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地關聯天文台

日地關聯日冕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ECCHI),目的是研究日冕物質拋射從太陽表面穿過日冕,直到行星際空間的演化過程。 粒子和日冕物質拋射暫現原位測量裝置(IMPACT),目的是研究高能粒子,以及太陽風電子和行星際磁場的空間分布。 STEREO/WAVES,是一個射電暴追蹤系統,目的是研究太陽爆發對地球的射電干擾。

地關聯天文台,是美國宇航局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聯合研製的兩顆太陽探測衛星,於2006年發射升空,分別位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前方和後方,目的是在不同的角度對太陽進行立體觀測,拍攝太陽的三維投影。
日地關係天文台是在2006年10月26日世界時0點52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由德爾塔Ⅱ型火箭發射的[1],軌道是橢圓形,遠地點到達月球以外。兩顆衛星在結構上有細微的差別。運行在地球軌道前方的衛星叫做STEREO-A,運行在後方的叫做STEREO-B。2007年4月23日,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日地關係天文台拍攝的首批太陽三維圖像[2]。
日地關係天文台每顆衛星的重量大約為642千克,設計壽命至少為2年。衛星上搭載的主要儀器有:
日地關聯日冕和太陽風層探測器(SECCHI),目的是研究日冕物質拋射從太陽表面穿過日冕,直到行星際空間的演化過程。該儀器由五台成像裝置組成,一台極紫外成像儀和兩台白光日冕儀組成的太陽中心設備(SCIP),其目的是對太陽圓面和日冕進行成像,兩台太陽風層成像儀(HI),目的是觀測太陽大氣以外的行星際空間。
粒子和日冕物質拋射暫現原位測量裝置(IMPACT),目的是研究高能粒子,以及太陽風電子和行星際磁場的空間分布。
電漿和超熱離子構件(PLASTIC),主要任務是研究質子、α粒子和重離子的特性。
STEREO/WAVES,是一個射電暴追蹤系統,目的是研究太陽爆發對地球的射電干擾。
微型慣性測量單元(mimu),核心部件是3個陀螺儀,用於測定衛星的姿態。每顆衛星都裝有兩套,其中一套作為備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