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詩歌]

明州[詩歌]
明州[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以鄮縣、鄞縣、句章縣設鄞州,治鄮(mào)縣(寧波市鄞州區鄞江鎮)。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鄞州。

明州江亭別段秀才

唐李頻

離亭向水開,時候覆蒸梅。
霹靂燭燈滅,蒹葭風雨來。
京關雖共語,海嶠不同回。
莫為蓴鱸美,天涯滯爾才。
地名簡釋明州,始置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州治在小溪(今鄞州區鄞江鎮),統轄鄮、奉化、慈谿、翁山(今舟山市)四縣。唐長慶元年(821)州治遷三江口。宋紹熙五年(1194)改明州為慶元府,元代稱慶元路。明滅元後因“慶元”之故,復稱為明州府。太祖洪武九年(1376)以明州的明字與國號同而改為寧波府。
注 ① 段秀才:未詳。

② 時候:時令氣節。蒸梅:悶熱的梅雨天氣。

③ 蒹葭:蘆葦。

④ 京關:京城。

⑤ 海嶠:沿海山地。

⑥ 蓴鱸:蓴菜鱸膾的簡稱,《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歸。”後因作思念家鄉的典故。

送李子儀知明州

宋 王安國
兒童劇戲甬東天,一別侵尋二十年。
海岸樓台青嶂外,人家簫鼓白鷗邊。
哀容愁問州民事,勝概欣逢太守賢。
為我剩題蕭散句,還聞鳳沼待詩仙。
注 ① 李子儀:山東滄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宋元豐(1078—1086)進士。

② 劇戲:嬉戲。

③ 侵尋:漸進。

④ 勝概:勝景;優良的環境。

⑤ 剩:更。蕭散句:蕭灑閒散的詩。鳳沼:亦稱鳳池、鳳凰池,魏晉南北朝時中書省所在之地。後因以代指中書省或宰相的典故。韓愈《酬王舍人雪國見寄》:“為有詩仙鳳沼來”。

送杜子問歸明州

明 連鳳

未酬行道志,抱道復東歸。
老入江湖鬢,寒深雨雪衣。
客程煙樹晚,鄉夢海魚肥。
所恨交情淺,臨岐別語稀。
注 ① 杜子問未詳。

② 行道:創建事業;追求仕途。

③ 江湖鬢:飽經滄桑的鬢毛。

④ 淺:時間不久

明州歌

明州歌

明 李濂
鮚嶺蛟池空復春,越王宮殿已飛塵。
踏船莫唱明州曲,一闋“明州”愁煞人。
注 ① 鮚嶺:在奉化鮚埼。

② 蛟池:蛟川,在鎮海。

③ 越王宮殿:寧波一帶古時為越國地。

④ 闋:曲。

憶明州皈依長老

憶明州皈依長老
清 僧八指頭陀
太白峰前聽法回。寒梅二十度花開。
何時七塔橋邊寺,重禮明州布袋來。
注 ① 七塔橋邊寺:七塔寺。

② 禮:膜拜。舉手加額,長跪而拜。布袋:契此,號長汀子,五代奉化人,奉化岳林寺僧。常攜一布袋入市,見物則乞,人稱布袋師,亦稱布袋和尚。能臥雪不沾,示人吉凶必驗。今寺院天王殿所供彌勒佛菩薩,即為布袋和尚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