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悼毛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悼毛皇后,河內郡人,名不詳,是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黃初年間,毛姬因選秀而進入東宮。當時的曹叡還是平原王。毛姬得到寵幸,進出時都與曹叡同坐在一副車輦上。等到曹叡即位後,就把她晉封成了貴嬪。太和元年,便立她做了皇后。毛皇后的父親毛嘉,被拜為騎都尉,她的弟弟毛曾,則當上了郎中。

生平

起初,魏曹叡作藩王時,開始曾娶河內的虞氏為王妃。曹叡即位後,虞王妃身為正妻,理所當然的應被立為皇后,但此時曹叡寵毛貴嬪寵得緊,便將虞氏晾在一邊兒,不立她為後。
曹叡的奶奶,太皇卞太后就去安尉勸勉她。虞氏抱怨說:“你們曹家自來就喜歡立出身微賤的人作皇后,從來就沒有能以德義為重立過什麼人。然而皇后職掌宮內事物,君皇聽問宮外大政,這兩者本是相輔相成的。假如真不能善始,那么,也就不可能會有善終。恐怕大魏的亡國喪祀就要從這裡開始了吧!”卞太后聽後非常生氣,便將此事轉述了孫子曹叡。曹叡大怒,虞氏於是被廢黜,遣還到了鄴城行宮。

明悼毛皇后明悼毛皇后

之後明帝又進封毛嘉做了奉車都尉,封毛曾做了騎都尉,對他倆的寵幸、賞賜特別的隆重、優厚。毛嘉原本只是個造車的工匠,突然間便暴富暴貴起來。有一次,明帝下令朝臣們都到毛家去聚會飲宴,毛嘉的容貌、舉止顯得十分痴呆,動輒就自稱“侯爺我”,惹得大家直發笑。
後來曹叡寵幸郭夫人(即後來的郭元後),便對毛皇后日益稀疏。
景初元年,曹叡帶著妃嬪新寵們到後苑遊樂,連才人一級都召來了,就是不召毛皇后。郭夫人覺得自己不免成了毛皇后懷恨的對象,便說:“應該請皇后也來赴宴吧?”但曹叡非但不肯召皇后,反而傳令誰也不準泄漏游宴之事。可是,毛皇后還是立刻就知道了;第二天,明帝見了毛皇后,毛皇后問道:“陛下昨日在北園游宴,還歡樂嗎?”明帝認為左右的人泄漏了此事,立即將親信侍叢殺了十多個,並且下詔逼毛皇后自殺。第二年便晉封郭夫人為皇后。
曹叡的生母甄洛,曾因幽怨作詩而被魏文帝曹丕賜死。曹叡對生母的冤死一直無法釋懷,當上皇帝後,因懷念母親,便追封其為“文昭皇后”,(甄洛活著的時候沒有被曹丕封為皇后)甚至還逼死了他的後母,甄洛之死的最大嫌疑人——太后郭女王。由此可見曹叡對父親殺妻之事的悲憤。
但曹叡只埋怨父親,不約束自己。將嫡妻虞氏趕到甄洛曾被曹丕拋棄的鄴城舊宮,無罪棄妻立妾、又為一句戲言再殺妻。實話說,曹叡的為夫之道,還不如曹丕。而且他幹了壞事還要遮人耳目,毛皇后被殺後他仍然假惺惺地給她上諡號——“悼皇后”,把她葬在了愍陵,並給毛家加官晉爵。
曹叡喜歡做表面功夫,面子裡子都要。這一套路數,他就已經演練得熟了。此時再施展,自然是得心應手。
曹叡死後,諡號“明皇帝”,史書便稱毛後為“明悼毛皇后”。
而曹魏王朝上上下下總共四十五年,竟有三位皇后死在皇帝的手裡,(文昭甄皇后,文帝殺;文德郭皇后,明帝殺;明悼毛皇后,明帝殺)曹叡寵愛的那位郭皇后得以善終,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演義傳記

卻說曹睿之後毛氏,乃河內人也;先年睿為平原王時,最相恩愛;及即帝位,立為後;後睿因寵郭夫人,毛後失寵。郭夫人美而慧,睿甚嬖之,每日取樂,月余不出宮闥。是歲春三月,芳林園中百花爭放,睿同郭夫人到園中賞玩飲酒。郭夫人曰:“何不請皇后同樂?”壑曰;“若彼在,朕涓滴不能下咽也。”遂傳諭宮娥,不許令毛後知道。毛後見睿月余不入正宮,是日引十餘宮人,來翠花樓上消遣,只聽的樂聲嘹亮,乃問曰:“何處奏樂?”一宮官啟曰:“乃聖上與郭夫人於御花園中賞花飲酒。”毛後聞之,心中煩惱,回宮安歇。次日,毛皇后乘小車出宮遊玩,正迎見睿於曲廊之間,乃笑曰:“陛下昨游北園,其樂不淺也!”睿大怒,即命擒昨日侍奉諸人到,叱曰:“昨游北園,朕禁左右不許使毛後知道,何得又宣露!”喝令宮官將諸侍奉人盡斬之。毛後大驚,回車至宮,睿即降詔賜毛皇后死,立郭夫人為皇后。朝臣莫敢諫者。
————《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五回》
卻說魏主在宮中,夜至三更,忽然一陣陰風,吹滅燈光,只見毛皇后引數十個宮人哭至座前索命。睿因此得病。病漸沉重,命侍中光祿大夫劉放、孫資,掌樞密院一切事務;又召文帝子燕王曹宇大將軍,佐太子曹芳攝政。宇為人恭儉溫和,未肯當此大任,堅辭不受。睿召劉放、孫資問曰:“宗族之內,何人可任?”二人久得曹真之惠,乃保奏曰:“惟曹子丹之子曹爽可也。”睿從之。二人又奏曰:“欲用曹爽,當遣燕王歸國。”睿然其言。二人遂請睿降詔,齎出諭燕王曰:“有天子手詔,命燕王歸國,限即日就行;若無詔不許入朝。”
————《三國演義· 第一百十六回》

相關史料

《三國志》
明悼毛皇后,河內人也。黃國中,以選入東宮,明帝時為平原王,進御有寵,出入與同輿輦。
及即帝立,以為貴嬪。太和元年,立為皇后。後父嘉,拜騎都尉,後弟曾,郎中。
初,明帝為王,始納河內虞氏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為後,太皇后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然後職內事,君聽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終者也。殆必由此亡國喪祀矣!”虞氏遂絀還鄴宮。進嘉為奉車都尉,曾騎都尉,寵賜隆渥。頃之,封嘉博平鄉侯,遷光祿大夫,曾駙馬都尉
嘉本典虞車工,卒暴富貴,明帝令朝臣會其家飲宴,其容止舉動甚蚩騃,語輒自謂“侯身”,時人以為笑。[一]後又加嘉位特進,曾遷散騎侍郎。青龍三年,嘉薨,追贈光祿大夫,改封安國侯,增邑五百,並前千戶,謚曰節侯。四年,追封后母夏為野王君
注[一]孫盛曰:古之王者,必求令淑以對揚至德,恢王化於關雎,致淳風於麟趾。
及臻三季,並亂茲緒,義以情溺,位由寵昏,貴賤無章,下陵上替,興衰隆廢,皆是物也。魏自武王,暨於烈祖,三後之升,起自幽賤,本既卑矣,何以長世?詩云:“絺兮綌兮,淒其以風。”
其此之謂乎!
帝之幸郭元後也,後愛寵日弛。景初元年,帝游後園,召才人以上曲宴極樂。元後曰“宜延皇后”,帝弗許。乃禁左右,使不得宣。後知之,明日,帝見後,後曰:“昨日游宴北園,樂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殺十餘人。賜後死,然猶加謚,葬愍陵。遷曾散騎常侍,後徙為羽林虎賁中郎將、原武典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