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套

昭君套

古代婦人的頭上飾物。用條狀貂皮圍於髻下額上,如帽套。相傳為昭君出塞時所戴,故稱。

示例介紹

按: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十“齊眉、包帽、昭君套”條云:“《西雲札記
》卷一:今俗婦女首飾有抹額。
此二字亦見《書·婁師德傳》,又《南蠻傳》,
韓愈《送鄭尚書序》。
《續漢書·輿服志》注,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
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按:以貂皮暖額,即群君套抹
額,又即包帽,又即齊眉,伶人則曰額子。”又,樊彬《燕都雜詠》詩注云:“冬
月閨中以貂皮覆額,名‘昭君套’。”
據以上資料,寶玉所戴金抹額,乃首飾。鳳
姐及湘雲所戴昭君套,乃施於冠的貂皮暖套,並非首飾

名稱由來

“昭君套”之名,當與
昭君出塞有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