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企業成本

旅遊企業成本的特徵1.費用最終會導致企業資源的減少。 這種方法是利用國家及旅遊企業內部各項成本費用管理制度來控制成本費用開支。 作為旅遊企業本身來講,為有效地控制成本費用,必須建立健全各項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旅遊企業成本的分類

旅遊企業成本按照不同的標準,可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固定成本又稱不變成本,是指在一定業務範圍內,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固定不變的成本。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資產折舊、修理、租賃費、行政辦公費、管理人員工資等。變動成本是指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按比例增減的成本或費用。變動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消耗、生產用的水電費用、燃料、低值易耗品、服務人員的工資等。
直接成本是指能直接確定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費用。如某經營部門設備設施的折舊費、餐飲消耗的原材料、調料、配料和燃料,客房、餐廳的低值易耗品等,這些費用都是生產各種產品直接消耗的費用,可以根據原始憑證直接計入某種產品的成本中。間接成本是指為生產經營旅遊產品而在企業各部門中共同消耗的費用,這些費用不能直接計入某種產品生產費用中去,而需根據一定標準,用間接方法分配於幾種產品中,作為該產品成本的一部分。間接成本既包括與銷售量有關的變動成本,又包括與銷售量無關的固定成本。例如公司經費、工會經費、排污費、綠化費等,是企業組織和經營整個企業經營活動的費用,不是為生產哪一部分產品的專門投入。
營業成本是指旅遊企業從事經營活動所支出的全部直接費用,包括折舊、修理費、低值易耗品攤銷、職工福利、工資、運輸、包裝、保管、燃料、水電、廣告宣傳、物料消耗等各種支出。管理成本是指旅遊企業決策和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所發生的,且不能直接計入營業費用的其他支出,包括行政辦公經費、工會經費、職工培訓費、勞動保險費、外事費、租賃費、諮詢費、審計費、訴訟費、土地使用費等。財務成本是指旅遊企業為籌集經營資金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損失(外匯差價)、金融機構手續費等。

旅遊企業成本構成

1.各種折舊費,包括建築物的折舊費,旅遊企業內部各種設施、設備的折舊費,各種家電的折舊費(空調、冰櫃、冷庫、冷櫃、音響、彩電等)。這些有形的物質設備是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其價值以折舊的形式轉移到每個產品中,產品銷售出去後,其價值才得到補償。
2.各種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費。
3.旅遊企業經營中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與低值易耗品的消耗。
4.旅遊企業員工的工資、福利。
5.旅遊企業的各種管理費,如工會經費、職工培訓教育費、勞動保險費、就業保險費、諮詢費、審計費、辦公用品費、交際應酬費、綠化費、壞賬損失費等。(6)各種促銷費用,如廣告費、宣傳費等。
6.其他費用,如機場接送費、行李搬運費、郵電通信費、差旅費、服裝費、水電費、煤氣費等。

旅遊企業成本的特徵

1.費用最終會導致企業資源的減少。這種減少具體表現為企業的資金支出,從這個意義上說,費用本質上是一種資源流出企業,它與資源流入企業所形成的收入相反。具體地說,支付工資和各項費用,消耗材料和機器設備等,最終都會將使企業資源耗費。費用也可以理解為資產的耗費,其目的是為了取得收入,從而獲得更多資產。
2.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一般而言,企業的所有者權益會隨著收入的增長而增加;相反,費用的增加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但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有兩類支出是不應歸入費用的:一是償債性支出,如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期所欠債務,這對所有者權益沒有影響,因而不構成費用;二是企業向所有者分配利潤,雖然減少了企業的所有者權益,但其屬性是對利潤的分配,不是經營活動的結果,也就不作為費用。
另外,旅遊企業是以提供服務為主的產業,其勞動耗費主要是人工費用和經營過程中的物化勞動耗費。按照費用細化的原則,成本是對象化了的費用,因此對經營過程中能直接認定到某一核算對象的費用,應作為營業成本,不能直接認定的費用,作為期間費用。

旅遊企業成本控制的方法

旅遊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基本方法成本費用控制的方法較多,基本方法有預算控制法、制度控制法、標準成本控制法、保本點分析法等。
預算是旅遊企業未來一定時期計畫的貨幣數量表現。預算成本是按標準成本計算的一定業務量下的成本開支額。這種控制方法是以預算指標作為控制成本費用支出的依據,通過分析對比,找出差異,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來保證成本費用預算的順利實現。
為了與現行的會計核算制度相銜接,更好地實現預算控制,必須按不同的經營項目,分別預算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並且將預算時期進行更細的劃分,如劃分為月度成本預算或更細的成本預算。這樣才便於分部門、分項目、分時期地進行成本費用控制。
為了更好地實現預算控制,必須編制彈性預算,以控制不同業務量下的成本費用支出額。
這種方法是利用國家及旅遊企業內部各項成本費用管理制度來控制成本費用開支。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國家規定了成本開支範圍及費用開支標準,財政、稅務及上級主管部門也都有各自的規定,這些都是旅遊企業在進行成本費用控制時應該遵循的。作為旅遊企業本身來講,為有效地控制成本費用,必須建立健全各項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和相應的組織機構。如各項開支消耗的審批制度、日常考勤考核制度、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制度,各種材料物資的採購、驗收、保管、頒發制度,以及程式、報審批制度等。成本費用控制制度中還要包括相應的獎懲制度規定,對於努力降低成本費用有顯著效果的要予以重獎,對成本費用控制不力造成損失的要給以懲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員工節約成本、降低消耗的積極性。
標準成本實際上就是單位成本消耗定額。它是採用科學的方法,經過調查、分析和測算而制定的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應該實現的一種目標成本。它是控制成本開支、評價實際成本高低、衡量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據。如客房部出租單位客房的物料用品消耗定額、餐飲部製作單位餐食製品應消耗的原材料定額、提供單位產品服務所消耗的人工費定額等,這些定額作為標準成本發揮著控制成本支出的作用。
保本點是指旅遊企業經營達到不賠不賺時,應取得的營業收入的數量界限。保本點有兩個指標,即保本業務量和保本營業額。保本點分析法是一種頗為有用的方法,是財務管理者必須掌握的一種方法。

旅遊企業成本的管理意義

1.有助於巨觀經濟決策的實施以及巨觀成本管理調控職能的實現,諸如根據產業政策,實現合理的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的調整與最佳化、固定資產投資的控制、技術結構的最佳化,以及利用國外資金、資源、技術和管理等。
2.有助於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落實企業經營自主權,正確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與加強成本管理的關係,以及企業內部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責、權、利關係。
3.有助於提高生產要素運營效果,實現生產耗費與補償的統一,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實現社會資源最佳化配置。
4.有助於規範企業生產行為,促使企業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正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政策和制度,接受國家管理和監督,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加強成本管理的目的在於組織和動員全體職工,開展雙增雙節運動,在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以最少的生產耗費取得最大的生產成果,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