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傳統青花瓷製作技藝

簡介

青花瓷是指一種在瓷胎上用鈷料著色,然後施透明釉,以接近攝氏1300度的高溫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鈷料經高溫燒成呈現出藍色,習慣上稱之為“青花”。成熟的青花瓷是景德鎮瓷工在元代中後期創燒成功的。從那以後的數百年,青花瓷長盛不衰。傳統青花瓷的製作有一套完整的生產工藝。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督陶官唐英奉皇帝的旨意,按宮中交與的二十幅制瓷圖畫,編寫了《陶冶圖說》,其中總結說明了青花瓷的生產過程和製作技藝,包括青料加工技藝,繪畫裝飾技藝和坯胎施釉技藝。

歷史淵源

出土過充郁著異域情調的青花瓷枕殘片和其他標本,這是當年專供出口的貿易瓷。在廣東浙江和江西,曾發現過一些兩宋時代的青花瓷。這些唐宋青花瓷在工藝上非常稚拙,帶有初創的不成熟性,屬原始青花瓷”,直到元朝建立,“因戰亂造成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的遷移,使唐宋時期各地積累下來的制瓷經驗得以交流和升華。北方磁州窯成熟的彩繪方法和南方景德鎮優異的胎釉工藝相結合,為青花瓷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前提。當元代因外貿的擴大而帶來新的商業契機是,用鈷料繪畫的青花瓷便在景德鎮奇蹟般地出現了”。藍浦也在《景德鎮陶錄》中指出,“鎮瓷在唐宋不聞有彩器,元明以來多青花”。

青花瓷器的盛行,改變了青瓷為主的局面,明、清兩代景德鎮青花瓷成為中國瓷器生產的主流。明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成化、弘治時青花瓷胎薄釉白而青色淡雅。正德時青花瓷胎骨厚重,青花濃中帶灰。嘉靖青花呈現一種藍中微泛紅紫的濃重、鮮艷的色調。萬曆中期以後的青花瓷藍中微微泛灰的色調,有沉靜的風格。清代的青花瓷以康熙民窯器為代表。康熙青花呈寶石藍的色澤,極為鮮艷,其另一個重要特徵是層次分明,畫工們成熟地運用更多種濃淡不同的青料,有意識地造成多種不同深線層次的色調,所以康熙青花瓷有“青花五彩”之譽。

基本內容

景德鎮傳統青花瓷製作技藝的工藝流程:

1、青料加工

(1)淘洗:以適量鈷土礦為一批置於篾箕中,一起放入盛清水的木盆中。將木盆放在長凳上,洗料者則坐於凳之一端,雙手不停地將半浸於水中之鈷礦料塊向上撈起,用力向下搓洗。然後將篾箕移出木盆,將污水倒出木盆。再將篾箕中之料移入木盆重新加水搓洗。經七、八次至不見混濁為止。

(2)煅燒:將洗淨料裝入匣缽中,滿料後面上蓋黃草紙一張,並以黃泥封沒。裝入窯中煙囪下。深20厘米坑內,再以掘出之土覆蓋其上,將土壓平。燒好後將匣缽取出。估計煅燒溫度在1000~1100℃之間。

(3)揀選:將煅燒好的料以篩孔為1毫米和0.7毫米篩過篩。遺留在篩上的料逐粒揀選,以色澤潤、比重大、有花和發金屬聲者為上等料;以色暗淡、比重輕、花少音啞者為次等料。

(4)乳碾:將上等料粗、細兩種各半舂碎碾細即成上等青花色料。色料用瓷乳缽碾磨,愈細愈好,一般碾一個月方使用。

2、繪畫裝飾

(1)畫面設計:畫面設計可在紙上或坯體上進行,但須與製品器型、規格、裝飾部位等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在紙上設計的紋樣必須適應各種器物的造型曲面,最後仍須將紋樣畫到坯體上,再用淡墨勾出確切的紋樣輪廓。

(2)過稿:所謂過稿,是將定稿後的畫面設計轉移到拷貝紙(通常用棉紙或毛邊紙)上的操作,凡需兩次以上重複繪製的圖案都要進行過稿。過稿的方法是在定稿後的坯體上,用濃黃篾灰(即黃篾竹經火燒後的墨色灰)按紋樣勾出紋樣輪廓。將毛邊紙或棉紙覆於其上,用手指在紙背上輕輕磨擦,使紋樣清楚地翻印到拷貝紙上。再用濃黃篾灰把翻印到拷貝紙上的紋樣重描一次即可。重複繪製時,將拷貝紙貼於另一坯體的待裝飾部位,用手指在紙背上輕輕磨擦,把紋樣又清晰地翻印到坯體上。一張拷貝紙上的紋樣可以反覆翻印到幾個坯體上,使同一畫面的複製非常方便。

(3)勾線:所謂勾線,即用釉下顏料在坯體上勾勒裝飾紋樣的形象,一般以線條勾勒為多。其另一作用是利用膠油料的性能,在分水時堵住顏料色水流逸,使之不致擴散到紋樣線條之外。勾線運筆須保持緩快均勻,厚薄相等,避免線條粗細不一,忽斷忽續,並避免料跡堆積。如積料過厚,燒成後容易出現料刺缺陷。故當發現積過厚,則需用小刀將其修平。描繪細緻紋樣時,應先在其範圍內塗一筆清水,以減緩坯體吸水,利於運筆流暢。在調製勾線料時,需摻入少量乳香油、甘油或膠水。其作用有二:一是減緩坯體對料水的吸收,使畫線時易於掌握,使畫出的線條流暢;二是增加料色對坯體的固結力,分水時不易衝掉。

(4)分水:分水,即為渲染填色。其操作技法有平塗分水法、深淺分水法、接色法、罩色法和拓色法諸種。按裝飾要求分別用之。

平塗分水法是用分水筆(亦可用普通羊毫筆)蘸取料水,然後在畫面上一次分成,色彩無深淺濃淡之別。

深淺分水法可使料色分出深淺濃淡,其法有二:一是一次分成法,即從淺處落筆,於提筆收水處多留一些料水,以自然形成深淺效果;二是洗色分水法,即蘸飽濃料水後,將筆尖在清水中蘸一下,使筆尖水色沖淡,然後從淺而深一筆一筆加染。洗色時可隨時蘸水,以調整筆尖上的顏色,一次一次加染。

接色法系根據畫面要求,用兩種顏色分水,並使之自然結合而不顯生硬。一般先分面積較小的顏色,後分面積較大的顏色。此法多用於花卉裝飾。

罩色法分水可使畫面花紋表現出多種複雜的色彩。先分一種顏色,再於某一部分另罩它色,使畫面燒成後顯出豐富的色彩。運用此法分水,必須考慮藝術效果並掌握疊色的變化。

拓色法分水系用較濃的料水按初稿輪廓一筆一筆拓上。

分水是青花裝飾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裝飾步驟。青花分水料分為五色,即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由於分水料在濃度上的變化,使這種藍色調的裝飾享有“色分五彩”之譽。青花分水料的深淺濃淡變化,主要在於其含水量的多寡(通常為80~96%)。青花分水料的調製系將研磨極細的青花料加水調勻,然後沖入大量開水,以湯匙攪動至泡沫泛起即成熟料。候其沉澱澄清後,移去上部清液,取沉澱之熟料加稀釋劑--茶汁調配成不同濃淡的分水料,分別放置備用。分水時應經常攪動,防止色料沉澱,以免燒後呈色不一致。

青花分水方法在步驟上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先勾輪廓後分水,一種是先分水然後勾勒輪廓。前者有一定的分水範圍,適宜表現工整細緻的裝飾紋樣,而後者則不受輪廓限制,畫面活潑,線條清爽,適於寫意畫裝飾。進行分水操作時,先將分水筆放入料水中蘸料提出,待筆上料水下流成滴狀後,將筆填成肚大頭尖形狀即可執筆分水。分水時要求運筆輕捷,自左而右,將料水順流勢引至所需地方,然後用側筆將積水吸盡。整個分水操作要求運筆自如,一氣呵成,切忌中途停滯,更不宜重複添補,否則會造成水跡不勻,料色聚積,層次不清。分水時,還應考慮坯體厚度和鬆緊程度,在手法上略有區別。厚坯和緊坯(圓器)吸水性較強,分水速度宜稍緩;而薄坯或松坯(琢器)吸水性較弱,速度宜略快。此外,還應注意處理好分水筆含水多寡與分水速度的關係。分水筆含水多,則運筆宜稍快;含水少則宜略緩。但分水筆含水不宜太少,以免因筆鋒碰觸坯泥摻入料水而影響青花呈色。

3、坯胎施釉

青花坯胎繪畫後要進行施釉。圓器製品的施釉,多採用適應圓器造型特點的盪釉與蘸釉兩種方法,它具有速度快、吸釉均勻的特點,且操作比較方便。圓器內壁施釉一般多取盪釉法,一手持坯,一手舀釉倒入坯內,持坯之手運用腕力翻覆,同時握坯左右轉動,將多餘的釉漿甩入盆內。操作時要注意舀入坯內的釉漿要適量,釉多則不易操作,且釉層容易增厚,釉少則易出現流蕩不滿或釉層偏薄的現象。此外,舀釉應一次性完成,切忌中途加補,以免造成釉層厚度不均。圓器外部施釉多用蘸釉方法。操作時一手持一根下端彎曲的木棍或筆棍托住器底的坯柄,一手扶住器物內心,浸入釉盆內,使坯體的口沿與釉盆內的釉漿液面平齊,但需注意不能讓釉漿流入坯內,然後取出坯體,待多餘的釉料滴完。

琢器製品因器型較為複雜,故施釉亦相對複雜。以瓶類為例,盪釉操作時,先用筆掃去內部粉屑,左手持坯,右手執釉勺取定量釉注入瓶內,然後托住瓶頸,雙手同時快捷而輕巧地持瓶旋轉倒置,釉漿隨口沿均勻散開流出,恰到好處。如技術不熟練,尤其大件花瓶,則瓶口或內部很難施散滿釉。琢器外壁施釉亦採用蘸釉方法,先在坯體有稜角處補上一筆水,再以適當底徑和口徑的渣餅包以細薄布,分別托放在坯體兩端。左手持一下端彎曲的竹棍或木棍托住底托,右手按住瓶口渣餅蓋,雙手托坯放入釉盆,使坯體口沿與釉漿液面齊平而不使釉漿流入坯內,稍浸後即取出坯體,雙手托坯輕微轉動,使釉漿流清才算完成。

基本特徵

青花瓷的生產過程和製作技藝,包括青料加工技藝,繪畫裝飾技藝和坯胎施釉技藝三個方面的技藝。其中青料加工方面特點主要表現為:傳統青花瓷使用的繪畫青料是天然鈷礦料,礦料採取後需進行煅燒,然後揀選,揀選出的青料要用擂缽充分碾磨至細,然後調製成不同的顏料;繪畫裝飾方面特點主要表現為:繪畫裝飾的傳統技藝有畫面設計、過稿、勾線、分水等,畫面設計可在紙上或坯體上進行,但須與製品的器型、規格、裝飾部位的曲面等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瓷胎繪畫裝飾後要施釉,傳統青花瓷使用的釉漿屬景德鎮特有的石灰釉,傳統施釉方法主要是蘸釉和吹釉。

保護措施

1、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自2006年國家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來,在文化部倡導開展生產性保護意見的指導下,景德鎮市非遺中心對全市有特色的手工制瓷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並從2010年開始陸續評出了20家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通過政府肯定、支持、鼓勵的方式,讓這些企業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隊伍中來,樹立其傳承保護的意識,使之成為企業的一種社會責任。

2、設立代表性傳承人目錄。具體操作為按工序設立代表性傳承人,做到精細傳承,目前,已按照景德鎮制瓷工藝72道工藝流程和類別,共同評定了跟制瓷相關的280位市級以上代表性傳承人,涵蓋了所有類別和制瓷核心工藝,同時包含了和制瓷相關的泥釉料配製、顏料配製、制瓷工具製作等項目傳承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構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