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測驗與常用量表

心理測驗與常用量表

《心理測驗與常用量表》是在2005年8月1日由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作者是陳國鵬。本書論述心理測驗和常用量表等內容。

基本相信

作 者:陳國鵬編 叢 書 名:

ISBN:9787542727480

出版時間:2005-08-01

版 次:1

頁 數:204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心理學 > 心理健康

內容簡介

《心理測驗與常用量表》的宗旨之一是想以一本比較科學的教科書的形式來轉變人們對心理測驗的不合理認識,通過介紹各種量表的特徵以及規範化的做法使人了解心理測驗不是路邊的電腦算命,更不是隨心所欲的遊戲。國內心理測量方面的教科書數量雖不多但也不是絕無僅有,但大多數教科書都把心理測量與心理測驗合工在一起,這樣往往因為篇幅的關係而無法對心理測驗的種類進行詳細的介紹和評價,所以多年來作者就一起想編撰一本專門論述心理測驗和常用量表的教科書。

心理測驗在我國正方興未艾,更有燎原之火越燒越烈之趨勢。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心理測驗已滲透進了社會各個領域。社會對測驗量表的需求也與日俱增。然而當對心理測驗了解不多的人在使用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在缺乏相關測驗知識的情況下常常會出現濫用測驗的做法。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第一節 心理測驗的發展簡史 /1

第二節 心理測驗的種類 /4

第三節 心理測驗的用途 /5

第四節 心理測驗的性質 /7

第五節 正確對待和使用心理測驗 /8

第2章 智力測驗 /11

第一節 智力以及智力測驗的概述 /11

一、什麼是智力 /11

二、什麼是智力測驗 /12

三、智齡和智商 /12

四、智商的穩定性和可變性 /14

五、智力的分布和分類標準 /15

第二節 智力的理論 /16

一、二因素論 /16

二、多因素論 /17

三、群因素論 /18

四、智力層次結構論 /18

五、智力三維結構理論 /19

六、流體和晶體智力理論 /20

七、多元智慧型理論 /21

八、三重結構理論(三元理論) /22

九、智力的PASS模型理論 /24

第三節 智力測驗介紹 /25

一、斯坦福一比納智力量表 /25

二、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 /28

三、考夫曼兒童成套評估測驗 /31

四、麥卡錫兒童智慧型量表 /33

五、瑞文測驗 /34

六、丹佛智慧型篩選測驗 /35

七、多彩光譜 /36

八、DN一認知評價系統 /38

第四節 適應性行為測驗 /39

第五節 對智力測驗的反思與評價 /40

第3章 人格測驗 /43

第一節 人格概述 /43

第二節 人格結構理論 /45

一、特質論 /45

二、精神分析學派的人格理論 /49

第三節 人格測驗的形式 /50

一、訪談法 /50

二、觀察法 /5l

三、問卷法 /51

四、投射法 /53

五、評定法 /55

六、情境法 /55

第四節 人格測驗介紹 /56

一、綜合性的自陳式人格測驗量表 /56

二、投射式人格測驗量表 /73

三、單項人格測驗量表舉例 /79

第4章 學業成就測驗和學業能力傾向測驗 /82

第一節 學業成就測驗 /82

一、學業成就及測驗的定義 /82

二、學業成就測驗的發展 /82

三、學業成就測驗的分類 /84

四、國外常用的學業成就測驗 /85

五、國內學業成就測驗介紹 /88

六、學業成就測驗的發展趨勢 /89

第二節 學習能力傾向測驗 /89

一、學習能力傾向及測驗 /89

二、能力傾向測驗的起源和發展 /90

三、國外常用的學習能力傾向測驗 /90

四、國內學習能力傾向測驗介紹 /92

第5章 心理健康測驗 /94

第一節 心理健康測驗的概述 /94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94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95

三、心理健康測驗的發展 /97

四、心理健康測驗的分類 /98

第二節 關於心理健康的理論 /99

一、精神分析學派理論 /99

二、人本主義理論 /101

三、認知學派的理論 /103

第三節心理健康測驗 /104

一、心理健康綜合評定量表 /104

二、生活質量與主觀幸福感評定量表 /108

三、家庭功能與家庭關係評定量表 /1ll

四、人際信任評定量表 /113

五、抑鬱及相關問題評定量表 /114

六、焦慮及相關問題評定量表 /117

七、孤獨評定量表 /119

八、應激及相關問題評定量表 /121

第6章 職業興趣與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125

第一節 職業興趣測驗 /125

一、職業興趣概述 /125

二、職業決策過程及其影響因素 /126

三、職業興趣測量的歷史與發展 /127

第二節 職業興趣的理論 /128

一、霍蘭德的六邊形模型 /128

二、羅伊的圓形模型 /129

三、普勒迪格的維度模型 /130

四、蓋迪的層級模型 /13l

五、特拉西和朗茨的球形模型 /131

第三節 職業興趣量表簡介 /133

一、斯特朗一坎貝爾職業興趣問卷 /133

二、庫德職業興趣調查表 /136

三、霍蘭德職業偏好量表 /138

四、自我指導問卷 /139

五、其他興趣問卷 /139

第四節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143

一、職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傾向概述 /143

二、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的歷史與發展 /143

三、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簡介 /144

第7章 創造力測驗 /149

第一節 創造力測驗概述 /149

一、創造力的定義 /149

二、創造力研究的歷史 /150

三、創造力的理論模型 /152

第二節創造力的測量 /153

一、創造力測量應遵循的原則 /153

二、創造力測量的工具及方法 /154

第三節創造力測量研究的一些新方法 /159

第8章 神經心理學測驗 /160

第一節 神經心理學概述 /160

一、神經心理學的發展 /160

二、常見的臨床心理障礙 /161

第二節 常用的神經心理測驗概述 /16l

一、常用的神經心理測驗類型 /161

二、神經心理評定的幾點注意事項 /163

第三節 腦功能和綜合性的神經心理學測驗 /164

一、腦功能失調的檢測 /164

二、綜合性神經心理學測驗 /167

第四節 神經心理學測驗舉例 /169

第9章 態度測驗 /175

第一節 概述 /175

一、態度概述 /175

二、態度的測量 /176

三、態度測量的發展 /177

第二節 編制態度量表的一般方法 /178

第三節 常見的幾種直接測量的態度量表 /179

一、瑟斯頓態度量表 /179

二、利克特態度量表 /182

三、哥特曼態度量表 /185

四、三種量表編制法的優劣比較 /186

第四節 一些間接測量的態度量表 /187

一、語義分化量表 /187

二、投射技術 /188

三、其他態度測量技術 /189

第五節 態度測量的套用領域 /190

一、民意調查 /190

二、學校態度測量 /190

三、管理態度測量 /190

第10章 心理測驗的使用 /193

第一節 主試的資格 /193

一、心理測驗的理論知識 /193

二、心理測驗的專業知識 /194

三、測驗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194

第二節 測驗的選擇 /195

一、根據測驗目的來選擇測驗 /195

二、根據被試的情況來選擇測驗 /195

三、根據測驗的質量來選擇測驗 /195

第三節 測驗的實施 /196

一、測驗的準備 /196

二、測驗的實施 /198

第四節 測驗的記分 /199

一、年齡計算 /199

二、原始分數的計算 /200

三、原始分數的轉換 /200

第五節 測驗結果的報告 /201

附錄一 中國心理學會制定的心理測驗管理條例(試行) /202

附錄二 中國心理學會制定的心理測驗工作者的道德準則 /2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