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家族法

日本國際家族法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平裝: 28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2030499
條形碼: 9787562030492
尺寸: 21 x 15 x 1.1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笠原俊宏 譯者:李旺 編者:辛崇陽
笠原俊宏,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197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學院。現任東洋大學法學院教授,東京第二律師會所屬律師。
主要著作:《國際私法立法總覽》(富山房1989年版),《法例評釋》(合著,學陽書房1984年版)等。

內容簡介

《日本國際家族法》的目的主要是將現在的國際私法的主要論點加以歸納總結,同時在《日本國際家族法》當中到處都有我個人的觀點。通過對我個人的觀點正確與否的分析,以期待平成2年(1990年)1月1日起實施不久的新《法例》得到正確的解釋和運用。如果能得到諸位的指教對於本人來講是非常榮幸的。
《日本國際家族法》的主要著眼點在於揭示國際家族法的概況,所以並不要求對學說、判例進行詳細的引用。即使是引用的,也多只是作了簡略的記述。所以,它們的出處就省略了。這次隨著平成11年(1999年)法律第151號《關於修改民法的一部分的法律》的實施,《法例》中的一部分用語也作了相應的修改,《日本國際家族法》中對此也作了相應的修正。同時在這次出版時重新改寫了最後一章,並對全體內容也作了若干的修訂。

目錄

譯者序
中文版著者序
前言
序言 國際家族法總論
一、國際家族法的意義
二、國際家族法的範圍
三、屬人法理論
四、婚姻家庭法中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法理
附註《法例》的修改
第一章 國際私法的構造(一)
一、緒論
二、法律關係定性(識別)的意義
三、法律關係定性的新動向
四、法律關係定性和連結的多元化
附註 法律關係定性當中的實體和形式
第二章 國際私法的構造(二)
一、連結的形態
二、連結概念的確定
三、實效的國籍理論
四、法律規避論
附註1 日本國籍的原始取得
附註2 經常居所的認定標準
第三章 準據法的指定
一、多法域國家法的適用
二、存在人際法律衝突的國家法的適用
三、反致主義的根據
四、擇一性連結和反致
五、隱蔽性反致的理論
附註1 離婚的準據法和反致
附註2 反致的限制
第四章 準據法的適用
一、外國實體法的解釋及適用
二、外國實體法的欠缺
三、外國實體法內容的不明
四、排除外國法的適用
五、國際私法上的先決問題
附註1 公序條款的適用標準
附註2 補充性連結
第五章 婚姻(一)
一、國際婚姻法概述
二、婚姻成立的實質要件
三、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
四、婚約的準據法
附註1 同伴關係的準據法
附註2 日本人條款
第六章 婚姻(二)一
一、婚姻的身份效力
二、《法例》第14條的解釋
三、婚姻的財產效力
四、《法例》第15條的解釋
附註1 “自由結合”的法律效果
附註2 適應問題
第七章 離婚
一、國際離婚法概論
二、離婚準據法的適用範圍
三、《法例》第16條的解釋
四、涉外離婚方式及機關
五、分居的準據法
附註1 離婚撫慰金的算定標準
附註2 離婚的方式
第八章 父母子女關係(一)
一、國際父母子女關係法概要
二、婚生父母子女關係的成立
三、非婚生父母子女關係的成立
四、準正的準據法
五、收養關係的成立
六、確定父母子女關係不存在的準據法
附註1 婚生子女的否認
附註2 收養人本國法主義的根據
第九章 父母子女關係(二)
一、父母子女間法律關係的範圍
二、《法例》第2l條的解釋
三、父母子女關係和給付請求
四、國際性爭奪子女
附註 父母子女的會面交涉
第十章 監護和保佐
一、國際監護法緒論
二、《法例》第24條的解釋
三、和父母監護準據法的適用關係
四、與監護開始準據法的適用關係
五、保佐的準據法
六、關於監護的海牙公約
附註 自然人法概要
第十一章 扶養
一、國際扶養法概論
二、《關於扶養義務的準據法的法律》
三、夫妻之間的扶養
四、父母子女間的扶養
五、旁系親屬之間以及姻親之間的扶養
附註 離婚後的扶養
第十二章 姓氏
一、國際姓氏法概論
二、夫妻的姓氏
三、子女的姓名
四、姓名的變更
五、姓名和戶籍
附註 國際戶籍委員會的《慕尼黑公約》
第十三章 法定繼承
一、國際繼承法概述
二、《法例》第26條的解釋
三、繼承人不存在時的問題
附註1 繼承的準據法和當事人意思自治
附註2 繼承案件當中的先決問題
第十四章 遺囑
一、國際遺囑法概論
二、《法例》第27條的解釋
第十五章 國際裁判管轄權
第十六章 外國判決的承認和執行
第十七章 國際私法的現代課題
第十八章 國際婚姻家族法的展望
第十九章 日本人的涉外婚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