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計數

星系計數,計數不同天區星系的數目,以便用統計方法研究星系的分布、星系成團和觀測宇宙學,可分為星系在天球面上分布情況的計數,以及不同距離星系在深度上的計數。

星系計數

正文

計數不同天區星系的數目,以便用統計方法研究星系的分布星系成團和觀測宇宙學。可分為星系在天球面上分布情況的計數,以及不同距離星系在深度上的計數。對星系面分布的計數工作,早在二十世紀初期便已開始。當時只是對星系的總體分布,以及所觀測到的全天星系總數,給出一個輪廓。定量的分析是從1934年哈勃的工作開始的。目前已知全天亮於20等的星系約有2,000萬個,每平方度平均有500個,或者說在滿月月面那么大的天區內分布100個左右。如果觀測到23等,則星系總數可達10億以上。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亮於13.5星等的亮星系在天球上的二維面分布是很不均勻的,或者說是各向異性的。絕大部分星系以各種各樣的星系群或星系團的形式出現,星系團又可能組成超星系團以至更大的星系集團。由於不同計數工作的假設前提不盡一致,加上觀測資料的限制,所以對於大尺度上的星系分布的實際情況迄今還沒有一致見解。
星系在深度上的計數,主要是統計全天或部分天區內亮於某一極限視星等m 的星系總數 N。極限星等越大,亮於這一星等的星係數就越多。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可以認為全部星系具有同樣的大小和同樣的發光本領,因而就有同樣的絕對星等。這樣,星系離地球越遠,視星等就越大,而亮於這個星等的星係數也就越多。如果星系在整個宇宙空間深度上的分布是均勻的,那么在極限星等和星係數之間應該有以下的統計關係:1gN∝0.6m 。
在(m,1gN)的坐標圖上,係數0.6就是斜率。如果星系在深度上的分布不均勻,斜率就不等於0.6。對《帕洛馬天圖》上星系的計數分析表明,在視星等mv<13.5等時,斜率小於0.6,這說明亮星系多於平均值。當mv≥14.5等時,斜率大致為0.6,這就表明在本超星系團以遠的空間中,星系在深度上的總體分布是均勻的。星系和更大尺度上的星系團、射電源以至類星體的計數,對於宇宙學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資料。
參考書目
 L.Motz and A.Duveen,Essential of Astronomy,Co-lumbia Univ. Press, New York,197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