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產權與政府管制研究

會計信息產權與政府管制研究

《會計信息產權與政府管制研究》一書由吳俊英著,於2009年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發行。2003年作者作為課題主要撰稿人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問卷調查,根據接受調查的崗位群體和單位實證資料分析,會計信息披露不足與信息超載並存,冗餘的披露要求導致會計信患低效用,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缺失與甄別困難。通過對問題的經濟學分析,認為根源在於會計信息的“準公共物品”性所衍生的會計信息公共產權所帶來的外部效應,潛藏著極易誘致市場失靈的因素,消費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使公共領域內產權配置無效,從而導致市場失靈。

基本信息

會計信息產權與政府管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會計信息私人產權的回歸使會計信息的商品屬性得以恢復,通過會計信息商品的讓渡,激活市場交易機制,從而達到對會計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會計信息的市場交易中,信息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預算約束及個人偏好消費選擇,市場交易的互利性勢必導致成本與收益的對稱性。由於會計信息的供給不再以公共產品的形式提供,會計信息的披露需要根據私人產品的規則來實現,其生產成本要按照“誰受益,誰分擔”的配比原則,由全體受益者共同分擔。在有償披露會計信息的市場中,“私人產品”的會計信息存在交易價格,這種價格除考慮信息成本構成,還要按照“邊際定價原則”尋求雙方及多方有利的交換價格。會計信息的市場化,奠定了會計信息產品交易的理論基礎,也進一步啟動了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產品的市場交易規則。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支持了會計信息成為私人產品交易的可能性。會計信息一旦進入市場成為可供交易的產品,勢必為處於不斷變革中的會計實踐展開一個不同的思維視角。

作者簡介

吳俊英,1957年出生。浙江財經學院會計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上海財經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會計學會個人會員,中國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信息披露及業績評價研究、人力資本產權和價值評估。近年來發表論文三十餘篇,研究成果在《中國註冊會計師》、《生產力研究》、《中國財政》、《財經論叢》、《經濟問題》、《中國審計》、《稅務研究》等國家級公開刊物上發表,並在中國財政年會、高教學會會刊、中國會計學會年會交流;先後被人民大學《財務與會計導刊》、中國會計學會《會計研究動態》轉載和收錄;出版專著《理財新論》等。主編浙江省高等教育重點教材《基礎會計學》,主持“會計信息產權與社會性管制研究”等課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會計信息產權的導論

第一節 問題起源:會計信息具有經濟後果

一、會計信息對認識不確定性的減少

二、會計信息主觀屬性對客群者的影響

三、會計信息經濟後果基於相關者的利益分配

第二節 產權理論與會計信息產權

一、產權概念的梳理

二、會計信息需求的增強與資源的稀缺

三、會計信息的稀缺性導出會計信息產權界定

第三節 會計信息產權的變遷

一、業主制:私人獨享會計信息產權

二、合夥制:俱樂部形式的會計信息分享

三、公司制:公共會計信息

第二章 公共會計信息產權低效率的現狀調查

第一節 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考量

一、學術界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研究的回顧

二、會計信息質量特徵的詮釋

第二節 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缺失與甄別

一、2003年對八類崗位群體的調查

二、2007年來自企業高管和股東群體的反饋

三、會計信息真實性標準的討論

第三節 會計信息披露不足與信息超載並存

一、會計信息披露不足:囿於需求的“質”

二、通用會計信息披露:抑制特殊信息的需求

三、會計信息超載:冗餘的披露要求

第三章 會計信息產權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第一節 產權錯位發源於對會計信息“公共產品”的認識

一、對會計信息產品屬性的邊緣化

二、會計信息產權的錯位

三、產權外溢使會計信息披露成本與收益不配比

第二節 會計信息供求過程中的外部性

一、會計信息的外部效應

二、正外部性:導致會計信息供給匱乏

三、負外部性:引致會計信息不公平轉嫁

第三節 會計信息隱含的商品屬性

一、會計信息使用價值:能帶來增值的決策

二、會計信息價值:為交換而產生

三、會計信息外化為公共產品:特殊條件使然

第四章 會計信息政府管制機理分析

第一節 政府管制概念引申及理論支持

一、管制:行政管理與監督行為

二、政府管制支持:利益相關理論

三、公共利益與國家利益、政府利益、共同利益的關係

第二節 會計信息的政府管制源於利益

一、管制的需求與供給:利益協調

二、管制:政府為公共利益受損設立的屏障

三、政府的公共選擇:公共利益目標

第三節 政府管制:對公共利益的特殊回應

一、美國1906年赫本法案到2002年薩班斯法案

二、中國1985年《會計法》的出台到2000年的修訂

三、2008年金融危機對會計信息政府管制的檢驗

第五章 對會計信息政府管制的反思

第一節 政府管制的悖論

一、悖論之一:代理理論

二、悖論之二:信號傳遞理論

三、悖論之三:政府俘獲理論

第二節 政府管制的有效性問題

一、政府管制有效性思考的不同視角

二、政府管制有效性分析

三、會計信息管制:矯正性的反作用

第三節 政府管制失靈的負面效應:尋租和腐敗

一、尋租與腐敗之間的路徑依賴

二、會計尋租引起財富的非公平性轉移

三、會計尋租的現實與會計管制程度

第六章 政府對會計信息管制的權衡

第一節 會計信息政府管制的權定

一、政府管制權主體和範圍的設定

二、政府管制權分解和行使

三、“有限政府”導向的政府管制權

第二節 對會計信息管制權度的調適

一、放鬆管制:對一個行業發展的取向

二、中國會計信息管制的制約與激勵

三、會計信息供求均衡:對管制有效的基本測度

第三節 政府與行業聯合管制

一、公認(註冊)會計師行業自律

二、會計職業自律

三、建立政府、企業和職業界之間“軟約束”機制

第七章 公司治理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產權

第一節 激勵性管制: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結構模式中的產權倚重

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權力的相互制衡

第八章 會計信息產權存續模式的探討

第九章 結語

附錄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