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

野村綜合研究所正式成立於1965年4月,創始人野村德七早於1906年設立野村公司調查部。該研究所是此基礎上發展變化而成的。研究所被稱為“典型的日本研究機構,研究內容與主要課題與美國蘭德公司相似,素有日本的蘭德公司之稱”。

野村綜合研究所正式成立於1965年4月,創始人野村德七早於1906年設立野村公司調查部。該研究所是此基礎上發展變化而成的。研究所被稱為“典型的日本研究機構,研究內容與主要課題與美國蘭德公司相似,素有日本的蘭德公司之稱”。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

簡介

野村綜合研究所正式成立於1965年4月,創始人野村德七早於1906年設立野村公司調查部。該研究所是此基礎上發展變化而成的。研究所被稱為“典型的日本研究機構,研究內容與主要課題與美國蘭德公司相似,素有日本的蘭德公司之稱”。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不僅是日本規模最大、具有很高社會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所,而且也是世界上極富盛譽的思想庫,在世界智囊團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研究所設有以研究為主的鎌倉總部和以調查為主的東京總部,有“雙頭雕”之稱。在紐約、倫敦、香港、巴西等地設有分支機構。野村綜合研究所註冊資本金186億日元,擁有4400多名員工。

歷史

六十年代,思想庫在日本紛紛興起。1965年4月1日,日本的野村證券公司,參照美國斯坦福研究所的體制,在公司里設立了日本代表性的思想庫——野村綜合研究所。
野村證券公司的創始人野村德七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企業家,他定下了三個信條:
(1)與委託者共同發展;
(2)向海外發展;
(3)重視與前兩條有關的調查研究。
他提出的口號是"調查是繁榮企業、向海外進軍的保證",於是早在1906年他就設立了野村公司調查部。1946年在野村證券公司成立40周年之際,調查部內又增設了技術部。60年代初,為了解決日益增多的受企業、公司、政府部門委託的研究課題,調查部提出了借鑑外國思想庫經驗、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研究的思路。隨後調查部便擴展為野村綜合研究所,並與野村證券公司業務相對分離。1980年該所的經濟收入達76億日元,已經真正實現經濟上的獨立;1986年該所的經濟收入達12O億日元;1988年它的資產達到了20億日元,雇員總數也上升為1762人;而到1998年它的資產劇增為101億日元,產值1335億日元,已經於2001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網址

野村綜合研究所網站網址:http://www.nri.com/ 日文
野村綜合研究所網站網址http://www.nri.com.cn/ 中文

負責人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最高負責人是佐伯喜一,他是國際知名的戰略問題專家,曾經擔任過日本防衛廳研修所所長,同時,他還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理事。該所發表的《二十一世紀的課題》的總論部分就是由他本人親自主持撰寫的。

任務

野村綜合研究所雖然是以民間研究所的名義出現,但是,它的研究實力和雄厚的研究人員使它遠遠超過了它的名稱,它現在主要接受政府、國內外各大企業和社會團體委託的重大研究課題,為委託方提供智力支持和研究成果,其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大到國家的目標戰略、能源對策,小到超級市場的設計規劃,都是它研究的領域。
儘管日本各種思想庫很多,但是,野村綜合研究所還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智庫。

公司編制

野村綜合研究所總部設在日本的神奈川縣鎌倉市,下設東京、鎌倉和研究開發3個本部。各個本部又分別設定了12個研究部門。
1.東京總部。主要工作是圍繞證券業務的調查研究,調查對象是日本以及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金融、產業活動,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行情等。
2.鎌倉總部。下設經濟研究部、經營計畫研究部、社會體制研究部、國際研究部、生物科學研究部五個分部,負責國內外政府、公共團體、產業企業的委託研究課題。
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兩個總部內的研究部門的名稱經常隨著研究方向的變化而改變,五年左右往往就面目全非,這也是為了使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各項研究始終處於前沿位置。
在1979年設立了所長直屬的專門的政策研究部,以科學技術、國際金融、產業結構為主要研究對象。鎌倉總部設在神奈川縣鎌倉市,它每年委託項目的收入達10億日元以上。

為了貫徹向海外發展的方向,配合日本經濟對外發展的需要,它還設立了許多國外機構。野村紐約辦事處調查研究如美國的經濟、證券市場、企業經營管理等。野村倫敦辦事處正是利用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又是世界情報的集散地這種有利條件,收集歐洲和中近東的政治、經濟情報。野村香港、新加坡、上海辦事處和巴西野村綜合研究所的設立,反映了日本對東南亞、中南美等地區政治、經濟情勢的關注,力圖為日本國際投資打開局面。此外它還設有自己的圖書館,藏書20餘萬冊;還建有自己的"信息銀行",專門收集日本經濟、產業方面的情報資料。

公司性質

野村綜合研究所是以民間思想庫的面目出現的營利性、企業性的諮詢機構,它廣泛接受政府、國內外企業和社會團體以及政治家委託的研究諮詢課題,收取相應的諮詢服務費。
野村綜合研究所擁有自己的圖書館,出版《財界觀測》、《野村周報》、《經濟季報》、《經濟評論》等刊物。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大到國家戰略,小到出租汽車,既有社會科學,又有自然科學,也有社會實際問題。主要研究內容為經濟、金融、股票。該所接受政府機關,地方公共團體或民間企業的委託研究,軍事戰略研究只是它的一部分。

公司人員構成

野村綜合研究所是日本規模最大、研究人數最多的思想庫。1980年,該所職員約為500人;研究人員260人,其中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專業研究人員為135名,自然科學的專業研究人員為125人。1989年,野村綜合研究所的常勤職員數增加到589人,研究人員數為330人(均為男性),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專業人員與自然科學專業人員的比例為5:4,分別為184人和146人。這一段時期。野村綜合研究所規模和人員相對比較穩定,變化不大,但進入90年代以後,規模和人員擴大很快。1995年底已經有常勤職員2900人,研究人員850人,成為日本思想庫中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它的研究人員都是經濟行政管理、貿易以及工程學、醫學、信息工程學、環境學等領域的專門人才。研究人員分研究員、副主任研究員、主任研究員、理事等幾級,一般30歲以上就可以擔任副主任研究員,再經歷10項研究課題,通過理事、副總經理等領導的面試考核,就可以升任主任研究員,獲得與外界接洽、帶領課題組的授權。
野村綜合研究所對研究人員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需要具備"五大能力",即:有"研究能力",擅長調查研究;有"洞察能力",善於發現問題;有"服務能力",同委託客戶進行交涉;有"合作能力",與同事合作;有"應變能力",適應環境變化及時調整課題。

公司經營策略

為了適應新的發展環境,野村綜合研究所近期調整了其經營策略,向廣大顧客提出了兩點承諾:
(1)"最好的導航"(Best Navi-gation),即利用野村全球信息網路,細緻分析與研究,對經濟發展、產業和社會變革進行中立的、全面的判斷;
(2)"最佳的解決方案"(Best Solutions),即適應顧客的現實需要,採用適應社會變化的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方法論,特別是在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方面,提供切實可用的全套解決辦法。其最終目的在於使顧客達到"完全滿意"(total satisfacti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