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國新

施國新

2.《武昌蛇山南樓的考證與旅遊開發》,載《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期; 3.《武昌蛇山南樓的人文底蘊》,載《理論月刊》2005.11期。 5.《武昌蛇山古南樓研究》,載《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05.3期。

施國新,男,1950年10月生,碩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現任江蘇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主要從事植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 教育部重點科學基金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333工程”基金1項,江蘇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8項, 江蘇省教改重點項目1項,已發表論文100餘篇。1986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獲校優秀教學一等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獲江蘇省教委“八五”科技先進工作者,1996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996年主持的課程《植物學》獲江蘇省高校一類優秀課程,1999年獲江蘇省高校“紅杉樹園丁獎”銀獎,2000年獲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2000年獲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獲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先進工作者。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男,漢族,1950年10月生,江蘇無錫人,1976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19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

1992-1993年赴美國進修。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植物生殖生物學會會員,中國植物學會理事,生殖與結構植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育部高校理科教學委員會生物組成員,“中國野生植物資源”雜誌編委,“植物科學進展”編委,江蘇省“資源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四所高校的兼職教授。
施國新教授所主持的《植物學》課程獲江蘇省一類優秀課程,並獲得校優秀教學一等獎,1999年獲江蘇省高校“紅杉樹”園丁銀獎,2001年獲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2002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先進工作者。
施國新教授20年堅持水生植物的研究方向。近5年來,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39770046;39770083),主持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江蘇省“333工程”基金1項,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3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1部。先後被評為省教委“八五”科技先進工作者,並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四等獎。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目前施國新教授已把研究領域擴展到污染植物學、環境植物學,並和植物生理學相結合,深入研究重金屬的植物毒理學。在離子定位、複合污染方面已取得突破,目前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已經深入到重金屬毒害的蛋白質分子機理。

廣東商學院旅遊學院教師

施國新,出生於1976年,漢族,助教,現任廣東商學院旅遊學院教師,歷史地理學碩士(旅遊文化方向),200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主要從事飯店文化、酒店經營戰略以及嶺南旅遊文化研究。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

1.《武昌蛇山南樓考》載《武漢博覽》2006.1期;
2.《武昌蛇山南樓的考證與旅遊開發》,載《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期;
3.《武昌蛇山南樓的人文底蘊》,載《理論月刊》2005.11期。
4.《地方文化景觀意義探討――對蛇山南樓文化的再認識》,載《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6期;
5.《武昌蛇山古南樓研究》,載《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05.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