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

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

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即時戰略,模擬遊戲。Activison於2002年發行。主角有莎菲·拉森 米格爾·迪亞茲、菲麗克斯等。

概述

中文名: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 外文名:StarTrek:BridgeCommander
遊戲類別:即時戰略,模擬 遊戲平台:PC
開發商:TotallyGames 發行商:Activison
發行時間:2002年主要角色:莎菲·拉森米格爾·迪亞茲菲麗克斯·莎瓦麗克斯卡·洛瑪布雷克斯
地區:美國 故事時間:星曆54303.1-55432.5

遊戲特色

《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由Activision發行、Totally Games負責開發,雖然千禧年間以《星際迷航》為主題的遊戲不斷陸續推出,比如《星際迷航:外遣隊》、《星際迷航:精英力量》、《星際迷航:新世界》等等不同形式和風格的遊戲都有,但這套《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以名名製作人擔綱,再加上讓玩家親身體驗當艦長的設計,相信仍是有相當的吸引力。
遊戲採用了NetImmerse 3D遊戲引擎來製作,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做得精細不在話下,好像說艦隻的造型、艦橋操控室的內部等做的很精細;而護盾和武器的光影部份也是具真實性。而人物角色的造型和面部也刻劃得相當清楚,值得嘉獎。《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將會支援十人以上的網路對戰功能,玩家可在網路上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戰艦和武器,然後進行各種任務形式的戰鬥。
《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和同系列遊戲比較起來顯得與眾不同,在其他《星際迷航》遊戲中,玩家都是以第三人稱視角來操作。而艦橋指揮官則直接讓玩家坐在艦橋上,通過向船員下達一個又一個命令來控制星艦,真實還原了影片當中威風凜凜的艦長們指揮星艦“駛向未知的新世界”的場面。
玩家既然“身居要位”,那么便不用事事都由自己勞駕。玩家在遊戲中向部下下達不同的指令,像是更改航向或是發射武器等等。而“精明強幹”的隊員由電腦操控,會控制所屬的部門並給予玩家最新的情報,例如說輪機長就會自動進行戰艦維修工作並向艦長報告最新的情況。不過玩家也可以選擇自己來親自操作哪些部門;例如是武器控制、能量分配、損毀控制等不同的單位,讓各個部門協調工作,適應戰場需要。
遊戲中的任務相當多元化,玩家不只是要擊毀敵艦,還會接到例如是例如防禦、戰鬥、外交、探險、拯救人質或探索資源等的任務。在單人模式中,玩家會有機會駕駛銀河級和元首級的太空船,而在多人模式中,玩家還能操控克林貢、羅慕倫和卡達西的艦隻。相信對於星際迷航影迷或遊戲迷來說,能夠親身體驗一下駕駛聯邦星艦的機會已經是很興奮的事,再加上可以駕駛不同類型的艦隻那就更加是錦上添花了。

世界觀設定

劇情簡介

《星際迷航:艦橋指揮官》背景設定在《星際迷航:下一代》時代,故事具體發生在自治同盟戰爭結束後(詳見《星際迷航:深空九號》)、《星際迷航:復仇女神》劇情之前。
聯邦星艦無懼號(U.S.S. Dauntless,NCC-71879)在維蘇威4號星的德拉戈斯殖民地太空軌道停泊,艦長羅伯特·瑞特上校親自駕駛太空梭前往軌道空間站。就在艦長離開後不久,無懼號偵測到異常,行星核心開始變得不穩定並很快發生了爆炸,無懼號成功逃離該星系,但艦長不幸犧牲。
無懼號返回12號星站(Star base 12)維修,她上任不久的大副(也就是玩家)接過指揮權,指揮星艦前往調查維蘇威星爆炸之謎

故事章節

遊戲將主要的故事情節分為八個章節,而每個章節裡面都有4至10項的任務。
第一章 收拾殘局(Picking Up the Pieces)
第二章 尋找敵人(Know Thine Enemy)
第三章 星雲籠罩(Obscured by Clouds)
第四章 無限可能(Indefinite Presence)

第五章 得物復失(Found and Lost)
第六章 當頭一棒(Too Firm a Grasp)
第七章 勾影描圖(The Drawn Line)
第八章 旭日東升(Arise Fair Sun)

配置要求


項目

指標

系統平台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Windows XP

中央處理器

奔騰 2

隨機存儲器

64兆位元組以上

光碟驅動器

4倍速以上

硬碟空間

650兆位元組以上

顯示接口卡

16兆位元組以上

輔助設備

雙鍵滑鼠

標準鍵盤

軟體需求

DirectX 8及以上版本

操作指南

艦橋模式


項目

介紹

滑鼠左鍵

選取船員/選取目錄選項/發射相位炮(手動攻擊模式)

滑鼠右鍵

發射魚雷(手動攻擊模式)



選擇上一項


選擇下一項


退出子目錄


打開子目錄

空格

切換艦橋模式和戰術模式

T

切換目標

M

打開三維戰術地圖

戰術模式


項目

介紹

W

向上轉舵

S

向下轉舵

A

向左轉舵

D

向右轉舵

Q

向左轉體

E

向右轉體

T

切換目標

C

切換前後鏡頭視角

F/滑鼠左鍵

發射相位炮

X/滑鼠右鍵

發射魚雷

0-9

設定脈衝引擎輸出功率

R

反轉脈衝引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