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學史

《明清史學史》,是著名歷史學家傅振倫之子傅玉璋、孫女傅正合著的一部斷代史學史專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明清史學史

《明清史學史》是著名歷史學家傅振倫之子傅玉璋、孫女傅正合著的一部斷代史學史專著。全書307個頁碼,25.8萬字。2003年1月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

《明清史學史》除傅振倫《序》、傅玉璋《後記》,正文部分分為上、下兩編。

上編專述明代史學,共三章。第一章《明代史學》,內容包括:一、明代史學概述,二、編纂《元史》與改修《宋史》,三、編年體史著的編修和紀事本末體史著之續作,四、方誌學和地理學,五、典制體要籍和《明實錄》,六、目錄學;第二章專講《明代野史》,內容有:一、王世貞《弇山堂別集》,二、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三、談遷《國榷》,四、李贄的史學思想,五、陳建《皇明從信錄》、《皇明通鑑輯要》和鄧元錫《明書》;第三章《明清之際三大史學思想家》,分別闡發了清初史學的開山祖——黃宗羲、開闢新學風的史學家——顧炎武、獨樹一幟的史論大師——王夫之三人的史學思想。

下編清代史學部分,共列七章,緊接上編排序。第四章《清代前期史學》,包括概述和編修《明史》與研究古史;第五章《編年體史著與紀事本末體史著的發展》,論述了徐乾學、畢沅、夏燮、陳鶴、谷應泰、楊陸榮、李有棠、吳偉業等人在編年體或紀事本末體史學發展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所做出的貢獻;第六章《乾嘉時期的考據學》,既從巨觀層面分析了考據學之形成,又從中觀層面總結了乾嘉考據學家在整理古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最後從微觀上選取王鳴盛、錢大昕和趙翼三大考據學家,結合他們的代表性著作,具體而微地闡述了他們的考據思想、方法、成績和貢獻等;第七章《方誌與沿革地理》,講述清代方誌編修概括、修志學派和方誌的通病,以顧祖禹及其《讀史方輿紀要》為對象,以窺清代學者在沿革地理領域的研究情況;第八章《清代前期的野史》,以史家及其代表性論著為考察對象,分節論述張岱、查繼佐、計六奇溫睿臨等人在野史編纂上的成就,他們的歷史編纂方法、歷史思想與史學思想,等等;第九章《類書、叢書、典制體要籍和目錄學》,以《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清實錄》、《東華錄》、續三通清三通、“方略”、“紀略”、官私藏書目等為考察內容,研究清代前期學者在類書、叢書、典制體史著編纂以及目錄學領域的學術成果;最後一章即第十章是專為著名史學理論家、史學評論家、方誌學家章學誠開列的,集中闡述章學誠的史學思想和方誌學成就,包括章氏在歷史學上的貢獻、在方誌學上的主要見解、主修和預修諸志、在目錄學上的成就。

此外,《明清史學史》還有兩個“附錄”,一是玉璋小女傅樣撰著的“明清檔案館庫”,二是“主要參考書目”。

傅振倫在《序》中對其子玉璋、其孫女正的治學生涯及本書的內容特色有簡賅的紹介,現迻錄如下:

“予家四世從事教學工作,子女中惟玉璋一人治史,曾從予學習於長白師範學院史地系。北平解放後,入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1953年既已卒業,更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史研究生班,從名師尚鉞、鄭昌淦、戴逸諸先生讀。畢業後,留校任教。尚鉞先生以其性嗜好明代歷史,囑於教學之餘,鑽研明代史跡,培育史學史人才,由校內湘鄉曾憲楷教授指導。玉璋在教學及科研的四十餘年歷史長河中,積累了不少資料,自1980年在安徽大學歷史系,始講述中國史學史。他以為西學東漸,東西文化交流,明清史學成為一個重要新課題,乃首先整理為二十餘萬言,力求以明清之際三大史學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及明清野史為重點,數易其稿而成。孫女傅正任職於安徽大學圖書館,對中國史學史頗有興趣,她已撰寫數章。今翻閱其稿,敘述明清史書的編纂、考訂、研究等情況。先述時代背景、史學特點,次及史書作者、內容、特點、評價,又次為結束語。文字義例,雖間有可推敲處,但史籍內容得失及史學的發展,可由此推求。所臚舉明清史書大體完備,陳言務去,頗有新知,堪稱史學專著,是問津和研究之書,也可供高校學生學習之參考,學者可進而研究史籍,更進而肄習明清事件人物,啟發歷史知識,知所法戒。”

足見《明清史學史》一書,雖僅區區二十餘萬言,在“塊頭”上無法與那些動輒數十萬言以至上百萬言的“大著”相比,然實實在在浸漬著兩代學人數十年的心血。“陳言務去”,但求“新知”,傅家的此種治史立言傳統,尤其值得吾等學之習之。

作者簡介

傅玉璋,1926年12月生,河北新河縣人。中共黨員,漢族。1953 年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畢業,1956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史研究生畢業。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合肥師範學院、安徽大學任教。現為安徽大學省文物指導委員會委員、安徽省古籍整理編審委員會委員、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歷史系兼職教授。1988年當選為合肥市第十屆人大代表。論著有《明史散論》、主編《明實錄安徽經濟資料類編》、合著《簡明中古代史》、主持《明安錄安微史料》整理出版工作。發表《王劭的隋書與齊志》、《劉知幾的史學思想》、《鄭樵在史學上的貢獻》、《袁樞與通鑑紀事本末》等論文60餘篇。

目錄

序(傅振倫)

上編

第一章 明代史學

一、明代史學概述

二、編纂《元史》與改修《宋史》

三、編年體史著的編修和紀事本末休整史著之續作

四、方誌學和地理學

五、典制體要籍和《明實錄》

六、目錄學

第二章 明代野史

一、王世貞《龠山堂別集》

二、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三、談遷《國榷》

四、李贄的史學思想

五、陳建《皇明從信錄》、《皇明通鑑輯要》和鄧元錫《明書》

第三章 明清之際三大史學思想家

一、清初史學的開山祖——黃宗羲

二、開闢新學風的史學家——顧炎武

三、獨樹一巾的名論大師——王夫之

下編

第四章 清代前期的史學

一、清代前其史學概述

二、編修《明史》與研究古史

第五章 編年體史著與紀事本末體史著的發展

一、編年體史著

二、紀事本末體史著

第六章 乾喜時期的考據學

一、考據學的形成

二、整理古籍的成果

三、三大史學的考據家

第七章 方誌學與沿革地理

一、方誌的編修

二、沿革地理的研究:顧祖禹和《讀史方輿紀要》

第八章 清代前期的野史

一、張貸的《石匱藏書》與《石匱書後集》

二、查繼佐的《罪惟錄

三、計六奇的《明季北略》與《明季南略

四、溫睿臨的《南疆逸史

第九章 類書、叢書、典制體要籍和目錄學

一、類書與叢書

二、實錄與政典

三、目錄學

第十章 章學誠的史學思想和方誌學成就

一、歷史學上的貢獻

二、方誌學上的主要見解

三、主修諸志

四、預修諸志

五、目錄學上的成就

附錄一 明清檔案館庫(傅樣)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