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愛理

施愛理是美國南浸禮會差會所派來的宣教士。 施愛理第一次回國休假時請來了一位名叫李約瑟的養雞專家,帶來幾十隻純種雞開始養雞。 施愛理這位宣教士,名為宣教士,實際上他是一位無孔不入的侵略者。

愛理是當時浸禮會的主要人物,他是1904年同鄭州的陸德恩從上海先到武漢,見武漢已教會林立,不適宜於再設教會,即沿京廣線北上至鄭州停留。二人同在鄭州住了四年,施愛理即於1908年,來到開封,先後在雙龍巷、鵓鴿市街開堂布道,後在鼓樓修大禮拜堂一所,即由鵓鴿市遷入鼓樓街禮拜堂內(即現市政協所在地)。
施愛理是美國南浸禮會差會所派來的宣教士。他的雄心最大,他在來華的一百多個宣教士中所創辦的工作項目最多。在雙龍巷、鼓樓街開設教會後,就到鐵路南沿(當時是一片荒地),在當時國民政府人員的允許和協助下購置農田二百餘畝,分為東西兩院,大興土木之工。在西院的南半部,先建起三層樓一座,底層作教室,二、三層可容二百學生的宿舍,開辦了一所中學名為濟汴中學。繼而又蓋起了飯廳伙房各一所,遂即建起了三處西人住宅。
在西院的北部分,建起了一座同樣大的樓房,西人住的小樓一座,平房數十間,開辦了一所女子中學,稱謂施育女中。男女兩校的性質、辦法、功課、規則都是一樣,雖設有女校長,但大權仍在施愛理之手。當時本地缺乏教師,多來自外地,最多的是從山東齊魯大學來的。施愛理本心想把濟汴中學擴展為大學,所以濟汴中學的英文名字為浸會學院,但未達到目的就回國去世了。
牛奶場的建立
牛奶場是怎樣辦起的?他一開始先買來一兩頭奶牛專為自己吃奶。後從美國弄來兩頭公牛幾頭母牛。他想個巧辦法,號召農村養牛,並以改良牛種為名來配牛,每配一次收費兩元。來此配的牛若產母犢必須先賣給本場,價格稍優。若本廠不要才能賣給他人。公犢不問。這樣數年後成了二百頭的奶牛群。開始也餵了一群羊,後來就專養牛不要羊了。
他為牛的飼料,除了秋季收買青草外,在南大堤外沿買一百畝沙土地專種花生,秧子作牛飼料,花生又可以賣錢,在大郭屯買三十餘畝菜園地,為牛種精飼料。
他利用學校中半功半讀的學生向城內各處送奶,賣不完的奶作成黃油向各地傾銷。奶多時搭火車送到鄭州,從此就壟斷當時的開封牛奶市場。有時也向附近各城市出賣牛犢,如,西安、武漢、安陽、海州等城市。
興辦養雞場
施愛理第一次回國休假時請來了一位名叫李約瑟的養雞專家,帶來幾十隻純種雞開始養雞。他用一兩孵化機器大量孵化雛雞,發展到數百隻種雞,大量出售種蛋種雛雞。他制一種下蛋雞箱,他把所有的雞都編成號碼拴在腿上,進入雞箱內產蛋後自己出不來,必須到收蛋人去看了雞的號碼把它放出來,這樣可計算某個號碼雞每月能產多少蛋。他不斷的外運雞蛋與雛雞,這也是施愛理的生財之道。
開辦婦女工廠
施愛理的野心仍未滿足,又指使其老婆開辦一所婦女工廠,利用中國的便宜勞動力,作一些刺繡、編織品:如手帕、窗簾、床單、桌單、布娃娃等,有時還做一些中國婦女的小腳鞋到外國羞辱中國婦女。他的作法是,先利用受幫助的學生把圖案印在布或綢子上,讓婦女們去編或繡。開始只兩三位婦女在自己家中做,以後發展越來越多,最後在東院建起一座三層大樓,稱謂工廠樓。婦女多時上百人,除工作外也向她們傳道。施愛理可說是善於投機。
聯合農場
施愛理這位宣教士,名為宣教士,實際上他是一位無孔不入的侵略者。他當上了校長搞文化侵略,搞奶場,搞養雞場,搞工廠,另外又與南京金陵大學的農學系聯合搞起一座農場。金陵大學派來一位教員,有兩位到金陵去受過短期訓練的人員,利用學校的土地房屋等有利條件搞試驗,稱謂改良種子。每年到商邱、洛陽及附近各縣去采標本選種,了解當地的土壤和生產情況。有一年他們對開封周圍各縣的花生的生產情況與銷售情況,進行調查。
施愛理與當時的軍閥來往密切,也與馮玉祥特別密切,馮在北京南苑練兵經常請他去給士兵講道施洗。馮玉祥作河南督辦時來往更為頻繁,一星期去幾次教馮英語,馮也常到施家作客。施當時是美國駐漢口的副領事,所以他對當時國民黨政府官員說話是有力量的。
施愛理沒有兒女,生活奢侈,只有兩口人住在一座裝飾豪華的樓房內,用著兩個女傭人,一位廚師,一位二師傅專修飾房屋搞衛生,一位種菜管花園的,一位餵牛擠奶的,一位汽車司機,還不斷找學生們給他幹些零活等等。
施愛理在中國以上這些事業,可算是眾宣教士中的多面手,但第二次回國休假時正在講台上講道忽然死去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