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市昌河中學

景德鎮市昌河中學

百科名片 學校 昌河中學(景德鎮市第十八中學)坐落於錦繡扛南、世界聞名的瓷都景德鎮,是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所屬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創辦的一所集國中義務教育、高中普通教育為一體的職工子弟學校。該校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躋身於“景德鎮市德育示範學校”之列、晉升為景德鎮市重點中學,為祖國培養了數以乾計的高素質人才’。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質量使昌河中學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廣大家長的交口稱讚,成為教育園地中一株耀眼的奇葩。

辦學規模

昌河中學創辦於1970年,最初只有兩個教學班,九名教師,校址經歷了陶院,路南、路北,再到2018的昌河教育園區。建校之初,雖然生活條件艱苦,教學條件簡陋,但是全校師生以強烈的進取心,艱苦創業,奮力拚搏,終於以令人信服的業績站穩了腳跟。1978年,市教育局為了表彰昌河中學高考成績,獎勵兩台放映機。從此昌河中學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聲譽,開始引起社會的關注。但在成績面前,學校全體員工並沒有滿足,他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以獻身教育的執著追求,更加勤奮地耕耘。“苦心人,天不負”,接二連三的文(理)科市狀元的誕生,不僅讓教職員工感到無限光榮與自豪,也為昌河中學鑄造晶牌夯實了基礎。

家長、教職工評價

諸多家長這樣評價昌河中學:這裡有完善的教學設施,濃厚的人文氛圍,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把孩子送到這裡我們放心……  而昌河中學的教職工卻說:我們成績的取得,靠的是一種精神,那就是“不怕困難,勇於挑戰,團結協作,樂於奉獻,與時俱進,爭創流”。昌河中學校長、全國優秀教師劉光明說:“這種精神一直在凝聚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不斷創新、不斷進步,一個目標達到了,又邁向新的目標。”

榮譽稱號

1995年,昌河中學被景德鎮教育局授予“四星級學校”後,又提出了爭創市重點中學的目標,2018年又提出爭取三到五年時間創省級示範學校的目標。他們本著這個目標,內強素質,外塑形象,使辦學水平進一步提升。  對這種“校風正,環境好,管理嚴”的氛圍,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學生。2002年被北師大錄取的方偉同學(市文科狀元),談到在昌河中學學習的印象時,十分激動地說:“我很慶幸父母為我選擇了昌河中學,在這裡,我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心情非常愉快。”

辦學思路

“路滿滿其修遠兮”,昌河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以“立足昌河,面向全市,辦出特色,服務社會”的辦學思路,振奮精神,朝著更加光明的前景而努力奮進。

教育方針

昌河中學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實施素質教育,形成了鮮明辦學特色,始終堅持兩個目標,即良好的基礎與能力,健康的人格與體魄。這兩個目標實際上涵蓋了中學培養目標的全部,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課堂教育

他們在教育教學中充分依託兩個陣地:課堂教育陣地,社區教育陣地。無論是政治思想教育,還是行為規範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課堂永遠是主陣地。為此,學校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了課堂45分鐘的管理,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的負擔。作為課堂教育的補充,社區教育越來越顯示其獨特的教育作用。昌河中學以全國先進社區——昌河社區為依託,把課外教育活動納入到昌河社區活動之中。如“無毒社區”活動,“綠色承諾”活動,社區“大家樂”活動,航空夏令營,便民一條街,科普講座等。另外積極參加公司有關紀念或慶典活動,共享社區資源,為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社區教育

根據《德育大綱》要求,昌河中學制定了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團隊精神教育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主線,以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為基礎,制定了《昌河中學德育實施綱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層次地開展心理諮詢,衛生和青春期教育。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加強畢業班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舉辦考前心理指導講座等。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將德育工作寓於平常的教育活動之中,該校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側重點,每學年要開展一個主題教育活動。如針對新教學大樓搬遷,開展地面無紙屑,桌面無痕跡,牆面無印跡,窗簾無污漬,公物無破壞,花草無損壞的“六無”百分評比活動,針對分層次教學,開展“人人都會有進步”的教育活動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國防教育

昌河中學以教育基地建設為手段,強化教育的穩定性與形象性。先後與駐市二炮部隊開展共建活動,建立國防教育基地:把昌河集團公司的發展史作為教育內容納入校本教材,建立改革開放成果教育基地;與貧困地區學校“手拉手”開展支救活動,建立農村實踐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本市“全國陶藝培訓基地”的教育資源,建立陶瓷文化,藝術鑑賞基地。

師資力量

景德鎮教育局一位多年從事基礎教育管理的官員說:在景德鎮,昌河中學的教師最年輕,學歷最高。的確是這樣,隨著昌河中學的不斷發展壯大,該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特色優勢,大力引進人才,特別是近三年來,二十餘名包括南京理工大學在內的大學畢業生落戶昌河中學。截至2018年昌河中學共有教職員工106名,本科學歷達80%以上,有4名在職研究生畢業。高級教師32名,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近50名。在昌河中學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培養出一名全國優秀教師,一名江西省特級教師,多名省級優秀教師。截至2018年,學校共有省市級學科帶頭人9名,比例之高居景德鎮之首。另外還有3名公司級勞動模範。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昌河中學始終把教育科研放在優教強校的突出位置,以教育科研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以教育科研促進教育管理的不斷改善,以教育科研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以教育科研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教育科研本著對外“引進”,對內“搞活”的思路,以人為本,以校為本,張揚個性,發揮特長。學校每學年都要組織有關教師到發達的地區,參觀名校,拜訪名師,學習和引進先進的教育思想、管理模式。如江蘇梁豐中學的文化積澱,株洲南方教育集團的改革精神,江蘇洋思中學“從最後一名抓起”的教育理念,都是他山之石,使全體教師受益匪淺:呂河中學校內教研活動以制度為保證,以教師的內在需要為動力,氣氛活躍,集體備課是學校優良傳統,教師之間的相互探討已經成了習慣,要求每位教師開放自己的課堂,教師都能自覺地鑽研業務,努力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學校以省市課題研究為平台,培育了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學者;以省市優質課比賽為平台,培育了一批教學成績突出的名師;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平台,培育了一批德藝雙馨的楷模。開展師徒結隊活動,帶好青年教師隊伍,學校的“傳幫帶”活動連續幾年榮獲公司先進單位。近三年,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有青年教師代表景德鎮市參加省級學科競賽並屢獲殊榮。

教學成果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師資,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給昌河中學帶來了一流的質量。由於昌河中學是廠辦學校,過去規模比較小,不久才晉升為市重點中學,每年高一的錄取分數線比省重點中學低近100分(景德鎮有兩所省重點,呂河中學是唯一一所市重點),拔尖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但呂河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憑著不怕困難,勇於進取的一腔熱血,經過三年的“精耕細作”,在高考中文科二本上線率穩居全市第一,理科二本上線率多次獲全市第二,2001年獲全市第一。先後培養了7名省市文理科狀元。

外界評價

提到昌河中學,不能不講到昌河中學的文科,文科上線率錄取率穩居全市第一,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昌河中學雖為廠辦學校,但昌河中學的領導審時度勢,他們敏銳的發現,有著千年文化積澱的瓷都和有著濃厚企業文化特色的昌河園,為人文學科的發展營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此,學校結合本校實際,一方面,從高一下學期起就將對文科有興趣的同學單獨列班,對文科科目進行系統教學,針對省重點中學招收理科實驗班的情況,昌河中學決定從04年開始招收文科實驗班,已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另一方面,學校組織力量對文科科目進行課題攻關,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入手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如出語文報,編印學生優秀作文集;開設英語角,將外籍教師引入課堂;政、史、地等通過設立學生論壇,到實地考察等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了濃郁的學習氛圍。該校文科對學生、家長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昌河中學在探求課堂科學教育的同時,尊重並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人才,比較典型的如世界射擊冠軍蔡嘩清,全國航模冠軍謝國華,2018年校學生周婧在全國少年文學作品大賽中獲銅牌,併入選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寡班,張潔同學參加全國青少年繪畫比賽榮獲優秀獎,學校航模隊曾“飛向”北京,足球隊、排球隊多次代表景德鎮市參加省級比賽,學校銅管樂隊多次參加大型演出,小有名氣。

發展前景

如今的昌河中學,春色滿園,桃李遍天下,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許多從全市各學校慕名而來的學生,在這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當年的省立刻狀元,現美國紐約電視七台的節目主持人郭廣龍,每次回到故里,他都要到昌河中學來看望他的老師,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在昌河中學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我感謝昌河中學培養了我教育了我

如今的昌河中學,設施齊全,有多媒體教室、階梯教室,高考備考教室內還裝有空調,全面保證學生的學習要求,而且配有食堂,未來還將建設體育場和圖書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