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恕

寬厚;明察 譯文講信用不是發自內心,即使有人質也是沒有用的 說的是:誠信如果不是出自內心,單憑交換人質是無益的。

解釋

明恕
明信寬厚;明察寬大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雖無有質,誰能間之!

出處

———《左傳·隱公元年

譯文

講信用不是發自內心,即使有人質也是沒有用的 能懂得將心比心地辦事,並用禮來約束,雖然沒有人質,又有誰能離間他們呢?

典故:

這是《左傳》描寫隱公三年,周鄭兩國國君為維護各自的利益以交換兒子作為“誠信”,但是,由於各自目的使然,最終“撕票”的故事。說的是:誠信如果不是出自內心,單憑交換人質是無益的。心地光明,互相了解;寬厚相待,彼此體諒,照這種精神行事,再以禮義相約,縱然沒有人質,也可以實現“誠信”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