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恐慌症

早戀恐慌症:恪守男女界限少年更易出問題。“早戀”會引發性行為,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人們一直想當然地信奉這個假設,而且在傳播中造成“三人成虎”的局面。

產生原因

中國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缺失,造成教育缺失的原因是大眾對於性教育的認識存在著很多誤區:一方面,擔心性教育會導致性泛濫,雖然這一點已經被國內外的科學研究證偽;另一方面,認為性是人的本能,可以無師自通。

現象

2010年在全國195個地方,對14~17歲的少男少女(包括不在學校里的)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卻發現了人們通常意想不到的一些情況。

早戀的實況

有50%的少男和35%的少女,已經愛上過一個異性。已經有確定的戀人的,在少男和少女之中都約占14%。

早戀早戀

此外,有33%的少男與29.1%的少女已經有過單相思的經歷;在少男中有29%的人,在少女中有24%的人已經失戀過了。

專一的“早戀”

在少男中,已經真的性交過的人占13%,極大可能有過的占15%。在少女中,確實有過的占8%,極其可能有過的占12%。

“亂愛”與“瞎專”

人們即使不怕少女“早戀”,肯定怕她們“亂愛”。統計分析發現:如果少女曾經愛過兩個或者更多的男性,那么她們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反而比其他少女減少99%。同樣,少女只要不是僅僅愛過一個男性,那么性行為的可能性就降低89%。

這就是說,少女的性行為不是來自“亂愛”,而是出於“瞎專”。因為既然她們對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矢志不渝”,就已經準備好“從一而終”,那么“以身相許”也就順理成章。反之,少女愛得越多,鑑別男人的能力就越強,自己的選擇能力也越強,不會馬上就在一棵樹上吊死。

現象分析

一、在少年的異性友誼如此普遍的環境中,那些恪守“男女界限”、拒不交往異性的少年才是少數派,才更有可能“出問題”。“打壓早戀”屢戰屢敗,迫使中國的成年人(尤其是家長和老師),只能退守到最後的防線:只要沒有“真正的性”,那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二、少男對於異性交往的知識越多、越是贊成在學校中開展性教育、在調查之前的一年中談論愛情(而不是談性)的次數越多,那么,他們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少男愛上僅僅一個異性,如果他愛上的異性中,只有一個後來成為他的戀人,那么他們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是說,少男的專一的愛情不僅不是性行為的推動力,反而是抑制力。

三、調查發現,如果少女沒有失戀過,那么她們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就降低87%。反之,痛徹心扉的失戀,則會使得這種可能性劇增71倍之多。這是因為,那些嘗過失戀之苦的少女,更加容易用發生性行為來維繫或保障再一次的愛情關係。因此,既然社會不可能阻止少女戀愛,更無法預防她們失戀,那么社會就應該努力去減少那些造成少女痛苦的失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