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

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

《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是星巴克功勳卓著的前執行副總裁霍華德·畢哈寫的。《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中,霍華德·畢哈將為我們揭示指導他進行領導的十大準則,不過,這些準則中沒有一條是關於咖啡的。他會談到構建信任、應對挑戰、敢於夢想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一些核心的準則。

基本信息

星巴克一切與咖啡無關

編輯推薦

星巴克功勳卓著的前執行副總裁霍華德·畢哈暢談星巴克“以人為本”的經營秘訣。星巴克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霍華德·舒爾茨親筆作序。

企業領導能力最重要的十條法則:

一、了解你自己:“只戴一頂幄子?

二、忠於理想:只做正確的事

三、獨立思考: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四、構建信任:真誠地去關心

五、傾聽事實:牆壁也會說話

六、勇於承擔:只有事實聽起來才像事實

七、採取行動: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八、應對挑戰:從本質上講,我們首先都是人

九、實踐領導:將“聲色俱厲”換成“柔聲細語”

十、敢於夢想:要說“Yes”——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詞

專業書評

為什麼星巴克總能夠超越地域和觀念的鴻溝,成為難以取代的選擇?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在每一杯咖啡的背後是由精細執行力體現出的服務觀念,而在背後的背後,是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洞察和尊重,所以星巴克才有機會成為特別的文化大使。

——伊利集團董事長 潘雕

霍華德·畢哈一直堅信我們的目標,堅信知行合一,堅信要尊重事實,他總是將所有人都放在心上,不管手上在忙什麼。他教會了我怎樣聆聽員工們的意見。他幫助我將我們的價值觀付諸行動。

——霍華德·舒爾茨

星巴克創始人、董事會主席

作為“星巴克精神”多年來的守護者,霍華德·畢哈為我們獻上上一部在任何領域都能帶來成功的書——不僅限於商業。他的觀點揭示了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他認為這種管理理念一定會獲得成功的。

——比爾·布拉德利

美國前參議員

聽霍華德大聲說出他的想法已經有很多年了,現在又看到他如此明確地堅持要關注商業中人性的力量,這種感覺實在太棒了。霍華德的十條基本原則說明,真誠而有意識地關注和關心你的員工,將會為你帶來不俗的成績。

——克雷格·E·衛斯洛普

百事集團前總裁、百事可樂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

內容簡介

星巴克這個很多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創建於1971年。自1992年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以來,星巴克的經營一飛沖天,其銷售額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利潤平均增長率則達到30%。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星巴克已從昔日西雅圖一條小小的“美人魚”進化到今天遍布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連鎖店達到一萬多家的“綠巨人”。星巴克的股價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過了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型公司。今天,星巴克公司已成為北美地區一流的精製咖啡的零售商、烘烤商及一流品牌的擁有者,它的擴張速度讓《財富》、《福布斯》等世界頂級商業雜誌津津樂道。

霍華德·畢哈於1989年加入星巴克,擔任高級主管,這一年,星巴克只有28家分店。他歷任星巴克銷售部和運營部的執行副總裁、國際部總裁,以及星巴克北美區總裁。而現在,星巴克連鎖店達到了一萬多家。可以說,他為星巴克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多年擔任星巴克的高級主管期間,霍華德·畢哈幫助星巴克建立起它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強調人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利潤。他培訓過各個級別的幾百名領導者,同時也幫助星巴克成長為世界級的知名品牌。現在畢哈將要同我們分享他的這些經歷。在本書中,他將為我們揭示指導他進行領導的十大準則,不過,這些準則中沒有一條是關於咖啡的。他會談到構建信任、應對挑戰、敢於夢想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一些核心的準則。畢哈相信,隨著工作上的等級關係變得越來越不明顯,隨著全球經濟也越來越同聯繫與溝通掛鈎,個人領導之道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要。這本書將為你一一呈現其中的奧秘。

作者簡介

霍華德·畢哈,1989年加入星巴克,擔任高級主管,這一年,星巴克只有28家分店。他歷任星巴克銷售部和運營部的執行副總裁、國際部總裁,以及星巴克北美區總裁。自1996年以來,他還一直是公司董事會的一員。他和妻子森恩現住在美國西雅圖市。

圖書目錄

致讀者

序 (霍華德·舒爾茨)

引言 一切都與人有關——與所有人有關

第一章 了解你自己:“只戴一頂帽子”

你戴著誰的“帽子”?

弄清楚你在意的是什麼

目標能使我們將夢想付諸行動

培育並激勵他人的精神

設定“帽子”的目標

價值觀幫你平衡生活

價值重於金錢

永遠為計畫多考慮一步

我們不去找機會,因為機會會來找我們

第二章 忠於理想:只做正確的事

人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夢想而工作

團隊聯合的力量

和職位比起來,你有更大的職責

“第一百隻猴子效應”:只做正確的事

如果世上根本沒有表揚這回事……

你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如果你發現工作與理想間的“反骨”,請選擇離開

只用一頂“帽子”的領導之道

第三章獨立思考:要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

我們需要的是“配方”,而不是規章

在“人性化”方面,並沒有什麼規章手冊可言

員工不是“資產”

獨立思考者站得更穩

讓“使用掃帚的人來決定買哪把掃帚”

“獨立”源於你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來這裡”

堅定地做你自己

加拿大式的“獨立思考”

我們只做該做的事

用交談傳達信念

第四章 構建信任:真誠地去關心

“行動的巨人”更受歡迎

把“關心”寫在臉上

關心是裝不出來的

客人想讓我們知道的事

用每天的關心織出良好關係的紐帶

只做正確的事

永遠都別關上心的門

企業頂層的關心:H2o

知其大,守其小

第五章 傾聽事實:墒壁也會說話

星巴克的牆壁會說話

豎起你的“天線”

用五官去傾聽

慈悲空

避免在“傾聽”時心不在焉

穿T恤衫的周五

內部交流的公開論壇

傾聽會帶來開誠布公

第六章 勇於承擔:只有事實聽起來才像是事實

直面“裁員”的事實

準確的語言很重要

“半真半假”的“好心”

信任=事實=責任

可持續貿易

敢於承認事實

不要讓你的“帽子”被大風吹跑

讓信仰取代害怕

第七章 採取行動: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像實幹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熱情、目標與堅持不懈

食品會成為咖啡伴侶嗎

一件事不行,就做下一件

創建充滿靈感的地方

行動與耐心

“停止挖掘”並不意味著“停止努力”

思想與行動的平衡

“感覺一思考一行動”和“感覺一行動一思考”

第八章 應對挑戰:從本質上講。我們首先都是人

保持平衡的工作藝術

請牢牢抓住危機中的機會

災難是對自我認知的考驗

悲劇來臨時以人為先

無論如何都要直面事實

時刻保持正確的方向

內在的力量

第九章 實踐領導力:將“聲色俱厲”換成“柔聲細語”

雷聲大,雨點小

僕人式領導

幫助企業多傾聽自己的“柔聲細語”

別盲目崇拜所謂的“權威”

多注意真正行動的人

激發員工比火箭科學更難

領導永不止息

第十章 敢於夢想:要說“Yes”——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詞

扔掉那些寫滿“NO”的手冊

“Yes”改變世界

“一切如你所願”

敢於夢想

“Yes”會帶來信仰的飛躍

後記

圖書章節

第一章 了解你自己:“只戴一頂帽子”

有一種精神狀態能讓你感到活力四射,你一定要把這種狀態找出來……

——威廉·詹姆斯

“只戴一頂帽子”是優秀領導者的典型特徵。在一生探索“我是誰”和“我支持什麼”的征程中,這是一切的起點——可能也是終點。當你“只戴一頂帽子”的時候:

你會了解到是什麼才會讓你感到最具活力。

你會感到自己很出色。

你不再需要隱瞞什麼秘密,也不再需要矯揉造作。

你能夠指引自己和其他人從正直與坦率做起。

當你“只戴一頂帽子”時,你會優先考慮“我是誰”。你絕不願意只做一個無名鼠輩。同時,你也會重視自身價值,重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因此,當有哪裡不對勁時,你就能馬上反應過來,工作上的難題一點兒也難不倒你。當你清楚“我是誰”時,其他所有的問題都變得簡單起來——即使是那些最困難的事情也會變得輕鬆起來。

我們每個人的衣櫥里都有許許多多的帽子,其中有些是星巴克的員工帽,有些是壘球帽,有些則是我們參加商貿展銷會時收到的那些帶商標的文化帽。所以才會常常聽到人們抱怨要戴的帽子太多了,這一點兒也不奇怪。

像變戲法一樣在不同角色間疲於奔命,會使我們變得神經質、效率低下、很容易感到沮喪,我們也很難真正成熟起來。事業剛起步的企業家往往身兼秘書、財務長、銷售主管,甚至是董事會主席等多重身份,在超負荷的工作中,他們早已不堪重負。但如果所有這些“帽子”都能服務於同一個目標和價值理念,那么這個企業家的才幹就會大大增長,也將為企業發展尋求到各種的支持。

愛德華·德·博諾在《六頂思考帽》(Six Hat Thinking)這本書里討論了我們思考問題的不同方式,他把它們表述成“帽子”是為了更平等地稱呼它們而不帶有任何傾向性。白帽子代表的是中立、客觀的思路;黑帽子代表的是某種更傾向於否定的消極思維,而綠帽子代表的則是多產的、創作型思維。他認為,用這些富含象徵意味的帽子來代表不同的看法,可以幫助團隊和個人營造誠懇而公平的對話氛圍。

我一直在說的那頂“帽子”,在我的生命中起過很大作用,它對曾與我共事的同事們來說也一樣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更深層次的自我,並為我們的價值理念提供支持。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頂屬於自己的“帽子”,這也是每個人應該戴著的那頂“帽子”,當然,這只是一個隱喻,它想說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色。所謂“所見即所得”,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你將取得怎樣的成就。“只戴一頂帽子”意味著坦誠、公正、富有激情,也意味著在忙碌的時候仍然能保持無限的活力。

《一分鐘經理人》這本書表面上看來就像是一本極其簡單的入門書,在這本書里,肯·H·布蘭查德和斯賓塞·詹森兩人道出了一條看似顯而易見的道理:“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業績”。其實,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我們成功與否,就取決於我們能否真誠、坦率地面對“自己是誰”、“我們想去哪裡”以及“我們怎樣才能到達那裡”這些問題。

對團隊而言,情況也是一樣的,因為團隊是“人”的集合。“只戴一頂帽子”的團隊清楚它自己支持什麼、追求什麼,因此,它有能力、也有堅決的意志去取得成功。在這個團隊里沒有秘密可言,也沒有什麼掩飾和誇張,只有一種真誠的精神動力——實現團隊和員工個人的夢想與目標。

你戴著誰的“帽子”?

當我只有二十多歲時,我得到了第一份主管級別的工作。這份新工作要求我負責運作大約二十多家家具店,它的總部就設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那是20世紀70年代,波特蘭市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因此這份全新的工作讓我感到非常興奮。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結了婚並很快有了一個孩子,我急切地渴望成功,甚至認為自己可能已經開創了一份真正的事業——這既是指我當時所從事的工作,也指將來可能打造出的那個自己所深愛的銷售企業。

我全身心地投入了這份工作。我對所有的事情都抱有異乎尋常的熱情——對銷售、陳設布置、客人以及賣場裡的售貨員,都是如此。我想成為最棒的,我想把服務、配送都做到最好。那時的我投入了所有的努力,我將激情表現在所有事情上;我極富進取心而且目標相當明確,因為我很興奮,我很想有所作為。但我的熱情顯然是有點過火了,以至於有一天,公司的執行長和董事會主席在我們就要上電梯的時候撞見了我,他提醒我說:“霍華德,也許你不該在所有事情上都表現出激情。”

當我聽到這個批評時,就感到像是完全被否定了一樣。我內心的想法開始變化。在這之前我從未意識到,當我在工作上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時,我採取的方式實際上已經讓別人感到不滿。為此,我感到很尷尬,甚至有點悶悶不樂。於是,我開始調整自己,讓自己的情緒儘量保持平和。我開始喜怒不形於色。我嘗試著去抑制自己的情緒,把它們深深埋在心裡,以表現出一種更為自製、溫和而老練的形象。

要讓自己變得老練起來真的非常困難,但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至少我自己是這么看的。具體來說,當我每次想要用某種方式取悅別人的時候,我都會想像自己戴上了一頂不同的“帽子”:有工作時要戴的“帽子”;有和妻子相處時該戴的“帽子”;有為了女兒該戴著的“帽子”;當然還有為了朋友們該戴著的另一頂“帽子”。我學會了視不同情況表現出不同狀態,總之,都是在嘗試控制自己的情緒。

就大多數情況而言,我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我太容易緊張了。所以,當我為了不同的人偽裝自己的時候,我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以至於我竟然養成了一些緊張的癖好,比如我在一天之內會把回形針弄直又弄彎無數次,把它弄直是為了方便取下紙張,然後再把它恢復原狀——因為嫌回形針太貴了而不想浪費。

最後,一個我很敬重的朋友對我說:“霍華德,你在乾什麼?你想變成什麼樣子?你到底是怎么了?”他告訴我,在我按照別人的期待改造自己的時候,我實際上正離我最擅長的工作越來越遠。只有在為手頭的工作忙碌的時候,我才能忠於自己的想法和目標;而在像變戲法一樣忙著換“帽子”時,我已經窮於應付、招架不住了。換句話說,當我壓抑自己的情緒時,我實際上也扼殺了自己的激情。這種所謂的“正確”方法讓我把自己撕成了碎片。我需要學習如何在工作中恰當地使用和調整自己的情緒,並用它來激勵他人。

從那時起,我就努力去做一件事——找到屬於我自己的那頂“帽子”,並且只戴這頂“帽子”。這頂“帽子”並不需要迎合別人的看法,只要它剛好適合我就行。顯然,找到自己的那頂“帽子”就意味著,我將以真實的自我面對所有挑戰和成敗,同時,它們也將反過來塑造我看待事業與生活的方式。當我能夠忠於自我、以誠待人時,我才開始真正認識自己,也才開始發現自己最真實的激情。我有責任找到真實的自我,並按照它的安排去生活,這樣就沒有人會問我“霍華德,你到底是怎么了”。我決定換一種領導方式,我將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樣子去領導,而不是事事都裝出一副領導者高高在上的樣子。

如果你對“我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有一套想法,並為此花費很多時間試圖裝出這副樣子,而不是在忠於自我上花更多的時間,那么,你會戴上很多“帽子”。更為可怕的是,你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為了成功,我們不得不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不得不換戴不同的“帽子”。因為我們都相信,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許多不同的角色,這就決定了我們要按這些角色的要求去生活和工作。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是以什麼為代價的呢?當你早晨醒來時,如果你看看周圍,然後蹦出一句“我必須戴上‘愛人’或‘同事’的帽子”,那么,要么是你睡錯了床,要么就是別人必須調整他們來適應你。

你必須記住,你永遠都面臨著選擇,這些選擇可能會改變你的態度、你的公司,甚至是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但你可以找到屬於你的那頂“帽子”,這樣你就能每天戴著它,用它來指導你生活和工作,你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了,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

弄清楚你在意的是什麼

在零售行業,你會了解到很多同人性有關的東西。比如,在家具銷售行業,你可以了解到人們生活中較為私密的一面——他們的品位,他們之間的衝突,他們的財力狀況、夢想和雄心等等。

我愛我過去的工作,我也從來都沒有真正懷疑過它——直到有一份新工作出現在我面前。他們希望我能加入一個新團隊,這個團隊中的人正在努力創造一個令人激動的新企業,力爭贏得許多會員來共同分享優美的戶外勝地,顯然,這個企業的奮鬥目標征服了我的想像力;另一方面,它給我提供更高的薪水,但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和全新的挑戰,我很想知道這是否真的適合我。

在這份新工作出現以前,我對整個職業生涯的規劃只是想在家具行業里做到最好。在大約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都一直把家具行業視為自己的生命和天職。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如此專注於某項具體的工作看起來有點奇怪,但我真的就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做的。但就在這個時候,家具店的老闆問了我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後來也成了我整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問我的這個問題就是——“你熱愛什麼?家具還是人?”對我而言,這並不是一個能夠輕鬆回答的問題。

一方面,家具雖然只是家具,但它也是我展現創造力的媒介。在這個意義上,家具就是我的藝術作品。但另一方面,特別是我思考再三之後,我才發現,我在工作中體驗到的情緒、激情與家具毫不相干,但它們都與人有關。也就是說,我並不愛家具;我愛挑選、銷售家具,但我更愛幫助別人實現他們對家和生活的夢想。這些才是我最美妙的音樂,就像咖啡對於那些以星巴克為家的人一樣。反過來說,我愛的是“人”——我愛人們之間的互動,我愛服務他人,我愛向他人學習等等。

因此,我決定把握這個機會,但我的那頂“帽子”仍一如往昔,只不過它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服務於人”;另一方面,通過這件事,我還對“我將去往何方”和“我能實現什麼”這兩個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目標能使我們將夢想付諸行動

如果在我們一生中,每個人都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帽子”,都去探究“我們是誰”,那么每個人都會踏上坦途,順利到達目的地。我相信,“對目的地抱有激情”使我們獲得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使我們甘於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相反,如果沒有夢想和目標,我們就沒有方向,就會像古語常說的那樣:“如果你不知將去往何處,那么你只能隨波逐流。”

富有遠見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威廉·詹姆斯也許是“自我實現主義”的教父之一。他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的思想能極大地影響生活。他當時的看法在今天看來還依然正確:“有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能讓你在心底最深處感到極具活力,這種狀態會在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聲音——‘這才是真正的我’。你一定要把這種狀態找出來,並且儘量保持下去。”

很多人都害怕追隨自己的夢想,他們害怕目標,因此常常會抵制目標。因為他們認為,目標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一成不變,目標會讓他們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且一旦有了目標而不能將它實現,也會讓他們感到心神不寧。但是我們需要記住,目標並不是詳細制訂的那種面面俱到的計畫,它只需要為你提供一個大概的框架。

我們不妨用釣魚來比喻目標。一個比較高的目標就像一條大魚一樣,會把釣魚線拉得緊緊的。你必須有這樣的張力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沒有它,你連一條魚都釣不到。如果你的釣魚線變鬆了,你該知道那條大魚已經跑掉了;而如果你拉魚線的時候用力過猛,那么你很可能既放跑了魚又丟了魚餌。

我們很早就開始向我們的孩子灌輸價值觀念,我們給他們施加的是溫和而持續的壓力,目的是要慢慢引導並幫助他們成為成熟而有涵養的人。但如果你失去了耐心,總是揠苗助長,那么在培養孩子方面你可能就會失敗。完全不顧規律地一味追求速度,根本不是最好的解決之道。我們希望能做到堅持對話溝通,保證公正透明,建立相互信任,維持適度的張力,只有它們才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其實,在你的生命中,你已經開始追逐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了。當然,在追逐的征途中你必須具備相應的激情和毅力,而它們也都需要和你的“帽子”配套。因此,對於“我是誰”和“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這兩個問題,你必須實事求是地面對。當然,堅持自己的目標,你的確會失去一些東西,但如果沒有這樣的張力,你根本不可能把握自己的夢想。所以一定要堅決果斷一些,不要一直閒散下去。

培育並激勵他人的精神

最好的企業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頂“帽子”並一直戴著它。在星巴克我總是在說,我們不是在經營那種賣咖啡給客人的生意,我們是在經營一項提供咖啡的人的事業。具體來說,我們之所以富有激情,是因為有這些為咖啡而忙碌的人,是因為有我們的客人、合作夥伴,還有我們所處的當地社會。這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改變、適應、成長和不斷試驗,這種節奏有時甚至會讓我們感到暈眩,但我們仍然盡力忠實於自己的那頂“帽子”。

在我們考慮星巴克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並試圖忠實於它的時候,《基業長青》一書的合著者之一吉姆·柯林斯給了我們一個明智的忠告並給我們上了富有教益的一課。在他的書里,他援引了IBM公司的開拓者小托馬斯·約翰·沃森的話來幫助我們認清“只戴一頂帽子”中蘊藏的要義:“一個團隊中唯一不應受到批評指責的東西應該是它行事的基本哲學。”

作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團隊,星巴克必須有它自己的夢想。但是在一些重要關頭,比如在新店開張時,或是推出幾種新飲料、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力爭滿足投資者預期時,我們常常很容易就把自己的夢想拋諸腦後,甚至還會摘下屬於自己的那頂“帽子”。我們有責任並且應當時時提醒自己,要忠實於自己的核心價值和遠大理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