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方四島問題

日本北方四島問題

北方四島是阻礙俄日關係根本改善的核心問題。是關於日本北方四島的主權所屬問題。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 (southern kuriles),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北方四島資源豐富,有“魚類寶庫”之稱。

基本信息

北方四島簡介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俄羅斯稱這四個島嶼為南千島群島(southernkuriles),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northernislands/northernterritories)。北方四島位於北緯43度23分—45度33分、東經145度23分—148度52分之間,東臨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東北面是擇捉海峽,西南隔根室海峽與北海道相望,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千葉縣的面積。
北方四島資源豐富,四島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會之外,從而形成了暖寒流魚類相聚的場所,因此這裡有“魚類寶庫”之稱,當地人曾用“海膽亂滾,螃蟹重疊”來形容這裡水產的豐富。擇捉島和國後島屬於火山地帶,具有豐富的溫泉和地熱資源。

日本北方四島問題

北方四島是阻礙俄日關係根本改善的核心問題。二戰後期,蘇聯為取得戰後在遠東地區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於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並於同日迅速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此前一天,即8月14日,美國把準備發給日本政府的《總命令第1號》先行通知盟國,自行劃分了受降區域,其中規定中國東北北緯38度以北的朝鮮庫頁島,由蘇聯遠東軍最高統帥受降。因為蘇聯的受降區未包括千島群島史達林遂於8月16日電函杜魯門,提出兩點修正,其中之一是要求明確“整個千島群島將由蘇聯占有”,杜魯門同意了蘇聯這一要求,但又宣稱“這些島嶼的處理必須在和約中決定”。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在千島群島登入,並占領了屬於北海道的色丹島齒舞島。1946年2月,蘇聯宣布領有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並將其編入蘇聯版圖。這是北方四島問題的由來。1951年9月8日,美國單方面簽訂了對日和約,蘇聯沒有在和約上籤字,因此蘇日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在1955年的蘇日復交談判中,蘇聯方面曾考慮把北海道的齒舞和色丹兩島移交給日本,但日本堅持要求一併歸還捉澤島和國後島。1956年雙方復交,結束戰爭狀態,但領土問題仍懸而未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鑒於國內的壓力,堅決拒絕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向日本做出讓步,甚至否認俄日之間存在領土問題。雖然雙方領導人就此問題曾多次舉行會晤,俄領導人也表示尊重前蘇聯政府與日本之間就該問題的有關協定,但關於實質性問題雙方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北方領土問題仍然是日俄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

阻礙俄日關係改善

問題由來

二戰後期,蘇聯為取得戰後在遠東地區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於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並於同日迅速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此前一天,即8月14日,美國把準備發給日本政府的《總命令第1號》先行通知盟國,自行劃分了受降區域,其中規定中國東北北緯38度以北的朝鮮和庫頁島,由蘇聯遠東軍最高統帥受降。因為蘇聯的受降區未包括千島群島,史達林遂於8月16日電函杜魯門,提出兩點修正,其中之一是要求明確“整個千島群島將由蘇聯占有”,杜魯門同意了蘇聯這一要求,但又宣稱“這些島嶼的處理必須在和約中決定”。1945年8月18日,蘇軍開始在千島群島登入,並占領了屬於北海道的色丹島和齒舞島。1946年2月,蘇聯宣布領有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並將其編入蘇聯版圖。這是北方四島問題的由來。1951年9月8日,美國單方面簽訂了對日和約,蘇聯沒有在和約上籤字,因此蘇日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在1955年的蘇日復交談判中,蘇聯方面曾考慮把北海道的齒舞和色丹兩島移交給日本,但日本堅持要求一併歸還擇捉島和國後島。1956年雙方復交,結束戰爭狀態,但領土問題仍懸而未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領導人鑒於國內的壓力,堅決拒絕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向日本做出讓步,甚至否認俄日之間存在領土問題。雖然雙方領導人就此問題曾多次舉行會晤,俄領導人也表示尊重前蘇聯政府與日本之間就該問題的有關協定,但關於實質性問題雙方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北方領土問題仍然是日俄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

俄日北方四島問題進程

日本對北方四島的領有關係在1855年就已得到確認。日俄戰爭後,日本占領俄國庫頁島南部。1945年2月美英蘇《雅爾達協定》指出,“庫頁島南部及鄰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同年8月,蘇聯派兵占領了國後、擇捉、色丹和齒舞四島。1946年2月,蘇聯單方面宣布將千島群島、南庫頁島及齒舞、色丹兩島併入蘇聯版圖,日本朝野對此不予承認。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在莫斯科簽訂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締結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交還日本。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政治遺產。
日方認為,俄方利用日本戰敗強占四島是“非法占領”,只有將四島歸還日本後,日本才能與俄簽署和平條約。俄方認為其占領四島是二戰的結果,改變這一結果將意味著否定二戰。俄方主張,根據蘇聯和日本1956年簽署的《日蘇聯合宣言》,俄只能以簽署和平條約為條件將齒舞、色丹兩島歸還日本。由於雙方互不讓步,兩國至今未能簽署作為兩國關係基礎的和平條約。
2009年7月3日,日本國會通過一項法律修正案,首次將北方四島規定為日本“固有領土”。這一修正案出台後俄方立即做出強烈反應。
2010年11月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登上南千島群島的國後島。這是俄羅斯國家元首首次視察俄日之間存在爭議的島嶼。日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日本外相前原誠司12月4日乘坐海上保全廳飛機從空中視察了該爭議島嶼。13日,俄羅斯政府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視察了同日本存有歸屬爭議的南千島群島中的擇捉島和國後島。當晚,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舒瓦洛夫視察國後島和擇捉島非常令人遺憾。
2011年2月7日,俄羅斯總統助理普里霍季科對媒體說,南千島群島作為俄主權領土的狀況不容改變。
2011年2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到訪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在莫斯科舉行會談。雙方表示,儘管兩國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歸屬問題上存在重大分歧,但是雙方同意今後繼續進行談判,尋求“相互可以接受的方式”解決領土問題。

相關他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