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龍村

明龍村

雲南省鳳慶縣三岔河鎮 ,距鄉(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80公里。東鄰涌金村委會 ,南鄰三岔河鎮人民政府 ,西鄰王平村委會 ,北鄰水田村委會 。轄上寨、下寨、大田、興龍、老王家、松林坡、大獨田、浪壩寨、老房子、一碗水、背陰寨、團山、平學掌、中寨、大水井、大寨子、新房子等17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鳳慶縣三岔河鎮 ,距鄉(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明龍村委會辦公樓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80公里。東鄰涌金村委會 ,南鄰三岔河鎮人民政府 ,西鄰王平村委會 ,北鄰水田村委會 。轄上寨、下寨、大田、興龍、老王家、松林坡、大獨田、浪壩寨、老房子、一碗水、背陰寨、團山、平學掌、中寨、大水井、大寨子、新房子等17個村民小組。 全村國土面積26.97 平方公里,海拔1700 米,年平均氣溫18.3 ℃,年降水量1300 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核桃等農作物。[1][2]
明龍村委會辦公樓明龍村委會辦公樓

自然資源

明龍村田地明龍村田地
據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53畝(其中:田861畝,地1092畝),明龍村田地人均耕地0.86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32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826畝,其中茶園面積1629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370畝)、核桃面積482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其中當年新種植核桃面積332畝);水面面積476.8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984.6畝;荒山荒地6378.5畝,其他面積7401.4畝。[3][4]

人口衛生

據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526戶,共鄉村人口2264人,其中男性1143人,女性1121人。明龍村衛生室其中農業人口2265人,勞動力124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漢族1740人,少數民族524人,其中彝族233人,白族291人,其他民族0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9人,占人口總數的3.4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49人,參合率94.88%;享受低保5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80戶,占農戶總數的15.21%。[5][6]
明龍村衛生室明龍村衛生室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5.3萬元,占總收入的43.77%;明龍村茶山畜牧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14.5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00頭,肉牛100頭,肉羊25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94萬元,占總收入的19.39%;第二、三產業收入44.5萬元,占總收入的13.99%;工資性收入16.7萬元,占總收入的8.29%。農民人均純收入185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9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41人,到省外務工8人。[7][8]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明龍村進村路面明龍村電網全村有137戶通自來水,
明龍村電網明龍村電網
有389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有526戶通電,有32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2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1.79%和61.7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8戶(分別占總數的39.54%和35.7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 .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17輛,機車11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9畝,有效灌溉率為 26.0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3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8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9][10][11]
明龍村茶山明龍村茶山

文化教育

據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980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老師宿舍在校學生183人,距離鎮中學4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9人,其中小學生183人,中學生5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0個、業餘文娛宣傳隊0個。[12][13]

基層組織

據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9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2人,少數民族黨員26人,其中男黨員55人、女黨員17人。村內有1個婦女組織,1個治安聯防隊。

學校學校

村委會由李建國、李朝榮、楊紹林(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4人。[14]

發展重點

據資料顯示,結合該村的基本村情,為搞好該村的各項工作,該村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因地制宜的搞好產業的發展,重點做好泡核桃、茶業和烤菸三大支柱產業;二是盡力搞好村委會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要做好“水、電、路”三項基礎設施和村委會建設;三是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領導民眾學科學,用科技致富;四是積極學習先進思想,搞好民眾基礎思想政治的培訓,讓民眾積極投入新農村建設中。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該村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科技興村生態立村,資源富村”的戰略,緊緊信託明龍村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康明村的總體規劃,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把明龍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新農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