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褐蜻

曉褐蜻

曉褐蜻系蜻科的一種中、小型昆蟲,又名紫紅蜻蜓。成蟲腹長約25mm,後翅長約30mm。雄蟲體色紫紅,額頭有藍黑色金屬光澤,翅脈 紅色,翅基部有紅褐斑,腹末節有小黑斑。曉褐蜻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蜻蜓,通常分布在低地和丘陵區域,雜草叢生的池塘、沼澤、渠道、流速緩慢的溪流和河流附近。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臨滄、景谷),廣西、廣東、台灣。在東方廣泛分布,一年都可發現。

基本信息

簡介

中 文 名:

曉褐蜻曉褐蜻

曉褐蜻

物種分類:昆蟲類→蜻蜓目→蜻科

拉 丁 名:Trithemis aurosa Burmeister

屬中文名:蜻屬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臨滄、景谷),廣西、廣東、台灣。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形態特徵

曉褐蜻曉褐蜻

體中、小型。翅脈密,最後1條結前橫脈上下不連線。前翅三角室具橫脈,三角室外方有翅室3行;翅痣

下具2橫脈;臀套較長,跟部稍寬,中肋很彎。身體大部分為紅色,上唇及脛節為黃色。身體大部分為紅色,上唇及脛節為黃色。

雄性和雌性有很大差異。

雄性臉為紅棕色,眼睛上部為紅色,側面為棕色。胸部為紅色,腹部膨大,深紅色基調上帶紫色。翅膀透明,布滿深紅色葉脈,分布著琥珀色補丁。翼點為深紅棕色,腿為黑色。

雌性臉為橄欖色或明亮的紅褐色,眼睛上部紫褐色,下部灰色。胸部是橄欖色,分布黑色橫向條紋。腹部是紅褐色,也分布橫向的黑色斑紋。翅膀是透明,上面有褐色點,葉脈是明亮的黃色或棕色。翼點是深褐色,腿是深灰色帶有細的黃條紋。

棲息環境

曉褐蜻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蜻蜓,通常分布在低地和丘陵區域,雜草叢生的池塘、沼澤、渠道、流速緩慢的溪流和河流附近。它在水中產卵。在東方廣泛分布,一年都可發現。

生活習性

經常棲息於曠野、池塘、河流等地。其產卵在水中或水草上。幼蟲水棲,經1-5年成熟,成熟時爬出水面,附著育草莖或其它物體上,做最後一次蛻皮。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廣東、貴州、四川、重慶、雲南、海南、台灣。

節肢動物門(晴蜓目)

節肢動物 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 三葉蟲 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巴齒扇山蟌

藏山蟌

黑斑裂蠊

亮翅綠色蟌

瑪佩圍蜓

日本絲蟌

藍斑腹鰓蟌

白腹小蟌

黑帶大光蠊

白葉足蟌

二色異痣蟌

廣紋小蠊

鼎脈灰蜻

尖腹蜻

黑麗翅蜻

粗灰蜻

切板擬歪尾蠊

玉帶 蜻

黑紋偉蜓

赤基色蟌

鉤紋色絲蟌

大山蜻

赤褐灰蜻

馬奇異春蜓

朱黛波蜓

紫閃溪蟌

粗壯 恆河 蟌

黃翅灰蜻

黑胸大蠊

黃紋長腹蟌

武陵歪尾蠊

褐斑異痣蟌

小 團扇 春蜓

巨齒尾腹鰓蟌

福氏異春蜓

赤條綠綜蟌

黑角 細色蟌

台灣綠色蟌

東亞異痣蟌

細腰 長尾蜓

媚麗細色蟌

華斜痣蜻

寬腹蜻

赤條綠山蟌

長尾黃蟌

黑色蟌

褐肩灰蜻

環鉤尾春蜓

碧偉蜓

工紋長尾蜓

褐尾綠綜蟌

褐狹扇蟌

褐尾黃蟌

六斑曲緣蜻

基斑蜻

連紋台春蜓

銀蜒

豎眉赤蜻

線紋鼻蟌

額斑圓臀大蜓

白狹扇蟌

四斑長腹蟌

日本黃蟌

秋赤蜻

褐頂赤蜻

棒突刺板蠊

狹腹灰蜻

網脈蜻

帕維長足春蜓

白扇蟌

杯斑小蟌

赤異痣蟌

短尾黃蟌

透頂單脈色蟌

曉褐蜻

大陸秋赤蜻

小黃 赤蜻

白尾灰蜻

中華擬歪尾蠊

擬德國小蠊

中華真 地鱉

黃緣擬截尾蠊

黃蜻

紅蜻

德國小蠊

約安巨 馬陸

節肢動物門(晴蜓目)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