服務作用,這種服務作用也決不是被動的,而是具有能動性的。此外,應當明確,無論從人機結合的角度,還是僅僅從會計工作者的信息確認環節所體現出來的作用考察,都可以看到會計的反映職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會計的控制職能與系統

就現代會計的反映與控制兩大職能的關聯關係而言,如前述及會計的反映職能是會計發揮控制職能作用的基礎,是為進行會計控制服務的,而會計控制則是現代會計部門適應市場競爭環境變化,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增強企業競爭能力,以及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的首要職能。

追溯歷史,人類會計控制思想的產生與從會計控制方面認定會計的職能起始於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萌芽階段,其主要歷史原因是,在此期間 社會生產由家庭手工業向工場手工業發展階段的演進,其具體表現 又集中在“成本控制”思想、方法及其理論的萌芽方面。1436年在威尼斯建成了為製造兵艦服務的造船廠,史稱“威尼斯工廠”。成立之初這家兵工廠便採用了複式簿記,到15世紀中葉就已經有了 “早期形式的成本會計”。

在16世紀這家兵工廠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廠,由於它開始採用控制與分權管理的辦法,在工廠生產控制中已形成了由人事管理、部件標準化管理,以及“會計控制”、“存貨控制”與“成本控制”組合而成的基本內容。從成本控制方面講,當時已經把成本範圍界定為“固定費用、可變費用和非常費用”3種,其中其控制細緻程度已達到對於進入和離開造船廠的每件財物都要進行詳細記錄的地步。

歷經產業革命陳痛之後,以成本控制為中心內容的“會計控制”成為“工廠制度”建立的一大支柱,這時工程師與管理者都認識到“動力傳動的機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但也提高了對資本的要求和資本成本”。他們認識到必須通過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本來控制資本成本。這樣,到18世紀與成本控制問題乃至整個會計控制問題相關聯,人們開始把財務控制作為管理中的一個重點,這正如小喬治所講:在那些工廠主心目中“財務是他們的王國”也正是從財務控制出發,人們又充分認識到 “新的簿記制度在控制方面的價值。”同時,在18世紀人們已認識到預算在經濟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進入19世紀後,英國博爾頓---瓦特父子公司索霍鑄造廠便在管理中“制定生產標準、編制生產計畫、部件標準化、成本控制套用、成本會計…… “,其中以計畫與成本控制作為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其後,成本控制也在美國製造業中播下了種子,並出現了由管理學者惠特尼所制定的”成本會計制度“。至19世紀末,人們在經濟控制中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建立管理控制組織,實現科學的組織控制方面。

20世紀初在美國企業中建立科學管理制度的同時,在一些大中企業中出現了由”會計控制長“(Controller)主持的會計組織部門及由”財務控制長“ (Treasurer)主持的財務組織部門,從而這種組織格局又將計畫(預算)控制成本控制、會計制度控制等內容統一起來,最終形成了會計控制的實質性內容。進入市場經濟中的信息經濟發展時代後,人們便在研究”管理控制系統“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在從事管理工作的人與電子計算機結合方面考慮到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套用問題,其中尤其是著重研究解決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套用問題;而另一方面在相應考慮”會計控制系統“建設與套用的同時,又進一步考慮到現代會計的這兩大系統之間的協調關係處理問題。美國學者安托尼(Anthony)在《管理控制系統》一書中把公司中的控制劃分為”業務控制、管理控制和戰略控制“3種,其中又將會計控制納入管理控制之列。

同時,以上3種不同的控制,需要3種相應的不同信息,其中進行會計控制所需要的信息自然來自於會計信息系統。這方面我國學者也有同樣的認識,並且作出了進一步的研究.在涉及會計信息系統為會計控制提供信息依據方面,會計學者莫德姆·拉曼(Mawdudm Rahman)與莫里斯·海拉第(Malrice Halladay)明確指出“會計信息的支持確定了企業中會計控制所能達到的範圍,當企業需要控制系統,並明確所進行的控制要達到的目標後,他們便要在會計信息系統上投資。”

會計控制職能的認識

上述可見,人們對會計控制職能的認識取決於會計環境變化中的四大要素:一是市場經濟的產生與發展;二是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三是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組織與管理系統的革新;最後,是現代會計文化與教育事業的發展,電子計算機與會計的結合套用等。事實表明,由以往“反映---監督”(或核算監督)職能向“反映--控制”職能的演變是客觀環境變化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同時,在現代會計發展階段,會計通過兩大並存的系統--“會計信息系統”與“會計控制系統”顯示其職能作用,通過前者體現其反映職能,而通過後者行使其控制職能。反映是實行控制的基礎,控制則是現代會計之目的或曰落腳點,故在兩者之間會計控制職能處於主導地位,它體現著現代會計發展的歷史性進步,顯示著現代會會計的本質。以下圍繞現代會計控制職能方面的問題,試作進一步分析:

會計控制職能的涵義

首先應當明確的問題是現代會計控制的對象與目標。從控制對象方面講,它表現為對一個法定的會計實體進行控制。如果這個實體是指一個獨立核算的企業,由於這種企業是由處於經營管理系統中的若干崗位或曰環節組合而成的。因此,為行使會計對企業經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的控制權力,並履行其受託責任,便自然而然要按這一專職崗位設定會計組織部門,由其具體組織會計控制工作。這樣一來便把會計的崗位職責與權力統一在一起。從現代會計控制工作所立定的管理目標方面講,它集中體現為這個會計實體的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並且是這個實體的經濟效益與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

這裡,如果再把會計控制的對象與所立定的管理目標統一起來加以認識,便可作出這樣的結論:現在會計組織部門為實現其既定控制目標,以法制為依據,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通過一定科學的程式,採用科學的方法與現代化手段,充分履行自己的受託責任與行使管理權力,使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與財務活動過程遵循經濟活動規律及其經濟活動規範運行,這一工作過程及體現在這一工作過程之中的能動管理作用便是“會計控制”。

其次,從現代會計控制的基本內容方面考察,它應當包括以下6個基本方面: 其一,財務會計控制與管理會計控制;其二,提供財務會計信息,參與經濟決策;其三,會計部門利用財務會計信息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進行控制,諸如在執行財務計畫中體現出來的計畫控制,以及進行成本控制等;其四,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控制,即通過對最佳化財務會計信息的過程控制,防止信息失真;其五,就現代會計而言,已由側重利用內部信息施行控制轉向從管理戰略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市場信息、科技信息,以及來自外部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全面控制。同時,現代管理會計亦由以往固守傳統的財務成本控制轉向作業成本控制;最後,現代會計控制還應當包括內部審計控制等內容。

再次,現代會計控制的基本依據與指導思想。現代會計控制所持依據已超出財務會計理論與管理會計理論的範圍,它實行控制的依據已擴展到現代經濟控制理論方面,如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決策論等。圍繞經營管理與決策問題,在充分發揮會計控制作用中還應當明確: “有效的控制必須是科學的系統的控制;系統的控制必須是把握最佳化信息的控制;最佳化的信息必須通過科學的系統方法取得。 “同時,現代會計控制的指導思想又當是實行全面控制,即這種控制應當在時空關係上把過去、現在與未來結合在一起,把事前、事中與事後結合在一起,同時,應當把微觀、中觀與巨觀控制結合在一起。

現代會計控制系統的構成

現代會計控制系統包括經營循環控制與決策過程控制兩個分支系統,這兩個系統與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結合,便成為處於自動控制狀態的,並與會計信息系統相結合的科學的控制系統:經營循環控制系統包括市場、計畫、過程控制、成本、庫存、價格、行銷、內部審計8個控制部分, 其中過程控制又包括設計、採購、投入產出、質量、儲存、計價、運輸、銷售及盈虧等環節。而決策過程控制則圍繞參與決策與本部門自身的決策進行,由以下9個運行環節構成,即:預測、分析、決策、計畫、建制、審核、檢查、監督及追蹤決策等。

以上兩大分支系統不僅體現了全面而系統的控制,而且突出了成本控制這個核心,不僅從參與決策方面體現了會計的能動作用,而且突出了現代會計在強化企業內部控制中的能動作用;不僅體現了以市場作為控制起點,以計畫作為指導的市場第一,計畫第二的思想,而且體現了對全作業過程的控制。同時,從決策過程控制這個系統的建立中可見,會計的監督作用當涵容於會計控制之中,它只是實行會計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故不能在對現代會計職能的表述中,以監督取代控制,把會計控制職能局限在監視、考察與督促方面。倘若如此概括現代會計的職能,便會在現代會計本質揭示方面出現片面性,並影響到對一系列會計理論問題的研究。

其他職能

管理會計職能

1、做好企業當前經營和長期規劃的經濟前景預測。一個企業只有對當前和長遠目標作出客觀的預測,才能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第一手信息。管理會計要對企業經濟規模、投入產出、現金流量、市場調研等經濟指標作出較為實際的預測,供企業決策者參考。

2、建立經濟指標體系、落實經濟責任制控制經營全過程。根據企業經營目標,分別落實到各部門。採用比價採購、倒推目標成本等方法,具體下達經濟責任指標。建立一整套系統的指標體系,使企業內部各個利潤中心職責明晰,並對完成情況,事前、事中、事後適時進行分析、反饋,及時最佳化各個環節的工作,確保目標的完成。

3、做好資金籌集工作,加強現金流量管理。資金是企業的血液。管理會計應選擇低風險、低成本的最優融資方案,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相反,一個企業盈利水平再高,但缺乏資金籌劃,缺乏資金管理,該回籠的資金不能及時收回,造成企業缺血,也會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因而在做好資金籌集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現金流量管理,抓住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降低庫存,加大銷售力度,確保企業資金周轉流暢。

4、建立嚴謹的核算議價體系,加大獎懲力度。現代企業管理十分注重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從而貫徹落實企業經濟目標。這就需要建立責任會計制度,按照各自的經濟責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責權利相結合,以經濟手段獎懲、控制各級企業組織行為,不斷完善工作,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5、參與企業經濟決策。決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也是各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怎樣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決策信息,是各職能管理部門的中心工作之一。管理會計師作為企業的財務戰略軍師,要從經濟專業上利用成本形態分析、量本利分析等動態、靜態指標方法,對長短期投資、生產、定價等做好經濟決策的前期預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