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療

即日光療法,是利用太陽光直接照射人體,以防治疾病、促進康復的方法。古稱“曬療”,現代又稱作“日光浴”。

概述

太陽輻射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因素

,其中所含的紅外線、可見光線和紫外線等可對機體產生一系列的良性作用,是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重要條件。所以,古人稱日光為“天地間最精華的陽氣。”認為“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自生。”提出“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可壯人陽氣。”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日光具有溫通經絡和“昇陽”的作用,陽虛體弱、稟賦不足的人群適當曬曬太陽對改善體質有很大幫助。當然,曬太陽還必須講科學,對時間的長短和一天早晚各時段光線的強度必須有一定的了解,並需根據季節的更替和氣候的變化因時因地靈活調節曬法,才能有助於養生和療病。

曬太陽不止促進鈣吸收和令肌膚健美

。我國自古就有“曬療”一說,即通過曬太陽來促進身心健康,養生防病甚至治病。曬療的作用機理主要是“以天時的陽氣補人體之陽氣”。古人認為日光是天地間最精華的陽氣,是最天然的“補藥”。現代醫學的研究發現,運用陽光甚至還能治療和預防某些疑難雜症。如美國研究人員就發現,每天曬10分鐘太陽可以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英國醫學專家則發現,地中海的陽光對治療不育症具有奇效。同時,要尊重科學,因人因時因地而宜,合理地進行曬療,才能夠既保健又防病治病,提高人的免疫功能。

對症曬療

有專家曾就日光對各種病菌的“殺傷力”做過研究,結果發現:在日光下,傷寒桿菌、結核桿菌數小時後就會被曬死,百日咳嗜血桿菌1小時也可被曬死,痢疾桿菌在日光下“壽命”更短,30分鐘左右就能被消滅。
臨床研究發現,風濕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處於慢性期(緩解期)者,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進行局部照射,可縮短疼痛的時間和程度。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和肺氣腫患者常常曬肩背部,也能減少發作的次數,但每次至少曬到肩背有暖熱的感覺為止。而慢性胃腸炎患者則可曬胸背和上腹,以有溫暖發熱的感覺為度。
不過,有下列症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1.日光性皮炎患者避曬。

,特別是過敏性體質患者更要

2.活動性肺結核患者。3.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及光過敏者

4.有較嚴重心臟病高血壓心力衰竭者

5.發熱病人。

6

.過度疲勞或嚴重失眠者,神經興奮者

7.有嚴重貧血症狀者

8.處在腫瘤早期、發展期

,且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體質較弱也不宜直接曬太陽。

曬療的分類

曬療有直接和間接兩種。間接療法即在蔭涼處接觸和利用反射或彌散的日光,一般可在有陽光照到的樹林裡進行。這樣身體和皮膚對日光有一個適應階段,不會突然受到強烈的刺激,適合體弱者及不常曬太陽者。而按治療目的和所曬部位的不同,曬療又可分為四種:

全身浴:

要求赤身裸體並不斷變換體位,使身體上下左右各部分都能充分受到光照。曬時可選坐姿或臥姿,選坐姿時先曬背部與下肢,後曬腹部與上肢;臥曬時可先採用俯臥位,後左側臥、仰臥,再右側臥。適用人群和病症:適用於注重攝生防病及大病初癒後的康復人群,也可用於輔助治療陽虛損傷寒證,腎虧腰痛、頭痛健忘、眩暈、先天殘損等病症。

背光浴:

背陽光坐可供日光直補督脈陽氣,並輸送到全身其他地方。曬時可或坐或臥,以背朝陽光,最好是在早晨曬。適用人群和病症:主要治療陽氣虛弱,腎陽不足。老年人要避免慢性病復發,也可適當採用這一曬法暖暖肩背相關穴位。

肢體浴:

在光線較強、溫度較高的時候將患肢暴露在日光下照射,要注意用雨傘或布單遮蓋保護好身體的其他部位。適用人群和病症:風濕性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採用這種曬法。

面光浴:

面朝陽光,讓光照直達患處,但必須閉上雙目或戴上墨鏡以免出現頭昏目眩,同時防止被紫外線輻射損傷雙眼。適用人群和病症:最宜於治療面部的疾患,比如面部痤瘡。

曬療的操作方法

剛開始接受曬療的患者,每次可先曬10分鐘左右,之後根據個人的身體反應可逐漸增加到20分鐘、30分鐘。每次曬療後可用35℃的溫熱水來淋浴,然後靜臥休息片刻。一般堅持連續曬20~30天左右方有一定療效。

一、選擇適宜地點

:應選擇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無污染或少污染的安全場所。

二、把握日照時間

:曬療,春、夏、秋三季每天最好在8~10時或15~17時進行,冬季則以下午為佳。冬季若在早上進行,以11~13時為宜。每次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最好先諮詢醫生,或以感覺曬照部位溫暖和暢為度。雖然理論上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曬療,但南方夏天較長,入秋後氣溫仍很高,應儘量避開高溫天。

三、確定“曬療劑量”:

日曬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夏季日光最充分,開始時每日可只曬5分鐘,以後每日增加,經過1周左右達到30分鐘,若無不良反應,再隔日增加5分鐘,逐步達到每日60分鐘。春秋兩季每次曬的時間可相應延長1~2倍。冬季陽光輻射較弱,每次曬的時間可比夏季相應延長2~3倍。
一般曬一個星期休息1天,20~30天為1個療程,如需進行第2療程,兩個療程之間應間隔1周左右。如皮膚紅腫,則應立即中止。儘管沒研究證明日光浴與皮膚癌有直接關係,但研究表明,曾經被日光灼傷的人罹患黑色素瘤的幾率相對會高些。

四、做好自我防護:

應集中精神,不看書報、不打盹,以免不知不覺在陽光下呆的時間過長造成曬傷。另外,最好在早飯後半個小時左右進行;曬的過程中若出現噁心、嘔吐、體溫上升過快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隨後減少“劑量”。在一個療程的過程中若出現全身不適,疲勞、失眠、食欲不振等現象,可能是因日光在體內蓄積並產生過強刺激所致,應暫停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