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會議

晉西會議

在紅軍東征取得勝利的形勢下,1936年3月20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山西隰縣大麥郊附近的上益千村(今屬交口縣)、石樓縣羅村和四江村等地舉行了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王稼祥、鄧發、張浩、彭德懷、楊尚昆、林伯渠、凱豐、陸定一等。

會議背景

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新精神,黨中央政治局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有力地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會後,黨在全國各界廣泛開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宣傳和組織工作,使抗日民主運動得到迅速發展。
從1935年秋到1936年春,黨中央先後派南漢宸、汪鋒、王世英、王炳南等與楊虎城談判,雙方達成共同抗日,互不侵犯條約,並且尋求同國民黨當局進行聯合抗日的具體談判,其先決條件是:1.停止進攻紅軍。2.政治自由。3.釋放政治犯。黨中央表示,為聯合全國力量抗日救國,願與南京當局開始具體實際之談判。
與此同時,根據瓦窯堡會議確定的紅軍渡河東征的方針,1936年2月組成以彭德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委的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隊。2月17日,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發布了《東征宣言》,莊嚴宣告紅軍“為實現抗日,渡河東征”。2月20日,毛澤東、彭德懷等領導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1.3萬人勝利地東渡黃河,擊敗了閻錫山的堵截,連續取得了關上村、蓬門、兌九峪等戰鬥的勝利。3月又攻克了永和、孝義、汾陽等地,逼進同蒲鐵路沿線,威脅太原。

會議時間

1936年3月20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山西隰縣大麥郊附近的上益千村(今屬交口縣)、石樓縣羅村和四江村等地舉行了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王稼祥等。會議根據共產國際七大關於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全面討論了共產國際七大的決議和政治、外交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戰略方向問題。到會同志對於紅軍東征作戰所取得的偉大勝利,首先致以深切的慰勞與祝賀。

會議內容

張聞天在會上作了《共產國際“七大”與我黨抗日統一戰線的方針》的報告。他在談到國際形勢時指出:“一方面,德、日、意接近,另一方面,英、法、美、蘇接近。這種形勢表示,帝國主義戰爭的危險增加了,其一觸即發之勢時刻威脅著人類。”“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擁護世界和平,反對進攻蘇聯,反對日本侵占中國。”在談到國內形勢時,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準備開展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目前的關鍵,是建立統一戰線――抗日的人民統一戰線。”在談到統一戰線的方針時,他強調:“建立抗日統一戰線時,應與民眾切身利益聯繫起來。”“不論統一戰線是上層的,下層的,或上下同時進行的,統一戰線的協定如能公開,就一定都要在民眾中進行廣泛的討論。”“不放棄對同盟者的立場進行嚴肅的批評,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惟一正確的主張。”“對最反動的法西斯分子進行最堅決的鬥爭,而不是遷就、如對蔣,這樣可以使動搖者傾向我們。”“朝統一戰線的政權(抗日聯軍、國防政府)的方向發展。”在談到東征時,他指出:“東征的目的是要在這一行動中進入山西,發動抗日,爭取對日作戰。”他說:“我們向華北發展,不僅因為它是矛盾的集中點,而且因為這是直接指向日本侵略軍。”報告最後指出,為了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必須在黨內開展兩條戰線的鬥爭,既要反對“左”傾關門主義,也要注意右傾情緒。
毛澤東在幾天的會議上多次發言。他指出:瓦窯堡會議決議符合共產國際“七大”決議,中央的工作是與國際的決議一致的。中國共產黨站在民族解放的最前列,我們的任務,是要利用每一分鐘爭取最大多數民眾。中央提出的“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戰爭聯繫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紅軍集中河北”,“爭取迅速直接對日作戰”這些口號,是布爾什維克的,不是冒險主義的。在談到去華北對日作戰問題時,他說:華北有廣大的、革命情緒極高的民眾,在那裡還可以進行沒有固定戰線的大規模的運動戰。不相信戰役上以多勝少,戰略上以少勝多;不相信向華北發展,以為向華北發展會動搖了陝北,是完全不對的。在討論戰略方針問題時,他在報告中強調華北在對日作戰的戰略地位,指出:華北是全面對日作戰的戰場,華中是後方。我們的方針,是“以發展求鞏固”,只有發展才能求得鞏固。目前經營山西為主,也要準備在河北、山西、綏遠3省進行運動戰。在作關於統一戰線問題報告時,提醒大家注意,以蔣介石為代表的民族反革命派,堅持其自大革命失敗以來的反動路線,他們可能在民眾逼迫下假裝抗日,其作用在瓦解抗日陣線。他闡明中共中央的外交(統一戰線)方針共10項,主要有:(1)不但要把民族改良主義與民族反革命派區別開來,而且要把民族改良主義的左派和右派區別開來。(2)同民族革命派的左翼建立堅固的同盟。(3)向不管任何派別,都與其進行外交談判。(4)在基本原則上不能讓步妥協。(5)對民族反革命派採取各個擊破,對民族革命派採取各個爭取。此外,還有對蔣介石談判的條件,對張學良的策略等。報告最後指出:關於外交(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軍事外交集中於軍委,政黨外交集中於常委,全部由常委指揮。
周恩來在會上發言指出:紅軍是抗日的中堅力量,要發動、準備組織抗日戰爭。當前三大任務是:(1)向東發展,擴大山西根據地。(2)在華北開展游擊戰爭以推動抗日運動。(3)正確運用上下層統一戰線,推動和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還提出了中共同國民黨建立統一戰線的若干原則。
彭德懷指出,要繼續爭取抗日力量的政策,要爭取張學良、閻錫山等抗日同盟者。

會議決議

關於政治問題,會議分析了華北的局勢,決定以“爭取迅速對日作戰為黨與紅軍的重要任務”。
關於軍事問題,會議批准了中央軍委的下列8項提議:1.“在爭取迅速對日作戰方針下,第一期以經營山西為基本戰略方針。在此種方針下,向河北、河南、綏遠三省境內作戰役的跳躍是許可的。”2.決定了“以發展求鞏固”的原則,目前是“普遍摧毀反動基礎,普遍發動民眾,猛烈擴大紅軍,各個消滅敵人。”3.要求在十月革命節前,擴大紅軍3.6萬人。4.要求4個月內完成3個軍、9個師、27個團的編制,每團750人。5.要求地方紅軍3個月內完成4個軍,每軍1500人。6.要在“陝甘及華北五省發展游擊戰爭”。7.要求“提高紅軍幹部的政治水平與軍事水平,保證紅軍戰爭中優秀的與堅強的領導”。8.要求“政治工作保證紅軍的統一與團結”。

會議意義

晉西會議是瓦窯堡會議的繼續。它貫徹了瓦窯堡會議精神,使全黨全軍更加明確了黨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與奮鬥目標,進一步統一了全黨政治和軍事戰略思想。這次會議對於我們黨由“抗日反蔣”到“逼蔣抗日”的策略轉變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後世紀念

晉西革命紀念館是經中共山西省委決定,由隰縣組織實施的一處展示我黨在晉西地區的革命鬥爭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旅遊工程。位於當年晉西革命鬥爭的中心區域呂梁山脈,臨汾市隰縣縣城南郊,距縣城1.8公里。於2010年12月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晉西革命紀念館總占地面積15762平方米(23.1畝),總建築面積4420平方米。陳列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展廳(採用照片、油畫、版畫、實物、電子翻書、投影等形式展示圖版畫面580餘幅,收集革命文物史料2000餘件,其中珍貴革命文物400件)。具體包括黨的早期活動、創建革命武裝、紅軍東征、晉西會議、午城戰役、根據地建設、晉西事變、東川戰役、汾孝戰役、踴躍支前、偉大勝利等單元內容。吸收學術界的新成果,藉助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通過實景和模擬進行逼真展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晉西廣大人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和推翻“三座大山”實現晉西和全國解放做出的巨大犧牲及奉獻為主題。再現了中囯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在晉西取得的輝煌戰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