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家國事

拉開大幕

春節回家是中國人每年一度的“心靈朝聖”。在這一刻,團圓、行孝的文化傳統將中華大地變成巨大的情感磁場。車廂里的中國,便是一個最真實的中國。在“有錢無錢,回家過年”的那份情結中,裹挾著多少甜蜜、心酸與哀愁?在那千萬列開往家鄉的車上,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基層勞動者離別了家人,堅守崗位日夜奉獻?
新華網從今天起推出全媒體原創特別報導《春運家國事》。序曲部分《購票高峰來了!》,把目光投向業已到來購票高峰,呈現多種購票途徑下記者的體驗與觀察。敬請網友關注。
2013年春運從1月26日開始,到3月6日結束。按照傳統習俗,農曆“小年”是過年開始。今年由於火車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小年”當天的火車票從1月16日開始發售,春運購票即從16日開始進入高峰。
16、17日,新華網記者分赴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南站,並通過親自操作電話和網路購票,體驗和觀察鐵路春運售票高峰實況。
1月17日,在北京西站北售票廳,購票和取票的旅客排起長隊。新華網記者 楊理光攝

對話售票帝

隨著鐵路春運逐步進入搶票高峰,諸如購票神器、訂票神人等近日走紅於網路。北京大學2009級本科生裴濟洋就是這樣一位網路紅人。據說他在過去3年內曾幫同學訂了20萬張火車票,每年出一本堪稱專業的購票攻略,人稱北大“售票帝”。
“售票帝”是如何練就的?在“一票難求”的春運訂票高峰期間,訂票到底有沒有捷徑可走?在他眼中今年的車票好不好買?17日,新華網記者連線裴濟洋,希望他的經歷可以給的正在歷經春運的你帶來一些啟示。>>>詳細

改變作風

2013年春運大幕即將開啟。相對於再創歷史新高的客流人數,運力不足、一票難求的現實仍將繼續存在。記者通過近幾天的採訪和親身體驗發現,在“讓鐵老大變成鐵哥們”的網友呼聲中,鐵路部門一些改進和提升值得理解和肯定。
首要先說的就是網路訂票和電話訂票。以前,旅客買票都是需要到售票網點或者火車站排隊,春運正值寒冬臘月,在寒風中徹夜排隊購票確實非常常見,這也是旅客不滿最為集中之處。後來有了電話訂票,2012年又推出網上訂票,目前通過網路支付的車票占總數比例接近40%,許多旅客足不出戶就可以預定到火車票,這顯然是一大進步。

有尊嚴出行

春運臨近,一場關於火車票“站票半價”的大討論在網上掀起。多年來,火車“無座”票和有座票的票價沒有差別,有網友認為這“十分不合理”,因為無座旅客沒能享受與全價所匹配的服務。
網友對“站票全價”的不滿,其實是對“站火車”痛苦體驗的吐槽,更是對長途漂泊悽苦經歷的宣洩,這背後是一筆“花同樣錢,受更大罪”的糟糕經濟賬。“站票半價”表面上呼喚的是少花錢,心底里還是更盼望少受點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