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日[詩]

春分日[詩]

春分日,為一首寫春季九十天中分點的七言絕句詩。作者左河水,該詩介紹了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之春分日這一天的地球現象、氣象特徵及植物生長景況等情況。作品發表於《詩潮》2009年第4期,並被中國氣象報社等新聞媒體的文章引用。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春分日

“桃柳著妝日煥新”“桃柳著妝日煥新”

左河水
風雷送暖季中春,桃柳著妝日煥新。
赤道金陽直射面,白天黑夜兩均分。

注釋

1、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一年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當北半球是春分時,南半球則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春分一詞,在時間慨念上有兩種意思的解釋:一是指春分的整個節氣,時間為15天。二是指春分日,為春分節氣的第一天,是整個春季時間的中點。
2、風雷:即風和雷。此詩中描寫的風是春天的東風、送暖的和風;雷即春雷,本詩意為春雷一聲萬物復甦。如:唐元稹《芳樹》詩:“春雷一聲發,驚燕亦驚蛇。”
3、季中春:季,指春季;中春,指春季時段的居中點,即春分日。
4、著妝:著,指穿著,穿衣,著裝。妝,指衣裝服飾。此處指桃柳這兩種落葉木,入春之後,特別是到了春分,粉紅的桃花與碧綠的柳葉色彩不斷更新變化。
5、煥新:煥然一新;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如明·馮夢龍《醒世恆言》:“房德本是個貧士,這般華服,從不曾著體;如今忽地煥然一新。”詩詞中指桃柳的色彩與形態的變化。
6、赤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它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它是劃分緯度的基線。赤道的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7、金陽:指金色的太陽或金色的陽光。
8、直射面:指在春分時日,太陽的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升分。
9、兩均分:從理論上說,春分日,地球南北晝夜等長。春分之後,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

譯文

油菜黃,春耕忙油菜黃,春耕忙
步入春季的大地,東風伴隨著春雷不斷送來和暖的空氣,此刻時光已到達春季的中點;
萬物已復甦,開放的桃花吐翠的柳樹,如美女更妝使大地煥然一新,一天比一天艷麗。
春分日,金色的太陽將光芒直射在地球的赤道上,並從此開始向地球的北半球逐步移動;
這時北半球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正好一樣長,此後,則由以前的夜長晝短轉變為晝長夜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