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志

為書法者四:曰《書法精義》,曰《書法條例》,曰《書法比事》,曰《書法遺旨》。 秀琦所作八表,惟《列國年表》不失古法,其餘年表但以字之多少,每半頁分為數格,橫讀之成文,縱讀之即不相貫。 蓋秀琦之說,本可分系《經》文之下,共為一書,而必欲變例見奇,多分門目,轉致重複糾結,治絲而棼。

古籍簡介

《春秋志》十五卷(河南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國朝湯秀琦撰。秀琦有《讀易近解》,已著錄。是書為表者八:曰《春秋事跡年表》,曰《春秋大綱年表》,曰《天王年表》,曰《十二伯主年表》,曰《魯十二公年表》,曰《列國年表》,曰《經傳小國年表》,曰《列國卿大夫世表》。為書法者四:曰《書法精義》,曰《書法條例》,曰《書法比事》,曰《書法遺旨》。表以考事,書法以考義也。考《南史》稱司馬遷作表,旁行斜上,體仿《周譜》。蓋以端緒參差,恐其瞀亂,故或國經而年緯,或國緯而年經,使一縱一橫,絲牽繩貫,雖篇章隔越,而脈絡可尋。秀琦所作八表,惟《列國年表》不失古法,其餘年表但以字之多少,每半頁分為數格,橫讀之成文,縱讀之即不相貫。半頁以外,則格數寬狹多寡互異,並橫讀亦不可通。其《經傳小國年表》、《列國卿大夫世表》,或半頁之中、一行之內,參差界書,各自為文,更縱讀、橫讀皆不相屬,烏在其為年表也?《書法精義》皆依違胡安國之文,《書法條例》亦剽竊崔子方之式,惟《書法比事》謂有順文上下以為比者,有分別事類以為比者。如方有天王之事而遽會蟲牢,著其無王;楚滅江而晉伐秦,譏其不救;既伐邾而公如齊,則侵小附強可知;介再朝而後侵蕭,則求援舉兵可知。如斯之類,皆順文上下,以見褒貶,其說為沈棐諸家所未及。又《書法遺旨》自抒己論,雖不免間有騎牆,而駁正處時有特見,其長亦不可沒耳。蓋秀琦之說,本可分系《經》文之下,共為一書,而必欲變例見奇,多分門目,轉致重複糾結,治絲而棼。亦可謂不善用長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