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弈

智弈

十二位商界名家,撰文點評。博弈——勝者生,被奉為王;敗者亡,認賠出局!智弈——沒有輸家,鑄就財富神話! 將來商戰的勝者,不再是那個最強大的有能力“消滅”所有競爭對手的“霸主”!而是最和諧的、能保證每個對手都幸福共贏的——譚智式智弈!本書將帶你體驗化妖魔化商戰為幸福共贏的——智弈之旅!12位商業名家,親筆撰文點評,一個門外漢10個月改變一個行業格局,一個讓風投專家都找不到風險的經典投資案例,哈佛大學等全球著名商學院MBA、EMBA重要案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併購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在這個幾乎人人都可以創業的時代,很多中國企業將因此而做強、做大。
你將成為併購者?還是被併購者?怎樣用現代管理和金融工具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譚智和他的團隊是可以學習的典範!那么,每個人都有可能!
一年左右的時間發生了一系列震驚全球的併購,製造了被業內認為幾乎無法逾越的財富神話。
本書作者通過艱難深入的了解,用完全真實的、不加修飾的語言,再現了這段速度和數字驚人的商戰傳奇背後不為人知的每一個細節。
一個競爭異常慘烈的紅海行業,眾多創業企業在其中拼搶廝殺。短短8個月內通過對11家競爭對手的併購整合,一個行業黑馬橫空出世,得以與頂尖企業比肩而立並形成鼎足之勢。最終,以行業的大整合圓滿結局。敘述了一場沒有硝煙卻也迭宕起伏的由行業、資本、股東、經理人多方參與的商界傳奇。在這場多方博弈的遊戲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成了最後的贏家,無一輸者。
眾多學者、專家、資深媒體人與高級專業人士及經理人的深度點評,更使讀者掩卷之餘,能獲得專業性的啟發。

作者簡介

胥英傑:15年IT行業職業經歷。曾服務於蘋果公司、微軟中國、思科中國、卓越網(亞馬遜中國)、博科通訊、CNET Networks等企業。現於CCM Ventures LLC擔任董事。
李平:21世紀報系《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編輯、記者。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一起併購案,改變行業格局
越洋電話,觸發一段資本傳奇
分眾上市後的首起併購案
江南春第一次出手,引發業內外的震驚與思考
分眾的崛起與江南春的隱憂
框架併購帶來的“雪球效應”
第二章 框架前傳
“朝天椒”小飯館裡的突發奇想
19萬元艱難起步
半年後的第一筆生意和一萬元
第一個吃螃蟹者開創行業標準
跟風者風起雲湧
錯誤投資決策的困局
架陷於內憂外患
第三章 譚智入主
“非典”期間的意外收穫
譚智與劉磊的第一次握手
融資“處處碰壁”
當顧問當成了股東
框架的新任董事長、CEO譚智
無米成炊,起意併購
力排眾議的併購方案
大戲即將上演
第四章 神速整合
首戰必速勝,先拿下第一家
是“整合”,不是“收購”
細節的力量
5個月拿下6家
整合“風暴”
里程碑之霧靈山會議
資金短缺,新框架命懸一線
第五章 分眾與框架的歷史性握手
50歲生日時的夢想
美林向框架拋出上市“繡球”
分眾的“框架情結”
摸底:第一次談判
交換思路:第二次談判
定價原則:第三次談判
譚智的淚水 
來自雙方股東的壓力 
簽約前夜:今夜無人入睡
第六章 親歷者口述往事
一年之內翻天覆地的奇蹟
江南春感嘆:“老譚有很多我不具備的能力。” 
陳宏:“成功還是失敗,操作人的經驗非常重要。” 
王功權:“我很激動,不是因為經濟上的回報。” 
框架成功集“天時,地利,人和”之大成
第七章 框架靈魂——譚智的風雨人生
跪著讀《三國演義》的孩子
上山下鄉的艱苦歲月
最後一屆的“工農兵學員”
留學美國
校史上的第一位計算機博士
第八章 框架靈魂—— 譚智的職業生涯
永遠割不斷的“中國情結”
“中國的門都打開了,你還走窗戶乾什麼?”
“我要給你做一頂中國式的大花轎,你是我們真正的英雄。”
“中國最大”的Chipcom被收購了
一個把所有管理手段發揮到極致的領導者
“十大出局人物”之—— 譚智
第九章 整合的價值
化“紅海”為“藍海”的神奇
智弈—— 一場沒有輸家的博弈
收購後的框架
整合奇蹟繼續延伸
從品牌到客戶價值的飛躍
“框架的明天會更好”
連續年業績翻番的秘密
第十章 框架“鐵三角”
框架的核心競爭力:“團隊、文化、系統”鑄成“鐵三角”
從“農民”到“鐵軍”
“面朝前倒下”
團隊贏才是每個人贏
比“專業”更“江湖”,比“江湖”更“專業”
要為完成任務而努力,而不是為完不成任務找藉口
“提成給你,業績給我”,為榮譽而戰的文化
用IT企業的理念管理媒體
第十一章 永不停息的創新之路
創新催生的產業
無論你是喜愛還是厭惡,廣告已成為與現代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今天的框架如同一輛配備精良、動力充足的火車,正飛馳在前進的軌道上
第十二章 名家論智
熊曉鴿
IDG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
齊大慶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教授
廖 理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
吳士宏
TCL集團董事,原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二飛
美林(亞太)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主席
李漢生
和勤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顏漏有
德勤全國行業主管合伙人及北方區主管合伙人
熊 焰
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
楊 鐳
北極光風險投資基金合伙人,掌上靈通公司前CEO
陳曉萍
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終身教授
郭晉華
AAMA亞傑商會執委會成員,《IT經理世界》前總編
彭志強
盛景網聯培訓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後記

媒體評論

我們如果僅僅從一本商業讀物的角度看待《智弈》,那么,就遠遠低估了這本書的意義。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詳細描述了框架所開創的國內企業併購行為的新模式,是類似行為在國內市場的啟蒙者。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 廖理
這本書能告訴你:為什麼是譚智,剛好是譚智,只能是譚智,做成了框架。
——IDG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 熊曉鴿
在框架案例中,既有堅持又有主動放棄,反映了一種新的創業觀,值得每一個有志創業的人借鑑:每個人都有發展的機會。
——美林中國區主席 劉二飛
論當時在傳媒界的實力、資源和影響,分眾明顯高過於老譚個人,但為何框架這件神奇的事,最終不是分眾而是由老譚個人來完成呢?這是我2005年末問自己最多的一個問題。
——分眾傳媒創始人 江南春
框架的歷程頗具傳奇色彩,仿佛只是戲劇偶然的成因結果,卻揭示出其他成長性企業可以體悟並借鑑的有助於創新成功的幾個必要條件,包括對行業價值和商業模式的深刻認識,具有感召力的願景,以及主導者的人格魅力和寬闊的心懷。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齊大慶
譚智慧型將十來個公司成功地組合到一起,並且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巨大的資本增值和業績增長,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TCL集團董事、原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士宏

圖書章節

第一章 一起併購案,改變行業格局
越洋電話
2005年7月13日,美國東部時間8點30分,台北時間20點30分。分眾傳媒創始人、32歲的財富新貴江南春,站在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門前,仰望著那個早已為國人熟識的巨大的電子屏。再過一個小時,這位來自中國上海的年輕人即將受邀敲響納斯達克的開市鐘聲。這是納斯達克送給那些“最尊貴的”、“新上市企業領導人”的另一份厚禮。
也就在這一天,分眾傳媒股票(Nasdaq:FMCN)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開盤價為l8.75美元,較發行價17美元高出了1.75美元。收盤價為20.20美元,當日漲幅接近19%。分眾傳媒此次IPO共發售101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S),融資總額達1.717億美元。
“分眾上市之後,大把的銀子怎么花?”當國內媒體以此為題紛紛進行揣摩探究時,卻不知江南春早已有了更長遠的戰略謀劃,正是這個大膽的戰略謀劃開啟了分眾傳媒的新篇章。分眾傳媒的股價也一路飆升,成為中國僅次於中央電視台的第二大傳媒集團。
8點30分,他撥響了一個打往中國北京的國際長途電話:
“是老譚嗎?我是江南春。”
“你好!祝賀你啊,上市成功啦!”
“謝謝,還不錯。老譚,你那邊的事情進行得怎樣了?”
“已經搞完了。”電話那邊傳來老譚沉靜而穩重的回答。
“真的?那我們看看能不能深度合作?”江南春的聲音里透著興奮,似乎和那個老譚約定的合作比即將到來的敲鐘儀式更令他期待。
老譚,何許人?
這個被江南春稱為老譚的人就是原UT斯達康公司中國區高級副總裁、原微軟(中國)公司副總經理、原8848(即珠穆朗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現分眾傳媒CEO兼框架傳媒董事長譚智。早在2000年,江南春還只是“永怡傳播”的老闆時,江南春就代理過譚智所領導的8848公司的廣告業務。當時雙方雖未謀面,但是牽手的緣分似乎已經注定。
從1999年到2005年6年間,圍繞著譚智和江南春都發生了許多故事:1999年譚智離開微軟,“空降”至當時如日中天的中國電子商務龍頭8848任CEO。然而,很快到了2000年,全球網際網路催生的市場泡沫迅速破裂,在網際網路的瑟瑟寒冬中,8848上市成了泡影;2002年2月譚智擔任TOM集團高級顧問;2004年11月譚智加入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框架傳媒,就任董事長……2003年5月江南春則放下了小有成績的“永怡傳播”,在風險投資的強力支撐下創辦分眾傳媒,並迅速崛起,2005年7月分眾傳媒在納斯達克上市……
現在,中國商業樓宇視頻媒體的首創者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和中國公寓電梯平面媒體市場上的領導者框架傳媒公司董事長譚智,兩個年齡相差十幾歲,卻同為新媒體行業的領軍人物,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的電話交談,預示著一個什麼樣的商業故事的發生呢?它將為中國的戶外廣告市場帶來一場怎樣的變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