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峰鄉王姓

旒峰鄉位於福建省長樂市鶴上鎮境內東南方,北靠長樂紡織強鎮金峰鎮,東接長樂國際機場所在漳港鎮,南靠文武砂鎮和古槐鎮。包括東平、白眉、大厝、大架和峰頂五個行政村,旒峰是以上諸村的統稱。除居住小部分陳、余、許姓鄉親以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均屬王姓(始袓為王審知)。

王氏始祖

王審知有十一子,據有關歷史記載現在只知有延翰、延鈞、延曦、延稟、延政、延喜(第十子),其餘的尚未考據到。

王審知的第十子延喜,賦性恬淡,不願為官,居住在福州黃巷,傳三世生求玉公(即德光)。當時已是宋朝真宗祥符年代,求玉公以特科(相當後來進士)授浙江省金華府浦江縣令。為官清廉,因抗命被罷黜回閩。於宋仁宗景祐二年乙亥(公元1035年)攜眷定居長樂縣的旒峰灣(即今之旒峰頂),是為我旒峰鄉王姓的開宗始祖。

定居旒峰灣

當時,長樂縣治在今之古槐鎮,青山下“前王”族譜記載,求玉公定居在“長樂縣治之北旒峰灣”,所謂旒峰灣,因為那時演嶼、大嶼和洽嶼都是屬海中島嶼,而和旒峰頂隔村的渡橋,可能還是一個海陸相通的重要渡口,旒峰頂下就是所稱的旒峰海灣。現今之東平、白眉和壺井村以下,更不用說當時是海水出沒之區,無人居住,這是求玉公定居旒峰灣時的地理輪廓。

旒峰王氏字輩排序

求玉公定居旒峰鄉之後,至「永」字輩已歷二十八世,世傳昭穆,挪定六十五字。

依序是:求、彥、季、廣、可、希、榮、詩、書、國、汝、叔、仲、宗、孟、德、弘、仁、敷、萬、邦、大、資、子、尚、謹、守、永、克、如、初、惟、景、遠、哲、益、秉、孝、思、懋、敬、贊、熙、和、端、宜、繼、澤、均、成、良、猷、均、傳、家、訓、崇、高、毓、俊、秀、定、與、貽、芳。

旒峰村過去稱為(十四都)。至(詩)字輩始與“酒店尚”分為兩支派,再傳四代至(叔)字輩又分東平、白眉兩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