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PASS模型

智力PASS模型

所謂智力PASS模型(Plan Attention Simultaneous 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即“計畫-注意-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層認知系統和四種認知過程。其中注意系統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PASS模型是加拿大心理學家戴斯(J.P Das)、納格利爾里、柯爾比等人在“必須把智力視作認知過程來重構智力概念”的思想指導下,經過多年的理論和試驗的研究論證而提出的。最初它只是作為一種信息加工模型;隨後又被描述為一種信息整合模型。直到1988年,才被肯定為是認知評價模型。

發展沿革

到90年代初,納格利爾里和戴斯才撰文明確指出它也是智力的模型。PASS模型是沿著“認知革命”開闢的研究智力的新途徑,認為是為編制不同於IQ 測驗的新的智力測量提供一個“健全的理論基礎”。

系統組成

戴斯及其助手們(1990)提出的智力PASS模型這三級認知功能系統中所包含的四種認知過程的縮寫。同時性加工和繼時性加工是功能平行的兩個認知過程,它們構成一個系統。注意系統又稱為注意——喚醒系統。三個功能系統是分層級的。注意系統是基礎,同時性加工——繼時性加工系統處於中間層次,計畫系統為最高層次。三個系統的協調合作保證了一切智慧型活動的運行。三個機能單元彼此之間有一種動態聯繫,在這種動態聯繫中,他們對個體的經驗作出反應,服從於發展的變化,並形成相互聯繫的系統。所有的這些過程都受知識基礎的影響,因此,戴斯認為有效的加工是按照特定任務的需求通過整合知識與計畫、注意、同時性加工和繼時性加工過程來完成的。

兩大基石

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

通過對布羅德本特關於知覺和信息交流的研究,戴斯等人認為喚醒與警覺是學習與記憶的共同前提,注意狀態和選擇性的保持是辨別和概括的基礎,注意通過與學習和問題解決的聯繫而成為智力行為的本質成分,注意必然在學習和問題解決中被運用,而且可以通過適當的任務來評估。而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等人以人工智慧方法研究智力,界定了對計畫進行研究的認知方法使戴斯等人認為計畫在高水平的認知活動如問題解決中起關鍵作用,同時也是一個似乎能把注意——喚醒和同時性與繼時性加工聯合起來的中心過程。

大腦機能組織化的思想與特殊部分相聯

另一基石是魯利亞關於大腦機能組織化的思想,以及這種組織化與大腦的特殊部位相聯繫的觀點。PASS模型的三級認知功能系統直接派生於魯利亞的大腦三級機能聯合區,使得所涉及的加工過程與神經心理學相聯繫,以此理論為基礎為鑑別正常或異常的個體提供了可能,並且提供了相應的以理論為基礎的干預方法。

戴斯的智力PASS理論,依據智力的本來面目,以認知過程、依據大腦的活動來重建智力,認為人類的認知機能,尤其是人類的高級認知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因為人類的認知活動發生與文化背景中,並且要使用文化工具。文化歷史和像計算機這樣的文化工具不僅不斷形成著我們的思想內容,而且也不斷形成著我們的思維、注意、記憶、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