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棱臍橙

晚棱臍橙

晚棱臍橙源自澳大利亞L.Lane地區,發現於1950年,是華盛頓臍橙芽變系。中國從澳大利亞、美國引進。在四川、重慶、湖北等地試種。

基本信息

晚棱臍橙晚棱臍橙
源自澳大利亞L.Lane地區,發現於1950年,是華盛頓臍橙芽變系。植株與果實性狀與華臍難區別,似乎果實更硬、皮更光滑,臍更小或極少開臍。明顯的特徵是果汁含酸更少,成熟更晚,著色緩慢(推遲4-6周)。在澳大利亞,晚棱臍橙成熟期與伏令夏橙初熟期相近。中國從澳大利亞、美國引進。在四川、重慶、湖北等地試種。

簡介

晚棱臍橙晚棱臍橙

晚棱臍橙原產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晚棱臍橙成熟期與伏令夏橙初熟期相近(9月份,相當於我國3月份),到此時時才表現出高糖、適酸、濃香的性狀。用枳砧時,可掛樹較長時間(在澳大利亞至4月)。在美國加州試種,發現果皮會在晚春或夏季返綠。晚棱臍橙已占澳大利亞臍橙栽植數的50%。在南非發現風味極佳,但果皮僅為橙色,剝皮時油漬多。囊瓣硬,肉質稍粗糙,汁少。,
該品種樹勢中等,枝葉特性與華盛頓臍橙相似。果實近圓球形,平均單果重170克左右,果皮較硬,果面光滑,油胞大而凸,淺橙色,外觀好,臍小,極少開臍。肉質脆嫩。果實掛果越冬到次年3月中下旬,酸度降低,糖酸比9:1採收。臍黃、裂果比早熟種少,豐產性較好。對調節柑果市場,延長鮮果供應期有重要意義。

相關栽培

晚棱臍橙晚棱臍橙

2008年3月份,土橋鎮從三溪鎮引進了雜柑新品種—晚棱臍橙嫁接枝條,並請來專業技術隊伍對香橙腳苗進行嫁接,於4月份全面完成了3700餘畝、40萬株晚棱臍橙的嫁接及臍橙周圍健作物的清除工作,建成了成片的晚棱臍橙園,完成了“千畝雜柑基地”的打造工作。
同時全鎮加快了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修建排水道4000米,便民通道8.5公里,建機井20口,預計將於2008年8月份完成。目前,嫁接果樹長勢良好,預計畝產為3000餘公斤,按每公斤3元計算,可增加產值3330萬元,純收入1500萬元,可帶動1400餘戶農戶增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