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鍾學社

民國二十五年(1936),乾縣張秦伯創建,名新民社。 後劉文伯擠走張秦伯自任社長,一改“曉鍾”宗旨。 民國三十一年與西安上林劇校合併,易名曉鍾劇校。

秦腔科班。民國二十五年(1936),乾縣張秦伯創建,名新民社。張秦伯自獻三間瓦房,以玄帝廟為排練場,聘請藝人楊安民、張景民、楊三執教。後因經濟拮据,增添張瑞山、薛厚齋、王崇軒三股,四家合辦。乾縣參議會會長范紫東建議取“晨鐘暮鼓”之義,走“易俗學社”之路,改名曉鍾學社,勸軍人劉文伯出資相助,搭蓋陋台演出。後劉文伯擠走張秦伯自任社長,一改“曉鍾”宗旨。先後招收甲、乙、丙三班學員,教出任哲中、殷守中、彭義中、李曉俊等名角。民國三十一年與西安上林劇校合併,易名曉鍾劇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