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陸軍講武堂舊址

昆明陸軍講武堂舊址

在近代雲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聯合大學,“武”指昆明陸軍講武堂。 正因為如此,曾經是昆明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後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朱德,稱昆明陸軍講武堂是“革命熔爐”。 創辦於近一個世紀前的昆明陸軍講武堂,直到今天遺址尚存,並且於1988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昆明陸軍講武堂舊址在昆明市翠湖西承華圃。創辦於1909年,至1928年共辦19期,畢業學員達4000餘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騎、炮、工四個兵種。第15期還招收歸國華僑和朝鮮、越南等國留學生。教官多數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是我國最早的培養新式陸軍軍官學校之一。今保存的講武堂主體建築為走馬轉角樓式的二層磚木結構,東、南、西、北四樓對稱銜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約1.44萬平方米。東、西樓各長約119米,寬10米;南、北樓各長約116米,寬7米,高均約12米;南樓中部的閱操樓高約115米,寬13米,規模宏大。清朝創辦講武堂目的在於撲滅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但教官與學生中有不少是同盟會會員,使該校成了當時雲南革命力量的搖籃,在推翻清朝統治的雲南辛亥重九起義和粉碎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首義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歷屆畢業生中,有些後來成為傑出的無產階級軍事家,如第3期丙班的朱德和第15期的葉劍英、周保中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近代雲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聯合大學,“武”指昆明陸軍講武堂。前者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後者培養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革命家。正因為如此,曾經是昆明陸軍講武堂的學員,後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朱德,稱昆明陸軍講武堂是“革命熔爐”。
創辦於近一個世紀前的昆明陸軍講武堂,直到今天遺址尚存,並且於1988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就是位於昆明城中心、著名風景區翠湖西岸承華圃這塊土地上,現今還存在著一幢米黃色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的二層建築。由東、西、南、北四座樓房組成,各樓對稱銜接,並設有通廊,樓端各設拱券門一道。占地面積1390平方米。主樓西南尚存有大課堂(禮堂)和兵器庫一幢。南樓中部設閱操樓,高約15米,寬13米。樓前即當年寬大的操場,不亞於兩個足球場面積,不過今天已為雲南省科技館等高大的建築所替代。然而,歷經百年風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長120米、寬10米的四座走馬轉角樓的樓房,不僅平添幾分古色古香,也顯現了講武堂當年的雄宏氣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