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明安圖鎮附近的草原上的國家天文台明安圖觀測基地。基地內安裝的射電頻譜日像儀,由100面白色的拋物面天線組成。這些天線中心對準太陽,接收太陽射電輻射,而後經儀器分析解讀,呈現出直觀影像。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是2008年9月9日在明安圖天文基地開始部署的觀測設備,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由40面4.5米口徑天線和60面2米口徑天線組成 。 2018年8月12日15時31分,“帕克”太陽探測器從美國發射升空。中國草原“天眼”——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將與‘帕克’太陽探測器之間實現同時分析、雙向印證、互相補充。

位置環境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安裝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明安圖鎮。明安圖鎮是中國清代傑出蒙古族天文學家明安圖的故鄉,具備良好的無線電環境,能滿足頻譜日像儀的觀測研究條件。

發展經過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

2008年9月9日,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在明安圖天文基地部署。

台北時間2018年8月12日15時31分,“帕克”太陽探測器從美國發射升空。“帕克”太陽探測器的計畫任務期為7年。在此期間,隨著新設備投入使用,中國草原“天眼”——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將更加強大,成為地球上觀測能力最強的專用太陽射電頻譜成像設備,這意味著兩者可以進行更多太陽觀測的科研互動 。

設備組成

草原天眼測蒼穹 草原天眼測蒼穹

明安圖射電頻譜日像儀由40面4.5米口徑天線和60面2米口徑天線組成,100面天線分別組成分米波和厘米波兩個射電綜合孔徑陣列。

建設意義

頻譜日像儀一旦建成,將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實現在厘米-分米波段上同時以高空間、高時間和高頻率解析度的探測,首次形成太陽能量初始釋放區的瞬間“三維”觀測,類似於給太陽做快速CT,相對於當前給太陽照X光的儀器具有很大進步,將填補太陽物理研究中日冕物質拋射射電成像觀測的科學空白,對於太陽耀斑物理和空間天氣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揭示太陽活動中的能量釋放和粒子加速等基本物理過程,研究太陽活動及其對日地空間環境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發揮重要作用 。

無論從觀測範圍,還是從具體的科學任務,中國草原‘天眼’都將與‘帕克’太陽探測器之間形成科研互動,雙方的觀測數據可以實現同時分析、雙向印證、互相補充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