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鵝耳櫪樹

普陀山鵝耳櫪樹

普陀山鵝耳櫪樹學名普陀鵝耳櫪(),樺木科鵝耳櫪屬植物。喬木,樹皮灰色,葉厚紙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苞半寬卵形,長約3厘米,小堅果寬卵圓形,長約6毫米,無毛亦無腺體,具數肋。我國特有種,僅見於浙江舟山群島,生於山坡林中。

形態特徵

喬木;樹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長柔毛和黃色橢圓形小皮孔,後漸無毛而呈灰色。葉厚紙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10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不規則的刺毛狀重鋸齒,上面疏被長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以後兩面均漸變無毛,僅下面沿脈密被短柔毛及脈腋間具簇生的髯毛,側脈11-13對;葉柄長5-10毫米,上面疏被短柔毛。果序長3-8厘米,直徑4-5厘米;序梗、序軸均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序梗長約1.5-3厘米;果苞半寬卵形,長約3厘米,背面沿脈被短柔毛,內側基部具長約3毫米的內折的卵形小裂片,外側基部無裂片,中裂片半寬卵形,長約2.5厘米,頂端圓或鈍,外側邊緣具不規則的齒牙狀疏鋸齒,內側邊緣全緣,直或微呈鐮形。小堅果寬卵圓形,長約6毫米,無毛亦無腺體,具數肋。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中。

分布範圍

我國特有種,僅見於浙江舟山群島。生於山坡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普陀島。

繁殖方法

普陀鵝耳櫪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

保護現狀

普陀鵝耳櫪為我國特有珍稀植物,現僅存一株,在保存物種和增添普陀島自然風景區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普陀山現劃為國家重點自然風景保護區,並設定管理局,對本種的保護極為重視,為了防止遊人攀折,最近已在植株周圍加壩圍護。當地管理機構和杭州植物園已引種栽培,並進行各種繁殖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