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菸

旱菸

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煙製品。將多種曬煙經回潮壓片切絲而成。也有將單種曬煙研碎而成的。

基本信息

菸草學

菸葉質量

農村人抽的是自家產的菸葉,把這種煙叫旱菸。種的時候,上一些牛糞、驢糞之類的肥料,長出的菸葉,沒有化學物質污染,絕對的綠色食品。菸葉長成了,採摘下來,幾個葉子一捆,涼曬乾,不需要其他加工和炮製,等吃的時候,用手把乾菸葉揉碎。吃煙不說檔次,說“軟硬”。煙的軟硬不是物質的柔軟與堅硬,是吃煙人對煙的一種感覺,或者說是煙的某種含量對人感官的一種刺激。煙一上口,一下子就能感覺出來,立馬會說:太軟了,或者太硬了。給人的感覺是:硬煙有點嗆,軟煙不嗆,過於軟的煙還帶點草腥氣。

抽法

(圖)捲菸捲菸

旱菸一般有兩種抽法:用薄點的卷著吃,或者用煙鍋吃。紙在農村是緊缺貨,吃煙的紙不專門去買,用舊報紙或者學生用過的作業本。農村人不識字,把學生正用的作業本,裁了捲菸吃,孩子鬧騰著不上學,一把鼻涕一把淚,讓人哭笑不得。用煙鍋吃煙,不用紙。煙鍋由煙鍋頭、煙鍋桿、煙鍋嘴三部分構成,頭一般是圓形,銅質或鐵質,耐火。這是裝菸葉的地方,鍋壁不薄不厚,裝的菸葉不多不少。鍋頭上帶一個脖子,與鍋頭連與一體,脖子內部有細通道,通著鍋內壁底。煙鍋桿為木質,有長有短,內部有煙道,一頭接煙鍋頭,一頭接煙過嘴。煙鍋嘴有玉石的、有瑪瑙的,做工精緻。

隨身帶煙鍋和菸袋,出門方便,想啥時吃煙啥時就吃,長煙鍋還能防身打惡狗。是說用紙卷著吃,捲菸是一個手藝活,雖說吃旱菸的人都會卷,但太麻煩,有時還沒有捲菸的紙。說來一鍋子就是用煙鍋裝菸葉吃,非常方便。家家戶戶都備有菸葉,揉碎用紅柳條編織的笸籃或其他用具裝著,擺放在土炕、或者桌子上,用來自己吃和招呼人。

設定

用煙鍋吃煙,也體現一種權威。特別是用長煙鍋吃煙的人,一般是一家之主,這種人,在隴東被稱為掌柜的,見過掌柜的訓斥人,或者給人調解糾紛說理,說到激動處,會把煙鍋當成一種道具,陰著臉、嘴裡唾沫星亂濺,在炕沿上使勁敲煙鍋。也見過掌柜的把煙鍋當成教育小孩的“武器”,小孩不聽話,訓斥聲未到,頭上早挨了一煙鍋,護著頭,呲牙裂嘴,不敢喊痛。

幾尺長的煙鍋,比胳膊還長,裝菸葉、點火自己夠不著,要靠別人伺候。

旱菸是慢性毒品,中毒深,菸癮大,多數男人長年的“工作”就是勞動、吃飯、吃煙。幹活累了,吃煙,解乏,飯吃飽,吃煙,助消化,瞌睡了,吃煙,提精神……忙了也吃,閒了也吃,幾個曬暖暖一起吃煙,冒起的煙像個煙囪。他們把商店賣的香菸不叫香菸,叫紙菸,他們不吃紙菸,嫌太貴不實惠。他們不吃紙菸,卻羨慕別人吃紙菸。

歷史

據說烤菸葉原產於美洲明朝萬曆年間由菲律賓傳入台灣福建種植。逐步擴大遍及全國各省及內地。

吸食旱菸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方式。手持一桿旱菸槍吧嗒吧嗒吸上一氣,看吸菸人的神態真是飯後一袋煙快活似神仙。

煙桿有長短之分。長桿有紫竹、點點斑痕的湘妃竹,有紅木酸枝木等竹木材料做成,考究的煙桿上有絞絲雕花。菸嘴有白銅.玉石.翡翠.瑪瑙做成,像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紀大菸袋和電視劇“大宅門”白家七老爺兩人都手持一根長長的旱菸槍,尤其紀曉嵐御賜的金煙桿更是成為一種顯示身份的象徵。

象徵

普通勞動人民則用一根短竹竿布做一菸袋插在腰間,勞動之餘以便隨時能吸上解乏,號稱“短槍”。解放前蘇北地區比較出名的旱菸店如黃橋“老寶成”。新四軍東進時發津貼就曾用黃橋旱菸計價每人貳倆,故黃橋的旱菸和黃橋的燒餅一樣齊名。

如皋也有一家出名的旱菸店,店號“乾之泰”位於原如皋縣政府西首朝南約80米,老一輩的如皋人無人不曉,“乾之泰”煙店是一家自產自銷、前店後作坊式的旱菸店,前後共有店房、庫房、作房100多間,有店員、做煙師傅、學徒20多人,一進店堂長長的木櫃檯,貨架上堆滿了各式包裝的整整齊齊的旱菸包,大包重1斤,小包1-2倆,煙有上、中、下等級之分,有一種專供女士太太吸食的取名“裴氏”的極品旱菸,該煙色澤金黃.細如髮絲.狀如肉鬆,取名“裴氏”,有貶諷戲劇“玉堂春”中毒殺親夫嫁禍蘇三的裴氏當剝皮抽筋千刀萬剮燒成灰之意。

品牌

“裴氏”煙的製作極其考究,選用廣東產的叫“虎皮皺”菸葉,該菸葉大似蒲扇葉質厚上有天然斑紋,去其煙筋時手上粘有煙汁不易洗去,菸葉色澤金黃有特有的煙香氣,製作時拌有白糖熬棗兒湯汁,刨煙時用的刨煙的鐵刨子的刀具要求手指摸不到刀口,據刨煙的老師傅講裴氏煙做煙胚時比石頭還硬,用手指甲夾不動,沒有一、二十年以上刨煙歷史的老師傅是刨不出細如髮絲的菸絲的。

“裴氏”煙點燃後有一股甜絲絲的煙香氣味,是一種供太太們消遣的奢侈品,包成禮品包時印有大紅描金金字招牌,一是好看顯得貴重,二是做廣告宣傳,專供達官貴人送禮之用。

用途

——莖、葉均可提取菸鹼蘋果酸、檸檬酸;葉經調製後可制捲菸、雪茄菸、菸絲等。

——莖、葉碎屑可制殺蟲劑。

——菸草是我國重要經濟作物之一,是外貿、輕工業、醫藥等方面的重要物資、原料。

栽培

栽培旱菸一般用種子繁殖、移苗育株的方法,故分苗床期和大田期兩個階段。
1、苗床期
選好育苗床地,做畦,使足底肥,灌足底水;精選良種,消毒、催芽;適時播種,覆蓋塑膜,加強管理(噴水、追肥、間苗、定苗、煉苗等)。
2、大田期
栽植地整地、施肥、起壠;選苗帶土移栽,合理密植;保持濕度,防治病蟲害;松壤除草,適時追肥;控制徒長,打頂抹杈,及時採收。

危害

菸草的根、莖、含菸鹼,譯稱“尼古丁”,是一種無色或黃色揮發性油狀液體,可與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尼古丁使動物神經先興奮後麻痹,可做殺蟲劑,能防治蚜蟲、虱等,一般可直接用菸草莖葉泡水噴灑。應特別注意的是尼古丁對人、畜毒力很強,一支紙菸內提取的尼古丁注射於一頭成年公牛足以使其斃命。吸菸過量可致血管損害,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也可能誘發肺癌。青少年正在發育時期,應杜絕吸菸。

詞語學

基本信息

拼音:hàn yān

注音:ㄏㄢˋㄧㄢ

◎旱菸 hànyān

[tobacco(smoked in a long-stemmed Chinese pipe)]裝在旱菸袋裡吸的菸絲或菸葉

詳細解釋

釋義:亦作“ 旱菸 ”。一種用旱菸袋抽吸的菸草製品。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稅則》:“查旱菸、水煙、皮絲、浄絲、黃條、青條各種,歲銷數十萬箱,亦可謂鉅矣。”

【示例】:茅盾《官艙里》:“老先生笑迷迷地說,一手從那橡皮荷包里掏出旱菸絲來,慢慢捏成一小團,裝進了菸斗。” 楊朔 《征塵》:“車夫們圍著一架賣甜酒的擔子,蹲著,抽著旱菸。”

文化

吸菸有害健康,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在香菸產生以前,旱菸是主角(旱菸是相對水煙來說的)。起初,菸草有很大的實用性:南方驅蚊蟲(蛇),北方取熱量。公共的是個體或群體的消遣(因為當時的文化生活少)。

1、助興材料:喜事時吸根煙,同樂;

2、驅愁材料:煩心事來了,吸根煙,驅趕愁悶;

3、消遣材料:沒事幹,乾什麼?吸根煙;

4、交際工具:求人辦事,遞根煙,過去是禮節(現在有的地方還在保留)。

在東北及內蒙古等地,旱菸主要是關東煙,關東煙中最強勁的是“蛤蟆癩”(煙的品種之一)。這裡的旱菸衍生的文化極其強烈。

1、煙口袋、煙荷包:愛情信物;

2、裝菸袋:訂親或新媳婦認親,都要給長輩裝菸袋,長輩還要給“裝煙錢”;

3、孝順煙:晚輩串門,要給長輩敬煙,以示孝順;

4、迎客煙:家裡來客人要捲菸、裝煙,是禮節;

5、禮節煙:買上好煙,送朋友。

送禮煙,要自己或請別人品嘗好,一定要上乘的,因為關東人最反對要火煙:1、頂著風;2、衝著燈;3、不支聲。

說全了是“頂著風、衝著燈,人家說話別支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煙要火”(就是煙質量不好,總愛滅)。要火的煙,只能頂著風,風一吹就不滅;衝著燈,就是對著煤油燈,滅了隨時點著;人家說話別支聲,說的還是要火,你要不停一直抽,人家說話你一插嘴,煙就滅了。

煙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沉澱著文化的烙印。文學、繪畫等藝術作品中,有大量的湧現。但煙雖小,但在文化藝術上用的不當就出現不和諧。比方說,我們畫一幅毛澤東或鄧小平的畫像,手中掐著菸捲(旱菸叫喇叭筒)就自然,文化合拍。如果為新幾屆領導人畫像,叫他們手中掐著菸捲就不合時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