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以東航空路18號,1984年開館,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田古窯遺址保護區內。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圖)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圖)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以東航空路18號,1984年開館,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田古窯遺址保護區內。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其前身為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所屬的“湖田古窯遺址陳列館”。2003年單列,定名為“景德鎮民窯博物館”。直屬於景德鎮市文化(文物)局,是財政撥款的公益性科級事業單位。全館現有工作人員29人,其中,在編職工11人,外聘保全、講解、保潔等契約工18人。它是一家收藏、研究、陳列與宣傳景德鎮民窯陶瓷歷史文物,併兼管景德鎮民窯遺址保護的專題性遺址類博物館。
在四十餘萬平方米的地下積澱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歷史的豐富文化遺存,它清晰地反映了這七百年間陶瓷工藝史上重大變革和集中國古代制瓷歷史之大成的全過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學研究者、陶瓷工藝美術愛好者和中外廣大遊客的朝聖之地。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不僅收藏陳列了湖田窯各個歷史階段產生的各類典型標準器物和歷史考古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及考古標本等,還保護了宋、元、明各個重要歷史時期彌足珍貴的窯爐、制瓷作坊等二十餘處遺蹟,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現場情景,讓人們感受和觸摸到歷史的真實。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周圍環繞著十二處二十六萬平方米麵積尚未發掘的古陶瓷遺存,較完整地保存了歷史原貌。這些地下豐富文化遺存與發掘清理出來的遺蹟,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是研究陶瓷史和人類文明史的寶貴資料,更可供人們遊覽觀光。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從歷年來湖田窯出土的數千件遺物中遴選出169件有代表性的標本,籍此向人們展示整個湖田窯歷史面貌。展品中有五代極似“越窯秘色器”的青瓷和類似“邢窯類銀類雪”的白瓷;有宋代色質如玉、堪稱“饒玉”的青白瓷,聯繫其出土的刻有“迪功郎浮梁縣丞臣張昂措置監造”銘器與《宋會要輯稿》所謂汴京建隆坊掌受饒州瓷以備用的記載,可知湖田窯曾為宋廷燒造過貢瓷;有元代印“樞府”銘卵白釉瓷和青花大盤、罐殘片,以及飾有龍、鳳紋建築瓷殘件,證實元代湖田窯曾是燒造皇家用瓷和外銷瓷的重要窯場;其中一組明代青花殘片,紋飾題材豐富,有纏枝花卉、團花、獅、鹿、魚、松鶴、仕女、舞蹈人物紋等,其構圖和減筆繪法有官窯餘韻,說明其明湖田窯深受明官窯影響。
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在四十餘萬平方米的地下積澱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歷史的豐富文化遺存,它清晰地反映了這七百年間陶瓷工藝史上重大變革和集中國古代制瓷歷史之大成的全過程,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陶瓷史學研究者、陶瓷工藝美術愛好者和中外廣大遊客的朝聖之地。
民窯博物館不僅收藏陳列了湖田窯各個歷史階段產生的各類典型標準器物和歷史考古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及考古標本等,還保護了宋、元、明各個重要歷史時期彌足珍貴的窯爐、制瓷作坊等二十餘處遺蹟,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現場情景,讓人們感受和觸摸到歷史的真實。
民窯博物館周圍環繞著十二處二十六萬平方米麵積尚未發掘的古陶瓷遺存,較完整地保存了歷史原貌。這些地下豐富文化遺存與發掘清理出來的遺蹟,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陳列

《景德鎮民窯部分窯口出土器物展》 景德鎮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及豐富的制瓷資源。“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人們依山築窯,沿山設廠,創造了千年輝煌的瓷文化。本展覽展出景德鎮部分窯口出土的器物。
《景德鎮湖田窯出土器物展》 陳列了湖田窯各個歷史階段產生的各類典型標準器物,和歷次考古發掘出來的珍貴文物及考古標本等,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制瓷的工藝、歷史,讓人們感受和觸摸歷史的真實。

珍貴藏品

(圖)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青白釉盤龍盤口樽 宋代。形體精巧,做工精細,通體施以青白釉,釉色溫潤而明亮。樽的上部為盤口,樽身盤龍,龍為五爪,在我國宋代同類產品中為數甚少,反映了陶工嫻熟高超的技藝。
青白釉瓷印章 宋代。器形規整精巧,是宋代同類產品中的上品。除印面外通體施青白釉,印面為“得齋”二字。
樞府瓷標本 該標本釉呈乳濁狀,色白微青,頗似鵝蛋色。樞府瓷器裝飾以印花為主,有纏枝花卉紋、龍紋等,在這些紋飾中對稱印有“樞府”或“太禧”二字,故名。

交通地圖

(圖)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景德鎮民窯博物館
地址:江西省景德鎮市新廠湖田航空大道18號
交通線路:迎賓大道—廣場北路—朝陽路—林蔭路—陶陽路—湖田
開放時間:8:30~17:00
郵編:333001 
電話:0798-8487577 8481071
傳真:0798-8487577
網址:www.jdzwh.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