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華亭寺

昆明華亭寺

華亭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華亭山腰。華亭寺雖然坐落在半山當中,但地勢平坦,茂林修竹,翠竹蒼松,曲徑通幽,極為雅致。

昆明華亭寺簡介

華亭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山華亭山腰。由碧嶢精舍向南斜登上徑,上華亭山,修竹蔽天,松蔭夾道,在茫茫林海當中,一座飾以丹青的樓亭掩映在松柏林間,這便是著名的華亭寺門戶——鐘樓,清徹的鐘聲在山間迥盪,使人“披尋得古寺,小坐收眾清”之感。

追溯華亭寺

華亭這個名稱,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理國時代。相傳鄯闡侯高智昇曾於公元1063年在這裡修建別墅,到了他的後人高賢時,便給這座山命名華亭,從此這裡一直是高氏家族游宴的地方。
延祐七年(1320年),高僧玄峰在此結茅庵修行。至治三年(1323年)募化修建大光明殿,供毗廬遮那佛及十二圓覺菩薩,其後幾年間,玄峰苦心經營,又募建大山門及兩廊兩廡,規模逐漸增大,《啟建華亭山大圓覺禪寺碑》說:到1334年,“其方丈、浴塘、香皰、座癝、圓匭、磬函,靡不完奮,彩飾丹堊,欄循台榭,菀辟垣墉,悉皆縝密”。此時稱圓通寺。元至元五年(1339年)。玄峰和尚親往江南,請回《大藏經》一部,計有1465函,在圓覺寺建多寶殿貯藏。玄峰苦心經營二十餘年,將圓覺寺建成一所初具規模的禪宗寺院。
從前的圓覺寺,曾幾度荒蕪,又幾度重修。明景泰四年(1453年),朝延派駐雲南的太監黎義曾修圓覺寺,陳宜《敕賜華亭寺碑記》載:“拓其址而弘其規則。”經過重修,“中為大光明五光佛殿。後為佛華寶閣,殿之左右為清隱殿、僧堂、齊堂、方丈、僧寮、設像崇嚴,彩繪鮮麗”。至“天順間,欽賜名曰華亭寺”。
華亭寺殿宇共分三層,規模宏偉,布局謹嚴,左倚臥佛、太華山峰,右傍玉案、碧嶢諸岫,前對滇池。站在寺前極目遠望,四周群山層巒盡在目下;每當晴空萬里之際,水天一色,一碧萬頃的湖水把湖畔的群峰照映得更加崢嶸秀麗。明嘉靖年間楊升庵應寺僧德林的請求留下了一副膾炙人口的對聯“一水抱城西,煙靄有無,掛杖僧歸蒼茫外;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近人宋禾章將聯語引申成兩首絕句,其一“一水瀠西又抱城,有無煙靄澗邊生。白雲深處蒼茫外,時見僧歸掛杖橫。”其二“流丹閣下朝群峰,一雨一晴異淡濃。應是米家胸里有,倚欄人在畫圖中。”
華亭寺雖然坐落在半山當中,但地勢平坦,茂林修竹,翠竹蒼松,曲徑通幽,極為雅致,在寺院的大門外,還掛有這樣的一副對聯。“繞樹千章,松蒼竹翠;出門一笑,海闊天空。”
華亭寺因為是古老的叢林巨剎,前人題詠頗多,其中清許湜的一首五言古風《游華亭寺》曾馳譽於詩壇:“十年懷勝游,斯晨遂獨往。攝衣逾崇岡,林巒信藤杖。颯颯萬壑聲,秋風送奇響。松杉蔽天光,一逕入森爽。旭日耀金碧,精藍隱深廣。十步已三休,高登境彌敞。老僧四五人,逍遙石苔上。指顧亂雲中,滇城大於掌。下視昆明池,晶晶儼盆盎。豁然眼界寬,萬象羅府中。無物翳青天,決眥盡蒼莽。”
在華亭寺北面的碧嶢山的山腰,還有聶耳墓,墓前立著1954年鐫刻的墓碑,上面有郭沫若書題的碑銘“人民音樂家聶耳之墓”。
據《接雲居山真如寺法卷》載,華亭寺傳承法係為溈仰宗。寺內現有僧舍利塔十三座,最著名者為“虛雲舍利塔”;寺內還供奉僧舍利子一粒;另有明、清、民國、現代歷朝碑刻十塊,珍藏乾隆皇帝御賜《龍藏》一部。寺內有石雕青獅白象,是佛教祥瑞徵兆,即“青獅獻瑞,白象呈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