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管理專業新視野教材·旅遊文化學

旅遊文化的含義 旅遊文化的形成 旅遊文化的未來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旅遊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旅遊協會推薦教材/旅遊管理專業新視野教材叢書
平裝: 5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3234682
條形碼: 9787503234682
尺寸: 22.6 x 16.8 x 2.2 cm
重量: 640 g

作者簡介

鄒本濤,1962年生,漢族,遼寧岫巖人,渤海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旅遊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校教學骨幹,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會員。研究領域為旅遊基礎理論、旅遊文化、旅遊史。發表歷史、旅遊方面的論文30多篇。
謝春山,1966年生,滿族,遼寧綏中人,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旅遊與休閒、旅遊文化與旅遊產業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內容簡介

《旅遊管理專業新視野教材?旅遊文化學》內容簡介為:旅遊文化學是“關於旅遊文化系統及旅遊文化研究的學問”。《旅遊管理專業新視野教材?旅遊文化學》的研究內容是以多維視角審視旅遊文化系統及旅遊文化研究的問題。旅遊文化系統包括旅遊文化自身及其影響因素,前者包括旅遊文化的概念、結構、類型、特點、功能、地位、形成、建設、歷史、未來等;後者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自然等因素及其影響過程。旅遊文化研究包括旅遊文化研究的過程與成果,如旅遊文化研究的理論體系、概念範疇,旅遊文化研究的對象選擇、方法運用與意義概括,旅遊文化研究的歷史、現狀與趨勢,旅遊文化研究的條件、特點與規律等。《旅遊管理專業新視野教材?旅遊文化學》以旅遊文化的中心,以旅遊體驗文化和旅遊介入文化為基石,以旅遊學和文化學理論為指導,新視角,新概念,新體系,新內容。每章附有案例、複習與思考題,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目錄

第1章 旅遊文化學導論
第1節 旅遊文化學及其對象、方法與意義
第2節 旅遊文化學的理論基礎
第3節 旅遊文化研究概況
第2章 旅遊文化的含義、結構與特徵
第1節 旅遊文化的含義
第2節 旅遊文化的結構
第3節 旅遊文化的特徵
第3章 旅遊文化的功能、地位與形成
第1節 旅遊文化的功能
第2節 旅遊文化的地位
第3節 旅遊文化的形成
第4章 旅遊體驗文化的巨觀探討
第1節 旅遊體驗文化概述
第2節 旅遊體驗的動因
第3節 旅遊體驗的過程
第4節 旅遊體驗的成果
第5章 旅遊體驗文化的微觀分析
第1節 旅遊審美體驗
第2節 旅遊求知體驗
第3節 旅遊交往體驗
第4節 旅遊情感體驗
第6章 旅遊介入文化
第1節 旅遊介入文化概述
第2節 旅遊服務文化
第3節 景觀開發文化
第4節 旅遊宣傳文化
第5節 旅遊規範文化
第6節 旅遊研究文化
第7章 旅遊文化的影響因素
第1節 自然對旅遊文化的影響
第2節 經濟對旅遊文化的影響
第3節 文化對旅遊文化的影響
第4節 社會對旅遊文化的影響
第5節 政治對旅遊文化的影響
第8章 源遠流長:古代旅遊文化的演進
第1節 滿天星斗:古代旅遊文化的形成
(公元前30世紀~公元2世紀)
第2節 西方不亮東方亮:古代旅遊文化的發展
(3~14世紀)
第3節 爛熟與開新:古代旅遊文化的終結
(14~18世紀中葉)
第9章 百川匯海:近現代旅遊文化的變遷
第1節 近代的旅遊文化
第2節 現代的旅遊文化
第10章 旅遊文化傳統
第1節 中國旅遊文化傳統
第2節 中國傳統旅遊禮俗
第3節 西方旅遊文化傳統
第4節 西方傳統旅遊禮俗
第11章 現代旅遊文化的建設
第1節 現代旅遊文化建設的意義與原則
第2節 現代旅遊體驗文化的建設
第3節 現代旅遊介入文化的建設
第12章 旅遊文化的未來
第1節 分析未來旅遊文化的出發點
第2節 旅遊文化的未來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